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让人与自然更和谐

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莫过于对环境危机的发现。这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根本性转折。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我们的祖先一路披荆斩棘和高歌猛进。只有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才终于懂得了必须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拯救地球”不再只是少数精英的盛世危言,而化作了全世界的共同呼声,环境问题便超越了国家、种族、文化和贫富,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天”大问题。

  1901年布法罗世博会开幕时,美国总统麦金来收到的“请柬”空前绝后——这是一张完整的美洲豹皮,正面毛色灿然,反面用烙铁烫出“恭请总统参观世博会野生动物馆”的文字。当年的美洲豹没有享受“国家一级保护”待遇,世上也没有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存在。早在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狮子、老虎、北极熊等凶猛动物的毛皮随处可见,来自非洲的各种象牙分外抢眼。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展出的整张大象皮长20英尺,宽16英尺。“兽中之王”们一个个被斩首示众和剥皮萱草,映射了人类征服者的心态。海上同样“捷报频传”,捕鲸技术是早期世博会渔业馆的重头戏,著名科学机构史密森尼学院在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展出的鲸标本栩栩如生。我们这个行星上的野生动物从来没有遇到这样强大凶狠的敌人,只能不断走进濒危物种的清单。

  木材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另一种“战利品”。1876年费城世博会加拿大馆里,超巨型的桌子用一棵289英尺长、12英尺直径的松树做成,横断面上能数出603个年轮。1909年西雅图世博会上,一根加工完毕的阿拉斯加大木可并排坐下53个儿童,巨形的方木“骰子”有一人多高,最先进的伐木器材的圆锯片直径竟达4米。人类就是亮出这样前所未有的“利齿”向原始森林长驱直入。随着无数参天古木轰然倒地,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序幕也迅速拉开了。

  汽车是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工业交响曲”的领奏。底特律三巨头展览的汽车能有出色表现,得益于“含铅汽油”的发明。长期困扰汽车工业的一大难题是,汽油在汽缸中燃烧速度大于正常值就会发生“爆震”,使引擎温度剧增而输出功率骤降。1921年12月,通用汽车公司工程师米奇利发现在汽油中添加四乙基铅能够大大增强“抗爆性”。到了1924年含铅汽油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然而铅及其化合物有强烈的毒性,人体会误将铅当做钙、铁、锌等金属加以吸收利用,造成神经、消化、造血功能严重损伤并在骨骼中永久沉淀。杜邦公司和标准石油公司开始生产含铅汽油时便发生多起死亡事故。待到千百万辆汽车向大气“放毒”,便威胁到人的每一次呼吸了。美国地质化学家帕特森用放射性元素测定地球年龄时,意外发现铀衰变物铅的数据存在很大误差。取样于格陵兰岛的冰块同样显示了明显的“铅污染”。1965年特帕森发表文章《铅对人类的影响》,首次引起公众关注。1970年美国科学家兰德里根检测出众多儿童血液中含铅并因此降低智力。美国政府终于在1986年颁布了禁止含铅汽油的法规。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展出的另一项最新技术,是以氟利昂为制冷剂的电冰箱与空调机。氟利昂的发明者仍然是米奇利。这种无色无嗅的气体既无毒性也不可燃,是一种极为理想的制冷剂。但欢欣鼓舞的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从此捅下了天大的娄子——如今南极地区的“臭氧空洞”面积已经相当于北美洲大小。氟利昂便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元凶”。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天然屏障,能够阻挡太阳紫外线的杀伤。1987年9月16日,全球46个国家联合发起“补天工程”,签署了“蒙特利尔协议”。这一天后来成为国际臭氧层保护日。3位科学家因为发现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而共同获得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而米奇利则被媒体嘲弄为“历史上破坏大气层最严重的个体生命”。他当年连续推出含铅汽油和氟利昂这两大发明时,都曾获得过崇高的荣誉。造福人类的初衷竟带来始料不及的祸害,这是科学家最大的人生悲哀。

