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光明”背后的秘密建储

满清在入关之前,曾经将“汗位推选制”作为最高权力的传承制度。入关之后,康熙帝曾经试图依照中原汉族的政治传统去推行“嫡长子继承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康熙帝对皇太子胤礽“两立两废”,最终很遗憾,“嫡长子继承制”未能在清朝历史上得以采用。而由康熙帝初步规划,经雍正帝发扬光大,最后被乾隆帝定为祖制的“秘密建储制”却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秘密建储制”——清朝的创举
  
  在公开立储失败之后,晚年的康熙帝决定择贤而立,暗中培养储君人选,并进行严格保密。日后这种政治思想被雍正帝完善化了,雍正帝的做法是亲自将暗定储君的名字写好密封在谲匣内,将其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并使“诸王大臣,咸宜知之”。在自己百年之后,匾额后面的立储密旨便可作为新君继位的依据。以公开的形式进行秘密立储,这可以说是雍正帝的一大创举。就“秘密建储制”而言,乾隆帝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在1778年将“秘密建储制”明确定为祖制,这一制度从此得以正式确立。
  “秘密建储制”可以说是清朝的创举,历史上乾隆、嘉庆、道光、咸丰4位皇帝的继位都是按照“秘密建储制”的程序进行的。其中嘉庆帝的继位稍有些特殊,因为乾隆帝福寿双全,嘉庆元年(1796年),86岁高龄的乾隆帝已在位60年,为了兑现自己早年许下的关于在位年数不超过爷爷康熙帝在位61年纪录的诺言,乾隆帝遂主动退位给早已暗中选好的储君嘉亲王,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除嘉庆帝之外的其余3位皇帝的继位过程都是严格依据祖制完成的。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仅以咸丰帝继位一例来简要介绍“秘密建储制”。
  道光帝的择储往事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65岁的道光帝觉得关于选择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不能再拖了。道光帝龙生九子,但不幸的是,前三子均未长大成人。皇四子奕詝此时16岁,皇五子奕誴此时也是16岁,皇六子奕訢此时15岁,皇七子奕譞此时7岁,皇八子奕詥此时3岁,皇九子奕譓此时两岁。
  其中,皇七子奕譞、皇八子奕詥以及皇九子奕譓年龄尚小,品德、才干、学识等均无法考察;甚至可以讲,在众人看来两三岁的皇子能不能长大成人都是个未知数。所以,这3位皇子暂时不在道光帝皇位继承人的考虑人选之列。皇五子
  奕誴被道光帝过继给了惇恪亲王绵恺(道光帝已故的弟弟),承袭绵恺爵位的奕誴成了“惇郡王”,自然也就失去了皇位继承人的权利。如此一来,道光帝的9个儿子中,3个已故,3个尚小,还有一个被过继。那皇位继承人的人选就只剩下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了。
  皇四子奕詝的母亲是钮钴禄氏,即已故的孝全成皇后。奕詝9岁的时候失去了母亲,道光帝便把他托付给静贵妃抚养,静贵妃恰好是皇六子奕訢的生母,也就是说奕詝和奕訢从小是在一起长大的。

咸丰帝的是

  道光帝经常去看望两个儿子,发现无论是有好吃的还是好玩的,奕詝总是让着奕訢,颇有哥哥的样子,道光帝认为奕詝很有涵养。可之后的种种历史事实表明,奕詝的道德水准未必很高,只是从小寄养在静贵妃那里,不敢与弟弟争宠罢了。在道光帝看来,与奕詝相比,奕訢的优势是聪颖。据《清史稿》记载,奕訢“就傅日授千言,少读即成诵”,意思很明确,就是说奕訢跟着老师学一篇几千字的文章,他读几遍就能背下来;这是奕詝很难做到的。道光帝也有意无意地对这两位皇子进行考察,这也为两位皇子的老师斗法提供了平台。奕詝的老师是杜受田,奕訢的老师是卓秉恬,这两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日后能继承大统,所以经常给自己的学生出谋划策。
  《清史稿》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会校猎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奕訢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失。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受田辅导之力也。”这段史料大体上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道光帝带着皇子在南苑狩猎,奕訢听从老师卓秉恬的建议,出色地发挥,打到许多猎物,道光帝很满意。奕詝则听从老师杜受田的建议,一箭未发,什么也没打到。道光帝很不解,便问奕詝是怎么回事。奕詝按照老师的嘱咐回应父亲,声称春季乃万物生长之际,他不忍心为了一己之私而伤害无辜的生命,破坏了自然的和谐。道光帝听后龙颜大悦,认为奕詝很仁义,颇有帝王之风。
  还有一个故事,极有可能是野史传闻,但也不会是完全的空穴来风。有一天,道光帝叫两位儿子来自己的寝宫训话,奕訢先进寝宫,道光帝对奕訢说了一番话。大意是这样:“我身体不好,可能就要不久于人世了,可国家又这么乱,你可有什么治理办法吗?”奕訢的口才很好,道光帝说完之后,他就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治国方案以向父亲表现自己的雄才大略。道光帝觉得奕訢是个治国良才,有为君之道。道光帝让奕訢退出去之后,又叫来奕詝,把问奕訢的话又重新问了奕詝一遍。道光帝话音刚落,奕詝扑倒在地,连连磕头,痛哭流涕。道光帝问他怎么了,奕詝应道:“我只希望父亲长命百岁,从没想过父亲去世之后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道光帝感慨万千,认为奕詝很孝顺,有帝王之风。
  不论故事是否完全可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经过对两位皇子长时间的考察,道光帝基本认定皇四子奕詝既仁义又孝顺,皇六子奕訢则颇有雄才大略。但最终花落谁家,却成了宫内宫外皆百般关注却不得其解的困惑。

