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能“吃”会动的液态金属机器
  看过科幻电影《终结者》的人,一定会对液态金属机器人印象深刻。它不仅可以任意改变外形,在受到外界打击后,还能像液体一样重新聚集,恢复原貌。中国科学家研发出了世界首个自主运动的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向研发可变形机器人迈出了重要一步。研究人员发现,置于电解液中的镓基液态合金可通过“摄入”铝,作为提供能量的燃料,实现高速、高效、长时间的运转:仅需一小片铝即可驱动直径约5毫米的液态金属球完成长达1个多小时的持续运动,速度高达5厘米/秒。有趣的是,这种自驱动的变形机器不仅能在自由空间运动,还能在各种结构槽道中前行,甚至还会根据槽道的宽窄自行调整,拐弯时则有所停顿,好似在“思索”该向哪边行进。
  要想公平吃片药
  吃一片药会增加一个人分享财富的意愿吗?或许可以。美国一项研究显示,通过服药调节大脑中的神经化学物质,可让人变得更有平等和公平意识。这一成果有助于研究社会功能障碍的诊疗方法。研究人员给受试者服用安慰剂或托卡朋,然后让他们玩一种需要与陌生人分钱的简单游戏,考察他们的分享意愿和分配方式。托卡朋是抗帕金森氏症药物,可增加大脑前额皮质中多巴胺的浓度。结果发现,相比服用安慰剂的受试者,托卡朋服用者把钱分给陌生人的方式更公平。在托卡朋的作用下,受试者对他们与陌生人之间明显存在的经济差距更为敏感,也更不能容忍。早先研究已知,大脑的前额皮质区负责处理人在经济不平等情况下的反应,而多巴胺对前额系统有调节作用。
  人体的外来基因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存在145个“外来基因”,它们并非源自人类祖先,而是来自于远古时期寄居人体的微生物。这一发现对传统的基因遗传学观点是一个挑战,此前人们认为动物进化仅依赖于祖先物种遗传的基因,并且这一过程仍在继续。目前研究人员聚焦于水平基因转移(HGT)作用,水平基因转移被认为在某些动物进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包括线虫,线虫从微生物和植物获得基因。然而,水平基因转移是否会出现在人类这样的高等而复杂的动物身上,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该研究首次证实水平基因转移广泛出现在动物体中,其中就包括人类,从而导致数十、数百个活跃外来基因的出现。水平基因转移对于许多物种进化具有特殊意义。
  伊犁鼠兔萌物再现
  伊犁鼠兔体型娇小,长有一对大耳朵,酷似可爱的“泰迪熊”。它是世界上最濒危的哺乳动物之一,在其自然栖息地现存不足1000只,比大熊猫还要稀有。1983年,科学家在天山山脉首次发现该物种,后来,伊犁鼠兔便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直到不久前才再次现身。科学家认为,伊犁鼠兔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其生活领地正在面临威胁,数量更是急剧减少。
  火星岩中发现氮化物
  氮是地球上生物重要的营养来源。科学家在分析“好奇”号火星车收集到的样本时,发现了火星岩石中存在氮化物的证据,进一步支持了火星可能曾有适合生物居住环境的观点。“好奇”号在3个地点采集了样品,通过对处理样品所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大量的一氧化氮,这可能来自硝酸盐。地球上的大部分硝酸盐是由生物产生的,但在火星上,硝酸盐可能是在一个热冲击过程中产生的,如雷击或小行星撞击。
  鸟儿为何不长牙?
  鸟类嘴中没有牙齿,是通过弯曲的喙和强健的消化道来帮助处理和消化食物的。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鸟类的祖先在1.16亿年前是长着牙齿的,而且其锋利程度甚至堪比恐龙。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导致鸟类失去了牙齿呢?研究人员研究了控制牙齿生长的基因,结果发现,在脊椎动物中有6个基因对牙齿的形成至关重要,而这6个导致牙齿突变以及缺齿的基因,在几乎所有的鸟类身上都能被发现。这表明它们共同的祖先就已失去了形成牙齿的能力。研究人员也研究了其他没有牙齿的脊椎动物,结果在海龟、犰狳、树懒、土豚和穿山甲中,都发现了相同的突变基因。
  微波输电
  日本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全新的能量传输装置,可从太空中将能量传递到地面上。目前测试的微波能量传输可提供1.8千瓦的电力,能够加热一个电热水壶,传输距离为55米。日本宇航研究开发机构称,该技术能够用于建造空间发电站,将太阳能通过轨道电站收集,再传递到地面。当然这样的电站需要更强大的微波能量传输技术,作用距离要达到3.6万千米。一旦建造成功,那我们就可以使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日本科学家成功突破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就是空间发电站的基础技术。
  转基因蚊子要小心
  此前科学家尝试培育出转基因蚊子,可以用其抵抗疟疾的传播。但有科学家警告说,这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导致野生环境下有害基因的快速传播,同时呼吁加强安全控制,以防个体意外地从实验室中逃离。科学家通过果蝇试验
  发现,当一只转基因果蝇与正常果蝇交配时,突变基因会传递给大约97%的后代,而不是传统遗传学所描述的1/3。也就是说,这种转基因蚊子与野生蚊子交配产下的后代几乎都能传递突变基因。这能确保抗疟疾基因能够在一个繁殖季节就完全传播开。这种连锁反应使用了一种精确编辑基因的新方法,即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可使一种修饰基因能够在同一有机体的不同染色体间传递。
  植物直不直基因说了算
  很多植物都是笔直生长的,有时会由于重力或光照作用而弯曲,但只要有条件就会恢复原来的生长方向,不会一直弯下去。日本科学家发现,植物茎部细胞里的一个基因起到了给弯曲过程“刹车”的作用。这个基因控制生产一种称为“肌动蛋白-肌球蛋白XI细胞骨架”的物质,作用于植物茎部特定的纤维细胞,影响茎部的弯曲特性。科学家破坏了拟南芥细胞中的上述基因,结果拟南芥的茎部无法笔直生长,非常容易弯曲,微小的环境变化也会导致它严重弯曲,并且会一直弯曲生长,不像普通拟南芥那样在倒伏后还能恢复向上生长。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出能够适应严酷环境的作物。
  【文稿】彭 文
  【责任编辑】庞 云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