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龙游石窟

它位于浙江省中西部的龙游县,是建造在小小洞口下面的地下洞穴。它们组成了目前发现的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地下建筑群——龙游石窟群。它们是由一凿一斧人工开石而成的古代石制建筑,在石窟墙壁、顶面、柱子上全凿刻着纹理匀称、排布工整的花纹。这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伟大的工程,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谜团。21世纪,石窟仍然保持着被发掘前的沉默,有关它的详细记载全部沉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神秘石窟惊现龙游

  

  那是1992年6月12日,浙江的一个普通村民在探宝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埋藏很久的秘密。

  龙游石窟为什么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发现呢?龙游县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地处金衢盆地。与龙游县城隔水相望,有一座凤凰山。20世纪50年代以前,凤凰山一直无人居住,保持着宁静和神秘。在凤凰山上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水潭也一直在静静地沉睡。20世纪50年代,一场特大的洪水袭击了山下的村庄,村民们被迫移居山上,山上的水潭成为村民们惟一的生活水源。几十年来,村民们在水潭边洗衣做饭,然而他们没想到就在他们脚下隐藏着巨大的秘密。这些水潭被村民们称为“无底洞”。此后因传说有一块玉石掉入“无底潭”才让石岩背村的吴阿奶等人下决心抽干潭中之水。当经过17个昼夜潭中之水全部抽干后,一个神秘的世界展现在世人面前。村民惊呆了,怎么也不敢相信他们发现了一个宏大的古代人工石窟。因地处龙游,该石窟被称为龙游石窟。龙游石窟被发现后,许多专家纷纷来到龙游进行考察。围绕这一震惊世界的发现,人们提出了种种疑问,重重猜测。时至今日,专家们还在努力破解这些疑问。

  

  未解疑问之一:

  建造石窟需要多少人力?

  龙游石窟是目前发现的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地下建筑群,其单体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其数量之多也极为罕见,仅凤凰山就发现20余座。龙游石窟群均是建造在小小洞口下面的地下洞穴。5个石窟中,两个大的,面积一共约4000余平方米,3个小的,面积一共近2000平方米。推测凤凰山已经发现的24座石窟,共需开挖86万立方米。这样巨大的工程绝非几年时间内可以完成。建造龙游石窟需要动用多少人力,需要多少时间,在龙游石窟内没有找到任何有关记载。

  

  未解疑问之二:

  石窟是随意开凿还是事先总体规划呢?

  自龙游石窟被发现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中国建筑学会会长杨鸿勋一直未间断对龙游石窟的研究。他认为:各个石窟在下面互相看不到,是平行的,方向一致,距离很近。石窟间的墙壁都很平行,所以它施工的测量仪很先进,非常准确;开凿技术很高明。施工组织开凿这么大的石窟必须事先有设计,有想法。由此可以看出龙游石窟不是随便开凿的。

  对龙游石窟石柱的研究,进一步印证了龙游石窟存在事前规划的可能。石窟中粗大的石柱是用预留的方法开凿而成,这些石柱与石窟保持着完整统一,它的底部与岩体和谐有机地联成一体。这些预留的柱子,在石窟中的排列非常规划,或沿直线等分,或在平面中均匀分布。这说明在预留第一根柱子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整个石窟的长度。

  

  未解疑问之三:

  古人所用的工具是什么?

  我们找到了古人曾有事前规划的佐证,距今遥远的古代,人们使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应用现代的测量工具和手段对石窟洞内墙尺寸进行测量后,发现龙游石窟型制规整,整体建筑误差极小。此外,对石窟的地下布局进行重新测量发现,石窟的地下定位十分精确。几个洞窟相隔的墙壁都很薄,这些墙墙壁成等厚,平行延展几十米,最近处不足1米,如果有一点失误都会打穿。使凤凰山24个石窟左右相邻而不通,上下相依而不连的,难道是那些最原始的工具?众多专家无不坚信古人使用了测量技术,但很难想像出当时可能使用了什么测绘工具,他们为此困惑不解。

  

  未解疑问之四:

  开凿石窟的古人是怎样照明的?

  如果当时石窟没有充足的采光,这样巨大而细致的工作是如何完成的?专家们仔细考察了龙游石窟,发现它确实有别于其他洞穴,石窟西南隅顶部的洞口使得石窟一天之中始终有阳光从洞口中照到洞中,尤其是中午日照最强的时候,太阳向石窟内射进极强的光线。当在黑暗中适应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即便在石窟较深的地方也可以看清周围。

  

  未解疑问之五:

  龙游石窟的用途是什么?

