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穿福建土楼的超级本领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2008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日本琉球大学的福岛骏介先生曾把土楼称为“利用特殊的材料和绝妙的方法建起的大厦”。那么,福建土楼到底“绝妙”在何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穿福建土楼的超级本领!
  福建土楼,又名福建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的南靖、华安,龙岩市永定等地。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砂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按一定比例拌合,再用夹墙板夯筑。下面我们将以“东歪西斜”但却200多年不倒的裕昌楼和抗震防风防火的“圆土楼之王”二宜楼为例,领略福建土楼蕴藏着的高超建筑技艺。

东歪西斜的裕昌楼

  “东歪西斜”圆土楼
  为何200多年不倒
  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的裕昌楼,已有200多年历史,楼高五层,直径50多米,每层有54间房。此楼从外形看,没有什么异样,但从楼内看,却像一座危楼,东歪西斜,令人担心!
  裕昌楼最奇特的地方在于,主楼楼间的支柱多是倾斜的,但三层以上的梁、楹、柱都从左向右倾斜,那斜梁的歪也带来了不规则门框、不对称窗户,好像要存心破坏建筑常有的严谨构图方式似的。或左或右,或前或后,相依相靠,相接相连,于是当地人称之为“斜楼”,“东歪西斜”的叫法一点也不为过。
  当游客登上三楼,手扶墙壁小心翼翼地走在通廊里,廊身微微跳动,楼板吱吱作响,通廊颠簸得紧,除靠墙的柱子是直的,靠天井的梁柱歪歪斜斜极不规则,窗户也不对称,整座楼有摇摇欲坠的感觉。人们不由得屏声敛息,胆战心惊,两腿发软,忐忑不安,小心小步移动,生怕一眨眼间楼房就倒塌了。还有的游客“哎唷、哎唷”连声大叫,楼没有倒,自己却摔了一跤,趴在走廊不敢往前了。
  虽然关于“危楼”不倒的许多传说都很精彩,但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危楼”不倒呢?原来秘密就在木作的构件默契上,这种默契度绝不是一般的木工匠的技术可以造就的!楼里回廊的所有柱梁,一层和二层都没有倾斜,而从三楼开始才出现朝不同方向有分寸而又恰到好处地倾斜,倾斜的方向或左或右,每根柱梁所倾斜的角度大小也各不相同,最大为15度左右,到了五层又相应地倾斜回来,柱梁倾斜的角度相对一样。
  圆土楼的木作部分,木料多为杉木,传统的木建筑工艺主要是凿卯眼和加工榫头,正常情况下卯眼和榫头都是正的,而裕昌楼的三层以上的木作凿卯和加工榫头却有一定的倾斜度,三层、四层所有的卯眼一律向左倾斜,四层的倾斜度要相对小一点;五层的卯眼向右倾斜,倾斜度要比三层大一些。根据重心垂直的原理,支撑点不受影响,因此所有柱子的承载力不受破坏。
  圆土楼之王
  ——二宜楼
  二宜楼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它是我国圆土楼古民居的杰出代表,享有“土楼之王”的美誉。
  建筑专家黄汉民认为,土楼外形做成圆的更能均匀地传递水平地震力。高度相同、墙厚相同的圆楼与方楼相比,如果圆的直径与方的边长相等,圆楼比方楼有更强的抗震性能,这就是闽西南一带多建圆楼的奥秘。此外,沿海多台风和山风,圆楼无角,遇到强风时容易分流,对风的阻力显然也要比方楼小。几百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已充分掌握并运用了力学原理,以达到建筑物抗震防台风的目的。

上图:裕昌楼内景下图:二宜楼内景(供图/王敏 FOTOE)

  二宜楼笔直挺拔的高墙坚实雄伟,固若金汤。它的平面直径达73.4米,台基用块石和花岗岩条石砌成,露出地面部分有2米多高,地下部分还有两三米,所有石块棱角都朝内,圆滑平整的一侧朝外,巨石千砌,极为坚固。石基上夯筑着生土墙,底层墙厚2.53米(厚度居福建土楼之冠)。二楼起生土墙到顶,对外密封不畅。
  二宜楼的坚固还得益于一个特殊的保证—土墙原料,即以未经烧制的黏土,再加石灰、红糖水、糯米浆搅拌混合而成的“三合土”。研究人员认为,有些物质经组合配对,就会出现质的飞跃,“三合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先民们把泥土、石灰、红糖、糯米浆混合,夯实,并特地在墙中心放入几根竹片或杉木枝条作为“墙筋”(作用与现代建筑中的“钢筋”类似),浑然一体、坚不可摧的生土墙就这样诞生了。

二宜楼传声洞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也是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自成体系,具有取材容易、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是兼具实用性、安全性与艺术美感的生土建筑类型。
看穿福建土楼的超级本领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