追根溯源谈“中性”

人们常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男人有时候会像女人一样婆婆妈妈,有时候会像女人一样多愁善感。有时候会像女人一样斤斤计较……这也说明,男女两性在人性中存在一致,又因为现时社会假设的不同而存在区别,例如人们假设女性应该柔美妩媚,男性应该睿智刚强。如果仅从生理性别角度理解中性的概念,它应该兼具男女两性的特点,有人将这一特点利用起来,认为它可以成为潮流中的一段时尚,于是你会发现,中性化的概念在今天的时尚文化潮流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元素,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甚至追捧;但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中性化就是人性发展的一种体现了。

  近年来,选秀节目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娱乐的主力军,在这些选秀节目中,人们可以不约而同地看到一个特点——那就是中性化的大肆流行。无论是以女生为选拔主体的节目,还是以男性为选拔主体的节目,最终的获奖者都是充满了中性化的特点——女性阳刚化或者男性柔弱化。而一部分对两性模糊现象理解比较偏激的一些人也说“超女选出来的是‘男人’,好男儿却选出了‘女人’。”某节目获奖的前10强中几乎都是皮肤白皙、眉目清秀、身材线条柔美的具有中性化气质的男生。与此同时,场外的现实生活中也流行着对传统意识的颠覆和突破。走在大街上,男生背着女式的背包,女生穿着男性化的现象悄然走俏。人们不禁惊呼,中性化时代来了!

  

  中性化

  

  那么,何为中性化呢?说起来,中性化的历史也算不短,它最早应该起源于美国“HIP-HOP”文化,“宇春现象”自超女以后成为很多“中性女孩”顶礼膜拜的对象,她们的服装类型比较单一,但基本都属于HIP-HOP装束。在青少年中流行的所谓“中性化”,实际是HIP-HOP文化的一种,是美国的青少年文化全球化的反映。一些以中性化为特征的人,无论男女,他们喜欢的绕舌唱法、喜欢进行的街头篮球游戏等等这些都是这种文化的一部分。而“帅气的女性”这一概念早在欧美“牛仔裤”流入亚洲的时候,我们的意识里便已渐渐地开始接受了。

  西方关于中性化的研究历史较为悠久。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著名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理论,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了使个体人格得到健康和谐的成长,应允许男性人格中的女性因素和女性人格中的男性因素在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得到~定的展现,否则这些被压抑到意识深处的异性因素逐渐积累,最终会危及生命主题的存在。

  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人们本着男女平等的精神,力求缩小男女性别的差异。由于身体和生理上的差异是先天决定的,所以,人们试图用改变社会观念和男女社会角色的方法来提高妇女的地位s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些心理学专家一方面十分注重女权运动者的热情,但又担心单纯的政治热情没有多大的说服力,想用心理实验的材料科学地说明两性心理差异的意义,于是学者们在男女性别度量与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性化人格的假说。

  

  社会学因素

  

  曾有学者说:信息传媒和文化消费是现代性文化息息相关的两翼,二者互相影响,互相生成,共同构成了当代文艺研究的新视野,势必对当代文艺美学的学理建构产生深刻影响。在如今这个网络传播的时代,人们审美心理也呈现了新的特点。伴随着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文艺和审美信息再也不是少数知识精英的专利,精英审美趣味势必日益边缘化。人们体验和看待文艺作品的方式、文艺观念、审美理想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现代信息社会中,文艺产品则成为供人消遣娱乐的人工制品,呈现的是展示价值。与文字传播、传统读文时代纸质文学读者理性、严谨、内敛、有序的审美心理不同,网络传播时代的受众则长于图像感受,弱于文字思维,他们更为感性、浮躁、外露,更具民主参与精神和开放兼容的心态。正是这种心态,使得中性化得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不再遭到排斥。

  然而,选秀节目出现也不是一朝一夕,为何直到今日才出现井喷式流行呢?一些社会学家认为,选秀节目的火爆意味着一种平民文化或者草根文化对抗精英文化的胜利。在以往的选秀节目中,人们看到的总是那些完美的人物,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十分遥远,距离感很强;而现在的主流则将明星从遥远的想象中拉回到现实。

  

  心理学因素

  