  第一个到龙游石窟探秘的是杭州师范学院的周少雄副教授。他考察后认为,这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理由是,从凿洞的方式看,是逐层下剥,采用斜凿的方式把岩石和岩体剥离。石窟紧靠衢江,便于运输。从凿痕看,应是铁器所为,因此,时间可推到汉代炼钢技术出现之后。而研究人员贾岗认为,若是作为采石场,则用不着精雕细刻。而且采石场侧面开采从运输、人工来讲比从地面挖下去要省力得多。

  全国高校孙子兵法研究会会长褚良才是首批参与对龙游石窟进行研究的专家之一。他提出了龙游石窟是仓库的推测。他说:“根据我们一年的调查,这个石窟里面的气温跟湿度有这样的特点,这里面夏天的温度始终能恒定在15℃左右,冬天里面的气温保持在6℃~7℃,相对湿度为86%。它确实适合储藏。”他还指出在汉代,龙游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所以国家必须要有一个供它军事行动的这样一个大的基地,就需要有很多战备物资来囤积在这个水陆交通枢纽。龙游当时叫太末,而且龙游石窟有一些很独特的特点,例如洞与洞之间不相连,它都是单个呈一个个单元,洞口都是方的。在汉代的时候,著名的经济学家高诱就说过方口曰窖,这个方口就是窖的典型标志。

  杨鸿勋不太相信这种推测。原因就是仓库有一个目的性的使用要求。造仓库,目的是储存货物,越方便越好。以江为主要交通要道的地方,坐船运载非常方便,现在还有不少仓库。地上遗留的洞,都在江边上。把龙游石窟作为仓库,运送和储藏货物都不方便。

  如果龙游石窟不是仓库,那是干什么用的呢?屯兵?

  杨鸿勋认为:从石窟的凿痕看,他认为工具应当是青铜器,那么时间可以大致定在春秋时期。在当时的吴越之战中,越国战败,传说越王勾践为了复仇,藏匿深山打造兵器,训练士兵,而在何山秘密训练,这是个历史之谜。“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借姑蔑之地练兵也是在情理中的。据此推断,石窟本用于藏兵练兵。于是就有了“屯兵说”。

  另有一些专家认为:龙游石窟跟战备有关,是储存物资的,但是绝对不是屯兵。那里不可能屯兵,屯兵人在里头受不了,既不能练武,憋着也难受。而且开凿石窟并非一朝一夕所为,岂不消耗越国本已弱小的实力?另外,春秋铁器尚未成熟,青铜虽硬但脆,怎能开凿这样大的石窟群?

  龙游石窟不是屯兵的,是干什么的呢?陵墓?

  研究人员到处寻找信息。在博物馆他们看到许多汉代出土文物,不由得联想到汉代流行建造石墓,龙游石窟是不是汉墓呢?谁是墓的主人?经查,古代龙游地区有姑蔑王、徐偃王等人可能修建陵墓。其中以徐偃王的可能最大。记载徐偃王庙碑的拓片只有一半碑文,且十分模糊。考古学家在文物馆的石片中寻找徐偃王庙碑,终于发现了这半块石碑,碑文记载有:偃王死,民号其山曰徐山,凿石为室,以祠偃王。

  龙游石窟是不是汉墓呢?研究人员抽去洞中积水,进一步发掘龙游石窟。水被抽干后,首先露出的是向下的台阶,而后发现了几件陶片,然而仅凭这些还不能确定龙游石窟就是陵墓。龙游石窟工整大方,具有王者风度,这与徐州汉墓相同吗?徐州龟山汉墓是楚国襄王刘注夫妇合葬陵墓。在龟山汉墓,研究人员没有更多的收获,只是发现即使是汉代王陵墓,其建筑的精致程度远不如龙游石窟。这进一步证实了龙游石窟的建筑确非常人之举。

  

  千古之谜为何至今未解?

  

  龙游石窟从被发现到现在已经14年过去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谜未解?

  有一种观点认为,谜是一种资源,保持千年之谜,等于保住了龙游旅游的巨大魅力,谜若解开了,魅力也就消失了。确实是因为这些谜,使得龙游县的旅游业兴盛起来了。然而大部分专家不同意这一观点。据说,村民在早期开发石窟时,并没有将洞底的淤泥全部清除,他们曾通过打桩得知,洞底的淤泥有5到8米厚。专家们认为,只有清淤才能知道洞内是否有遗存的文物。为何从石窟发现至今,一直未对石室进行发掘?这是否与不想解开这个谜有关?问及此,有的专家解释说,靠一个县的力量,无论是财力物力还是技术力量上都不足以完成发掘任务,发掘石窟的任务必须由国家承担。

  无论怎样,对龙游石窟的探索始终在继续。一个神秘的世界,一次惊人的发现,一段不懈的探秘,神秘的石窟将在21世纪再续新的故事……

  【责任编辑】蒲晖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