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青年的突出问题

2005年中国青年总体上呈现出平稳发展的态势。但是在生活世界变得不断丰富的同时,青年所面对的压力也正在增多,一些问题变得非常突出。

  

  贫困女大学生需要关注

  

  自1994年至今的10多年间,中国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上升到每年5000~8000元不等,学费猛涨约20倍,而国民人均收入却增长不到4倍。学费涨幅远远超过了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高校教育成本中,理工学科每生每年1.4~1.6万元,人文学科每生每年1.2~1.4万元。按现在每生每年5000元学费、1200元住宿费的标准,学生家庭所分摊的高校教育成本比例为44%,按学费8000元、住宿费1200元计算,这一比例高达66%,而国外这一比例通常在13%~15%。可见,高等教育费用的激剧上涨对学生家庭造成了巨大压力,尤其是对于贫困家庭的压力就更加严重。

  由全国青联、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联合进行调查,并于2005年5月发布的《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所调查的大连、天津、长沙和柳州四城市青年中,女性平均受教育程度略高于男性。在20~24岁受访女性中,大学学历占23%,大专学历占29%,而同年龄段男性受访者中,大学学历占22%,大专学历占20%;在25~29岁受访女性中,大学学历占16%,大专学历占24%,而与之对应的男性学历程度比例则分别为16%和20%。可以说,女性已经在大学生中占有重要比例。

  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的《贫困女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贫困女大学生的基本生存状况表现为: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和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谈恋爱是一种奢望。

  2005年春天开学后,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启动了特困女大学生调查活动。调查显示,目前高校70%以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农村经济不景气,家里缺少劳动力,致使收入只够维持温饱,普遍存在家庭负担过重而且经济拮据的情况。贫困女大学生每月生活费支出在51~100元之间的占28.7%,支出在101~150元之间的占37.9%。总的说来,支出在200元以下的高达93.7%。根据新长城项目的标准,“特困生”的标准是每个月生活费支出在120元以下,“贫困生”的标准是月生活费支出在180元以下。但该标准在各地因地区差异而区别较大,如在北京,月生活费不足300元算贫困。目前在对贫困女大学生实行资助方面尚缺乏特殊资助政策。在调查的14所高校中,只有内蒙古大学、河海大学和同济大学设立了对贫困女大学生的特例资助政策。因此,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更广泛关注和支持。

  

  青年成为“网婚”时尚的主体

  

  当前,在互联网上,一种虚拟婚姻,即“网婚”,正在成为某种新的时尚,开始在青年人中流行。例如,2005年8月16日下午3时,新郎“柏拉图的永恒”和新娘“愿一生痴恋你”准时出现在“一心一意”厅的喜筵上。当一道道大菜端上时,有人放鞭炮,有人送礼金,还不时有祝福话语呈上。一切表现得与普通婚宴没有不同。只不过这一切都是在互联网上呈现的,所有参与者同时登录网站,用鼠标和键盘完成上述程序。

  “网婚”现象已经引发了持续不断的争议。赞同者认为,“网婚”只不过是一种虚拟的情感交流方式,在现实生活压力较大的当下,未尝不是宣泄的一个有效出口。反对者则认为,因沉迷“网婚”而影响现实婚姻的例子随处可见,如果“网婚”一旦满足了情感诉求,发展下去就可能危及现实婚姻。

  目前还没有确切数据表明,到底有多少青年参与“网婚”游戏,但从两个数据可以窥见一斑,表明这个游戏在青年中的“热”度。2004年有关媒体调查数据称,国内参加“网婚”的网民数大约有10万人。而2005年上海一家公司推出的“爱情公寓”,创办仅一个月左右,到目前入住用户已达到10万人左右,其中以20~25岁女性居多,最小的只有16岁。

  寻求新的释放压力的空间,是青年热衷于“网婚”的主要原因,而网络规范还不健全,网民文明素质不高,也同样是重要的促进因素。尽管“网婚”只是一种虚拟性的活动,属于游戏范畴,但它对参与者和非参与者的观念、心理和行为所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它造成的网络文化氛围对于未婚者的负面作用和对于已婚者的道德规范影响,都是不应该忽视的。

  

  高校学生中轻生现象时有发生

  

  2005年一些高校连续发生学生自杀事件。中新北京网11月16日报道,年初以来,仅北京高校就有15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大学生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重灾群体。

  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有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而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学者运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用分层抽样方式对1010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与自杀态度进行了调查,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大学生占10.7%。据有关报道,2003年,武汉市高校就发生学生自杀事件12起,其中10人死亡。

  据有关专家分析,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竞争、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生活环境变迁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引发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其中,激烈的学习压力、就业竞争是主要因素,再加上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利益分享方面的差异,导致他们心理失衡,而调节不成功,就会形成严重心理障碍,这一切轻则会导致心理疾患、精神异常,重则导致自杀、犯罪倾向等重大问题。因此,有关专家强调,除了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等长远举措之外,还应该建立危机预警干预机制。这种机制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及时发现和识别大学生中潜在的心理危机,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危机发生的突发性和意外性。

  据悉,目前北京市部分高校不仅着手建立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而且初步建立起一个集普查、咨询、跟踪、调节、干预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上海已启动高校“危机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在高校中普及心理辅导课,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有效防止高校学生危及自身生命的现象发生等。但就全国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支持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

  【责任编辑】姜冰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