  在2003年进行的一项心理学调查中发现: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受访者均认为男性是勇敢的、坚强的、富于冒险精神的、统治欲强、领导者的角色;女性是体贴的、顺服的、井井有条的、可爱的、情绪化的角色。这说明男强女弱的性别刻板印象在人群中是客观存在。这一刻板印象影响着人们对不同性别个体进行评价与认知。在社会生活中,当某一男性个体的行为不符合典型的男性特征时,人们便称其为“女性化”,“娘娘腔”;当某一女性个体的行为不符合典型的女性特征时,人们便称其为“男性化”,“假小子”。我国心理学学者徐大真在他的实验中发现:男性被试认为适合描述男性的人格词汇中优点显著多于缺点,适合描述女性的人格词汇中缺点显著多于优点;女性被试的实验结果正好相反。这说明男女两性都倾向于认为自己的性别比另一性别有更多的优势。实验中还发现:女性更倾向于赞同男性女性化和女性男性化,而男性更认为男性应该具有男性的属性,女性应该具有女性的属性。这说明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女性被认为是一个弱势群体,很多工种也都对性别进行了限制,所以女性深刻体会到社会对性别的需求,体会到作为女性给自己带来的自卑感,因此更倾向于认为女性应该拥有男性的特质,如果拥有了那些男性的特质,她们就可以在工作上与男性抗衡。同时,女性赞同男性的女性化,这样男性对于女性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与男性相比,社会文化中也把女性视为弱势群体,女性认为应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所以应该具备男性的品质,外显态度因为更容易受到这种自卑心理的影响而改变,所以,女性被试在一项被称为“情感温度计”的心理实验中更倾向于女性中性化,即对女性男性化的赞同度更高。

  此外,现代社会多元价值观、价值理念的各种元素相混合,形成了一个社会大熔炉。各种价值观念的结合使人的观念更趋于一致,所以显示出心理学中针对性别的内隐测验结果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这同样也说明中性化的流行基本上成为一种趋势,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对它持一种包容的态度。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对中性化最为疯狂的追捧者、迷恋者主要是80后和90后这两代人。社会的发展为他们营造了独特的成长环境,也赋予他们独特的气质和特征。城市中的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这意味着每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儿子或者女儿。对于只有一个孩子的父母来说这一个孩子就是家中的“宝中宝”、“小太阳”。父母会倾注所有的情感与期待在这一个孩子的身上。父母们常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具备两种性别的全部优点和特质。他们想尽各种方式对其进行培养教育,这样,他们就会有意无意地采取了“男孩当女孩养:女孩当男孩养”的性别教育方式。

  那么,是否他们自身的某些特质对这股潮流的产生和兴起产生了影响呢?有研究专门分析了青少年心理与中性化审美之间的关系,并在相关研究报告中指出,如今的很多中学生在生理方面虽然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心理上却还没有成熟,他们渴望参与社会,寻找一种可供发泄又能实现自我的方式。而目前一些参与性的娱乐节目,不仅刚好满足了他们宣泄心理、实现自我的需求,同时,它的“主宰舞台、改变命运、肯定自我、价值体验”等节目思想与青少年的“善模仿、自我价值肯定、对新生事物的追逐、对成人社会的向往、盲目的从众性”等心理特点充分吻合。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某种程度上,青少年这一阶段身心发展程度与他们迷恋选秀类节目与中性化有极大关系。正因为如此,他们更多地关注这类节目,关注自己的偶像,追逐自己的偶像,模仿自己的偶像。

  

  现实与担忧

  

  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家长和教育人士对这种中性化潮流提出了担忧。毕竟如果这种中性化发展过度,将会产生性别认同模糊。所谓性别认同模糊,是指不同于传统男女性别划分的一些中间状态的性别认同,例如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中性化、同性恋等等,导致性别认同模糊的因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家庭、社会、学校等)的共同影响。如果这种性别认同模糊趋势开始不断地蔓延,可能会对社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破坏以往稳定的性别认同使个体产生一定的认同危机;使更多的人明白和选择自己的性别状态,而非习惯性地接受社会赋予的性别认同。

  不过,笔者认为目前出现的中性化潮流距离真正的性别认同模糊还有很大距离。而这种中性化也只是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特定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性别气质。因此,对这种现象我们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并希望人们能够报以宽容冷静的态度尝试着去理解现在的80后和90后们,相信他们在经历了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后会得到更好的成长。

  

  责任编辑 赵 柠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