  1964年纽约世博会上,喷洒滴滴涕的大幅照片仍然在展厅高挂,而《寂静的春天》作者卡森却在这年4月14日与世长辞。滴滴涕是瑞士化学家马勒1939年发明的,这种高效杀虫剂作用于节肢动物神经细胞膜钠离子通道,但对人体相对安全。今天也许很难认识滴滴涕的历史功勋。拿破仑攻打莫斯科损失5075大军有一半死于虱子传播的伤寒;修建巴拿马运河时为了预防黄热病,喷洒了70万加仑煤油来灭杀蚊子幼虫;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更多的士兵和平民不是死于枪炮,而是死于传染性疾病。难怪滴滴涕被称为“昆虫的原子弹”和“人类的福音”。马勒荣获了1948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联合国卫生组织曾把滴滴涕当作灭蚊的王牌和个人保洁用品。滴滴涕广泛用于农田后,带来粮食奇迹般的增量。但就在滴滴涕风靡全球的1962年,卡森出版了她不朽的著作《寂静的春天》,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和数据指出滴滴涕的滥用切断了大自然的食物链,让春天不再鸟语花香和万物争荣,同时损害人类的代谢和生育功能并诱发癌症。1972年,美国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滴滴涕。“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大规模唤起了公众的环境意识,成为现代环保运动的宣言书。

  世博会历史上还从来没有2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做过东道主。然而1974年美国小城斯波坎却因为首次把环境保护确定为世博会主题而昭彰史册。5月7日开幕式上,昔日严重污染的斯波坎河变得清波荡漾,人们将1974条鳟鱼放入河中,祝福这些曾经绝迹的生命重返家园。6月5日是斯德哥尔摩大会确定的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署首届执行主席斯特朗来到世博会,宣布第一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只有一个地球”。电影公司专为斯波坎世博会制作了23分钟的IMAX电影《人类属于地球》,带给520万观众极大的冲击和震撼。“地球不属于人类,人类属于地球。”这是斯波坎世博会最醒目的大字标语。懂得尊重其他生命形式无疑是文明的进步。所有生命都彼此相关,如果失去了物种的多样性,地球将不再温馨和美丽。

  回顾历届世博会,能源从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水晶宫里展出了煤矿采掘的流程并费尽周章运来一整块24吨的大煤炭;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石油公司开办恐龙馆并演示了石油开采和提炼的整个工艺。煤炭、石油、天然气被称为化石燃料,因为它们由古生物遗骸在数百万年前地质活动中形成。工业革命的代价是肆意挥霍大自然亿万年积攒下来的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人们直到很晚才意识到这是“坐吃山空”。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几十座风车阵容可观,此后风能在世博会上常见常新。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胡弗水电站工作模型显示了人类驾驭河流的能力和气概。美国在i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展出核能发电站,开启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新时代。1962年西雅图世博会上贝尔公司推出了高效光电池,展现了太阳能利用的光明前景。

  1982年5月诺克斯威尔世博会的主题为“能源转动世界”。曾被称作“邋遢小城”的诺克斯威尔无愧于“能源之都”,这里有世界最大的阿拉巴契亚煤田和29座水电站。二战时期绝密的橡树岭核研究基地已经成了著名的美国能源博物馆。诺克斯威尔世博会81米高的太阳塔象征着人类永恒的能量之源。美国馆的设备完全由屋顶5000平方英尺太阳能电池驱动。IMAX立体电影讲述着能源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观众能从首次亮相的触摸屏电脑上得到能源问题的全面解答。澳大利亚、加拿大展出了世界上最大的风轮机,法国、德国演示了原子反应堆的模型,沙特阿拉伯馆安装了巨型抛物面太阳能集热器。欧洲共同体则展出了意大利阿德拉诺太阳能发电站模型。首次参加世博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带来了太阳能龙舟和农村推广沼气的经验。这是人类能源科技的第一次全面检阅,也是对1973年和1979年两次“能源危机”的应答。

  我们寻找地外生命的一个重要指证是有无水的存在,人体70%的成分是水,可见水是生命的“最大股东”。1984年新奥尔良世博会是唯一一届在闭幕前便宣告破产的世博会,但新奥尔良世博会的主题“世界的河流,淡水是生命之源”,却极大地唤起了人类的“水观念”和“水意识”。全世界20多个国家展馆各自讲述着河流孕育文明的美丽故事,给密西西比河带来了尼罗河、亚马逊河、长江与多瑙河的问候。美国馆放映了IMAX立体电影《水乃生命之源》,阐释了大自然水循环的美妙和神奇。加拿大展示了富甲天下的湖泊与河流。法国馆阿尔谢水处理工厂的先进技术备受瞩目。世博会期间先后有5个关于水资源的国际论坛召开。地球70%面积覆盖着水,淡水却不足3%。而99.7%的淡水又被封冻在极地冰原和深藏在岩石地层,只有少得可怜的微小份额形成河流、湖泊和湿地,哺育了地球生命并草创了人类文明。随着世界人口迅速膨胀,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森林植被严重破坏,全球性的“水透支”和“水赤字”日益触目惊心。历史上一条条伟大的河流已经不能再奔流到海,一个个著名的湖泊相继干涸消失,无数水井打进千米深的永久蓄水层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而干旱和洪水则如一对孪生恶魔交替肆虐。世界“水危机”提前到来了。1992年联合国将3月22日确定为“国际水日”。

