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一场化学反应

脑科学以及心理学研究发现,浪漫的、轰轰烈烈的爱情是一种生物程序。生物学对爱情的解释是通过进化的力量主导,通过激素起作用,所有疯狂的行为只是为了把基因传递给后代,其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激素则是多巴胺。虽然文人穷尽了美好的辞藻来形容爱情,但对科学家来讲,那些长久的、忠贞的爱情不过是多种激素刺激下,在大脑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而已。

爱情的吸引是无法控制的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不仅能左右人们的行为,还参与情爱过程,促进人对异性(也包括同性)情感的产生。但是促使多巴胺等大量爱情激素的分泌则来源于基因。大脑中心——丘脑是人的情爱中心,其间贮藏着丘比特之箭——多种神经递质,也称为恋爱兴奋剂,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平时,多巴胺的释放是受抑制的,只有遇到大脑皮层“认可”的异性时,多巴胺才会大量分泌,使人产生“爱”的感觉,多巴胺也被称为“恋爱分子”。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我们感觉爱的幸福。人们在品尝巧克力或瘾君子们在“腾云驾雾”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满足感,都是同样的机制在发生作用。幸好,我们的大脑能够区别彼此之间的不同。多巴胺好像一把能打开许多锁的万能钥匙,根据所处情景不同,在体内产生不同的反应。巧克力的气味、口味告诉大脑,我们正在吃东西;情侣的体味和香味提醒大脑,我们正身陷爱中,并促使我们进行交配,以此繁衍后代。科学家揭示出了爱情在大脑中的位置,以及组成爱情的独特化学成分——多巴胺。研究同时表明,爱情带来的迷狂,在化学组成上,与人发疯的时候几乎完全一样。所以,那些表白“亲爱的,我爱你爱得发疯”的男女们,其实并没有夸张,他们在无意中说出了一个伟大的科学预言。

爱情为什么排他?

  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曾经提出一个观点:基因是自私的,基因的唯一目的是存在下去。他在这个基础上总结了一个社会学假说“基因的自私性”——基因总是倾向于把自己传播得最广。基因的自私性解释了生物界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律:通过斗争夺取更多的空间,食物是为了能够养育更多的后代。基因的自私性还能解释雌、雄动物在性问题上的本能差异:雄性动物不直接生育,无法知道下一代是否亲生,倾向采取数量策略,跟更多的雌性生育更多的后代,从而直接保证基因最大限度地传播;雌性动物能够确认后代是亲生的,并且生育数量有限,倾向采取质量策略,跟最强壮(最聪明)的雄性生育有生存能力的后代,间接保证基因最大限度地传播。生育繁殖为什么会具有排他性呢?出于基因的自私性,虽然自己劈腿有利于基因的传播,但对方劈腿会分走共同后代的生存资源,不利于基因传播。低等生物通过严防死守的办法来实现劈腿、不劈腿之间的平衡,争
  斗、争夺随时都可能发生。人类是具有理性思维的高等生物,能够有更好的办法:防止对方劈腿的砝码是自己先承诺不劈腿。为什么要与前女友划清界限,对配偶表忠心?基因的自私性或许能给出答案。

婚外情是怎么发生的?

  多巴胺带来的“激情”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爱可以永久狂热。不幸的是,我们的身体无法一直承受这种像古柯碱的成分刺激,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心跳过速的巅狂状态。如此美妙的热恋不会持续太长,这是一个生物学的陷阱,它能确保人类有时间繁殖后代。因为那些激素不可能永远处于高水平上,你的身体也承受不了成天处于心跳加速中。平均30个月之后——最长不会超过4年,这些爱情激素的浓度高峰开始消退,你也就从热恋中清醒过来。通常依恋的稳定时间只有4年,因为4年之后,我们很可能又在街上、办公室等场所被另外的异性所吸引,被陌生人所打动。如果你不能把持道德上的标准,忘记了婚姻的义务和责任,就可能因为重新坠入情网而打乱正常的生活秩序,破坏原本美满的家庭。虽然情爱“依恋”通常的稳定时间是4年,但这并非是婚外情产生的正当理由,也不是人人都会由此发生“情变”,因为爱情毕竟还要受到道德伦理 、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责任编辑】蒲 晖
爱情是一场化学反应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