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冻,2011年的第一场天灾

正当人们喜迎2011年新年之时,一场纷飞的冻雨无情地洒落在黔贵大地。自2010年12月31日夜间开始直到2011年1月11日,贵州中部、北部地区相继出现冻雨,道路结冰和电线积冰严重。据贵阳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1月3日20时数据显示,结冰厚度已达39毫米,开阳县达46毫米。与此同时,湘西、湘中以南大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冻雨天气,造成多条高速公路交通受阻。

  

  美丽外表 蕴藏杀机

  

  冻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冻雨的凝聚物在气象学上叫“雨凇”。用“滴水成冰”来形容冻雨的形成可以说是恰如其分。冻雨多在强冷空气或寒潮到达时,由于冷暖空气交锋而产生。当有冷锋入侵、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就会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然降到0℃以下,锋面上方的气温却在0℃以上且较潮湿,在锋面上方的云层内形成的雨滴落入温度低于0℃的气层时,就能变成“过冷雨滴”。这种过冷雨滴一旦落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物体上,就会立即在它们表面冻结成冰,形成一层密实光滑的、有时是透明的玻璃状冰壳。这时雨滴继续落在结了冰的物体表面上,慢慢下垂,就会结成一条条冰柱,有的地方称其为“冰挂”。冰挂千姿百态,耀眼夺目。庐山、黄山等名山,在冬季常被冻雨打扮得分外妖娆。雨凇使岩石、大地、房项、林木都结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层,让万物骤然问凝聚成冰的世界。吉林松花江畔冬季的雾凇和雨凇是我国奇景之一,每年总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赏景。

  冻雨风光虽值得观赏,但它毕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冻雨所造成的危害不可忽视:电线结冰后,遏冷收缩,加上冻雨质量较大,电线往往承受不住重压而绷断。有时,成排的电线杆被拉倒,使电讯和输电中断。公路交通因地面结冰而受阻,交通事故也因此增多。大田结冰,会冻断返青的冬麦,或冻死早春播种的作物幼苗。另外,冻雨还能大面积地破坏幼林、冻伤果树等。严重的冻雨会把房子压坍,飞机在有过冷雨滴的云层中飞行时,机翼、螺旋桨会结冰,影响飞机空气动力性能,甚至造成飞机失事。

  冻雨在我国大多出现在1月上旬至2月上中旬的一个多月内,起始日期具有北早南迟,山区早、平原迟的特点,结束日则相反。地势较高的山区,冻雨开始早,结束晚,冻雨期略长。如皖南黄山光明顶,冻雨一般在11月上旬初开始,次年4月上旬结束,长达5个月之久。据统计,江淮流域的冻雨天气,淮北2~3年一遇,淮南7~8年一遇。但在山区,山谷和山顶差异较大,山区的部分谷地几乎没有冻雨,而山势较高处几乎年年都有冻雨发生。

  贵州冻雨已成“品牌”

  我国出现冻雨最多的地区当属贵州省,其次是湖南、江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及山东、河北、陕西、甘肃、辽宁南部等地,其中山区比平原多,高山最多。2008年,我国南方大范围的冰冻雨雪天气,使责州一夜成名,于是,“贵州冻雨”像“吉林雾凇”、“峨眉宝光”、“登州海市”、“雅安天漏”、“庐山云雾”那样成为气象“品牌”,牢牢印记在人们的心里。

  贵州为什么多冻雨呢?我们知道,冻雨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冷空气比较强,致使地面温度达到0℃以下;其次要有暖湿气流,形成降雨。从气候特,最上来看,在贵州、湖南西部等地山区出现冻雨属当地冬季的“特色天气”。它的特色,体现在海拔高度上,也体现在纬度上。贵州大部分地区的海拔高度相对都比较高,大多在1000米以上,当地素有“地无三里平”的说法,这是由那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特点所决定的。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属于喀斯特地貌,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石灰岩容易受到流水侵蚀,所以多山地、峡谷、丘陵。在全省总面积中高原、山原、山地占86%,丘陵占10%。湖南西部和南部地区也是山区丘陵地带,海拔高度也比较高。冻雨恰恰“喜欢”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出现,因为这些地区,地面温度经常在0℃以下,当雨降落到气温在0℃以下、地势比较高的地面,很快就会冻结起来。这是地理原因。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贵州、湖南这两个省份均处在北纬27°~28°的范围内,这正是冷空气南下与暖湿气流碰并、相互结合的一个“结合部”,很容易形成冻雨。这是气象原因。由此来看,冻雨的产生带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贵州的冻雨年年都有,只是范围大小不同而已。2008年的冻雨是贵州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今年贵州出现冻雨的范围也较大。从常年来看,最容易发生冻雨的地区是贵州西北部,如威宁,没有哪一年没出现过冻雨天气,而且持续时间都很长。所以对贵州来说,冻雨确实是它的一个“常态”,不足为怪。

  

  前车之鉴 谈虎色变

  

  提起2008年初我国南方的冰冻雨雪天气,不少人至今记忆犹新。新年伊始,贵州又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持续性冻雨天气。人们自然地就会将其与2008年的贵州冻雨相比,担心我国南方地区又会遭遇2008年初那样的灾害性天气。那么这一轮贵州冻雨与2008年的冻雨到底有何异同?

  对此,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周兵表示,目前的大气环流形势,与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期间的大气环流形势有很大不同:海洋上拉尼娜的形态和中心位置不一样,2008年时是中部型,目前是典型的东部型;极地附近北极涛动(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长的一种跷跷板现象)位相不一样,2008年是正位相,目前是负位相阶段;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低压槽活动形势不一样,2008年南支槽相当活跃,导致从印度洋、南海向我国南方输送的水汽充沛,目前南支槽没有2008年那样活跃。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认为,2008年的冻雨范围是历史上出现的最大的一次,今年出现冻雨的范围还没有这么大。从出现的时间来说,今年贵州冻雨在1月1日就出现了,2008年是在1月10日才开始的;从持续时间来说,2008年那场冻雨持续了20多天,目前由于今年的冻雨天气尚未结束,还没法进行比较。不过,从暖湿气流来看,2008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比较强,使得孟加拉湾到江南、华南一带的水汽条件较好,今年跟2008年比起来,此条件相对差一些。按照这种发展形势去分析,今年的贵州冻雨还没有2008年的那种增长势头。与2008年相比,两者产生的条件也有相似之处,2008年和今年的贵州冻雨,都是几次冷空气过程接踵而至——前面的冷空气过境后气温尚未回升,后面的冷空气又来凑热闹,如此一来,冷空气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孟加拉湾、南海等的暖湿气流比较强,比较活跃,所以出现了冰冻天气。可以肯定的是,后期出现像1月2日那样大规模冻雨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未来一段时间内,冻雨范围扩展不可能很大。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