  令人无限感慨的是,2005年8月,新奥尔良大堤在卡特里娜风暴中被洪水冲垮,当年以水为主题的世博会展区也变成了一片汪洋。

  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上最出奇制胜的展品,要算智利海军经过28天航程,从南极运来的一座21英尺高、80吨重的冰山。在塞维利亚的炎炎盛夏里给4000多万观众带来了清凉和震撼,庄严而陌生的南极气息令人百感丛生。1990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已经发出了第一次预警:我们的地球在变暖,南极大陆的冰盖和冰架在融化,北冰洋、格陵兰岛和喜马拉雅山的冰川、冰层在解冻。1995年和2001年,IPCC又发出第二和第三次警报,世界气候升温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2005年爱知世博会把主题确定为“自然的睿智”,人类终于懂得以谦卑的态度来欣赏大自然的高明和理解“造物主”的奇迹。世博会最轰动的展品,是来自俄罗斯萨哈共和国的猛犸象尤卡吉尔的遗骸。这个40龄的“冰原巨兽”生活在18000年前,由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消融而得以重见天日。和“物证”猛犸象同时来到爱知世博会的“人证”是南太平洋11个岛国联合展馆。旖旎的风光、悠久的文化和质朴的民风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参观者,但南北极冰川融化和地球水体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在过去的世纪里不断升高,如今正以每年3.2毫米的速度加快上升,这串“太平洋的珍珠”将面临灭顶之灾。爱知世博会在8月15日为图瓦卢举行国庆日纪念活动,庄严美丽的国歌声中透出悲壮和凄婉,因为本世纪内,拥有3000年历史的图瓦卢有可能被从地图上抹掉,成为在环境灾难中消亡的第一个国家。

  二氧化碳被确定为地球暖化的“罪魁祸首”。20世纪里,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6摄氏度,科学家预测21世纪气温将加快上升。温度是分子运动速度的量度,大气中总能量增加已经驱动更多的风暴和极端灾害气象轮番光顾;海平面继续上升将淹没各大洲沿海城市的无限精华和几亿人世代生活的家园;地球永久冻土层中“关押”万代的二氧化碳和沼气将要破土而出“大闹天宫”……这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浩劫。仰望天空最明亮的金星,那里的环境几十亿年前曾和地球相似。由于“温室效应”加剧致使大气的96%变成了二氧化碳、气压比地球上高92倍,温度更高达500摄氏度。古人欣赏太白金星的璀璨,我们却更要研究这颗地球“姐妹星”恐怖的前车之鉴。

  冰岛即将成为第一个告别化石燃料而完全使用清洁能源的国家;丹麦有20%电力是大风刮来的;照射在撒哈拉沙漠0.3%面积上的阳光便能确保整个欧洲的能源需求;澳大利亚1%的地热便足够这个国家使用26000年;碳捕捉技术能够将发电站和大型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并压缩到废弃的油井中“埋葬”。人类文明不会纵马悬崖也不会坐以待毙。1997年12月,84个国家签订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2009年12月,100多个国家首脑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领导人会议并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毋庸讳言,地球今天“大祸临头”主要因为发达国家的历史过失,公正的原则只能是各国承担起“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人类还从来没有遇到如此镨综复杂又刻不容缓的全球合作问题。“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理想,都没有共同的危险能把人们团结起来”,这些箴言今天的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道理。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全球加快城市化,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的当今世界,城市问题是环境问题的核心。节能减排的最新环保技术将密集涌现,上海世博会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低碳世博会”。

  诚然“发展是硬道理”,但今天必须认识到“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诚然“市场经济是看不见的手”,但今天必须加上一个“绿色大拇指”。美国著名环境问题学者布朗说,人类应该以“战时动员”的紧迫,将传统的“A模式”社会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B模式”社会,否则就来不及自我救赎了。如果我们有光明的未来,遥远的子孙在评说“千秋功罪”时,一定会把高效率应对这场环境危机的制度誉为最好的社会制度,会把引领人类从“大道多歧”中走出环境危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尊为真正雄才大略的历史英雄。中国将对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 庞 云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