恭亲王奕訢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立秋的这天晚上,道光帝命贴身太监赶走养心殿内的闲散人员,伺候好笔墨,他决定书写立储密旨。太监布置好一切后,便站在门口望风,只留道光帝一人在养心殿。养心殿内烛光摇曳,道光帝徘徊在御案之前,迟迟不能下笔。终于,道光帝坐下来提起了笔,门口望风的太监颇有心计地用余光扫视着道光帝,至于道光帝写的是什么,他自然是很难看清
  楚,但是道光帝运笔的手他还能看清,太监清楚地看见道光帝写了长长的一竖。太监心中不禁一震,难道道光帝写的是奕訢的名字?
  问题来了,道光帝在立储密旨上究竟写没写奕訢的名字呢?即便道光帝在立储密旨上写了奕訢的名字就能代表道光帝选择的接班人就一定是奕訢吗?当然所有的疑问终有拨云见日的一天。时间过得很快,4年的时间转瞬即逝。1850年,即道光三十年的正月十四这天,69岁的道光帝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满朝文武大臣、近支宗室都来到圆明园为道光帝送终。弥留之际的道光帝命人当众宣读立储密旨:第一道密旨“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第二道密旨“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尔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赞辅,总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其他,特谕”(第二道密旨是道光帝在生命垂危之际于慎德堂临时书写的)。皇四子奕詝胜出,第二年改元咸丰。
  在这里笔者多说一句,有清一代,秘密立储的朱谕上同时写两个人名字的,仅此一例;不是皇位继承人,其名字还能出现在立储密旨上,这种情况也实属罕见。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道光帝在确定皇位继承人时的那种煎熬与犹豫不定。即便是狠下心来要确定皇四子奕詝为接班人,道光帝也依旧放不下皇六子奕訢,觉得自己愧对于奕訢,无奈之下,便也把奕訢的名字写进了密旨中,而且还将奕訢的名字写在皇位继承人奕詝的前面,可见道光帝的良苦用心。
  “秘密建储制”之小结
  “秘密建储制”形成于雍乾时期绝非历史巧合这么简单。雍乾时期,皇权不断强化,皇权集中的程度逐步达于极致。在此基础上,清朝皇帝才能够改进秘密建储计划,并向前发展一步,将秘密建储确立为制度。当然,雍正、乾隆二帝都是雄才大略的君主,有魄力,有胆识,他们的个人能力也是促成“秘密建储制”形成的重要因素。
  “秘密建储制”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嫡长子继承制”立嫡立长的择储标准。虽然择储范围仍局限在皇子之中,但储君人选是由皇帝一人全权决定,既择贤而立,又优先考虑嫡子和长子,这是“秘密建储制”的灵活与进步之处。
  “秘密建储制”虽暗定储君,但储君并无储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太子党”的形成,有利于皇权的稳固。这是“秘密建储制”与“嫡长子继承制”的极大区别,也恰恰是制度创新的关键所在。“秘密建储制”在保证皇位平稳交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都优于“嫡长子继承制”,体现出中国封建社会皇位继承制度的最高水平,中国的皇位继承制度由此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秘密建储制”也有其局限性。像乾隆帝这种子嗣较多的皇帝就比较适合推行“秘密建储制”,因为皇子多,就意味着秘密建储的结果是多样性的。到道光朝就不同了,本来道光帝就只有9个儿子,除去已故的、年纪小的和被过继的,最后就只剩下奕詝和奕訢了。到了咸丰朝就更尴尬了,咸丰帝临死的时候就只有一个儿子载淳,不选他继位还能选谁呢?如此一来,“秘密建储制”也就渐渐地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康雍乾时期以降,爱新觉罗家族的子嗣一代比一代少。康熙帝、乾隆帝那可都是子孙满堂的,道光帝的子嗣就明显不如祖辈多,但好歹还有选择的余地。至于咸丰帝,刚才笔者也提到过,他只有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同治帝。同治帝更惨,膝下无子,爱新觉罗家族居然尴尬到无人继承大统的局面,这也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责任编辑】王 凯
“正大光明”背后的秘密建储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