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会发生“花果革命”吗?

2007年9月中下旬,缅甸爆发了198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而且,这场由佛教僧侣发起并主导的游行示威活动迅速由最初的经济要求扩展到政治要求,游行示威活动的参与者也由佛教僧侣扩大到普通民众,人数一度达到10万多人,并最终升级为暴力冲突,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游行示威活动的进程中,很多民众将象征僧袍的深红色带子别在衣服上表达对僧侣的支持。由于这次游行示威活动声势浩大,参与者众多,一些西方人权组织称之为“番红花革命”。那么,继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乌克兰的“栗子花革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之后,缅甸真会成为下一个“花果革命”国家吗?

  

  “佛教之国”

  

  缅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国”,佛教传入缅甸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中国唐朝诗人李商隐曾有名句“忆奉莲花座,兼闻贝叶经”,这里所说的贝叶经就来自缅甸。1000多年前,缅甸人就开始把佛经刻写在一种叫贝多罗树的叶子上,制成贝叶经。据缅甸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目前,在缅甸5540多万人口中,超过89%的人信奉佛教,因此缅甸是名副其实的“佛教之国”。缅甸的每一个男人在一定时期内都必须削发为僧,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蔑视,可见佛教对缅甸社会的影响之深。此外,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庙必建塔,在缅甸更是如此,缅甸人对佛教的虔诚程度是当今世界上所有佛教国家中最盛的。缅甸全国到处佛塔林立,到2001年,缅甸全国的佛塔超过5万座,因此,缅甸又被誉为“佛塔之国”。 佛教对缅甸社会政治生活的 各个方面一直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可以说,缅甸近2500多年的历史都深深地打上了佛教的烙印。特别是在缅甸的社会政治生活中,为数众多的佛教僧侣发挥着重要作用。1988年9月,现任军政府上台后,采取了一些发展佛教、加强对僧侣控制的政策,僧侣们的反政府活动虽然有所减少,但并没有放弃,时常成为反政府的发起者和主导力量,这次游行示威活动就是佐证。但从历史上看,缅甸的佛教僧侣虽然时常在一些政治或历史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整体而言他们基本是不参政的,主要是依靠当权者的支持而活动的,僧侣推翻王权、政权的情况从未有过:即使僧侣对当局不满甚至发生对抗,其作用也有限,因为缅甸的僧侣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组织,也没有特别有影响、有号召力的宗教领袖人物。因此,缅甸的僧侣可以影响时局,甚至可以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某一政治事件的主导力量,但尚不足以成为改变局势的决定性力量。

  

  军人政府及其他

  

  缅甸原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10月英国被迫公布缅甸独立法案,并签订英缅条约。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建立缅甸联邦。独立后初期,缅甸实行的是议会民主制,但由于执政党政策不力,造成内部分裂,政治危机频出。这为军人上台执政创造了条件。缅甸的军人在经过两次军事政变后,开始长期执掌国家大权,并在国家各个方面发挥主导作用。1962年,奈温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吴努政府,成立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执掌国家大权。奈温还组建了“社会主义纲领党”(奈温任该党主席)作为缅甸的执政党。1972年4月,奈温宣布“还政于民”,辞去军职,专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和总理,并改称吴奈温(“吴”意即“先生”)。

  1974年1月,缅甸新宪法实行,革命委员会解散,民选政府成立,吴奈温当选为国务委员会主席(即总统),并改国名为“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1年11月,吴奈温辞去其他职务,专任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主席。在80年代,由于政府的一些措施失当,引发了民众与政府间的尖锐矛盾。1988年7月,缅甸爆发大规模的群众性反政府运动,要求“社会主义纲领党”下台,实行多党民主制,致使缅甸国内局势动荡,陷入混乱。9月18日,苏貌将军为首的军队再次发动军事政变,接管国家政权,成立“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1997年11月15日更名为“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逐渐稳定了国内局势,并将“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缅甸联邦”。

  1988年,现任的军政府执政后,不断扩大军队对缅甸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尤其是加快了扩军步伐,并确立了增加军队数量和提高部队质量并举的发展方向。据粗略计算,目前40多万现役军人加上其家属,再加上退役或转到地方任职的前军人,总数超过500万,约占缅甸全国人口的10%,形成了一支庞大的、不可低估的力量。

  目前,缅甸的军队力量全面控制了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各个领域,大量军官离开军营到政府部门及各种社会团体任职。目前,包括总理在内的缅甸政府部长以上职位中,基本都是由现役军人担任“一把手”。由军人控制的“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及后来“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在缅甸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最高权力机构的职能,而1992年起就任“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主席至今的丹瑞大将对缅甸整个国家有着“绝对权威”式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此外,两个有军队背景的政治团体也在缅甸国家生活中有着较大影响:

  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协会(USDA,简称巩发协)。1990年大选结束后,缅甸军政府为了保护其既得利益,保证军队在未来缅甸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着手成立一个由军人控制、能与全国民主联盟抗衡、类似印尼专业集团的新政治组织。巩发协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993年9月15日应运而生。在军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巩发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截至2005年7月,巩发协已有17个省(邦)协会、65个县级协会、320个镇(区)级协会、15327个村级协会。根据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公布的资料,巩发协会员人数目前已超过2100万。毫无疑问,巩发协是目前缅甸最大的群众性政治团体,在缅甸政治、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且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团体与其他国家的政党进行交流。

  退伍军人协会。该协会成立于1975年,长期由奈温担任名誉主席,最初的目的是向生活困难的老兵及伤残退伍军人发放补助金,以改善其生活水平。1988年,缅甸现军政府上台后,决定将退伍军人协会改造成一个纪律严明、素质过硬且能由军政府控制的政治组织。1989年8月10日颁布的《退伍军人协会法》规定,未曾在部队服役的人员只要宣誓遵守本法以及实施细则、愿意承担该协会布置的工作和任务,就可以加入该协会,但不能同时参加其他政党。经过多年的努力,退伍军人协会已建立中央、省(邦)、县和镇(区)四级组织,成为一个拥有会员80万、组织严密的政治团体。为更好地控制该政治团体,军政府规定镇(区)级退伍军人协会必须有现役军人参加,总会由缅甸国防部军务部负责监管。

  另外,缅甸是一个民族组成相当复杂的国家,全国共有135个民族,其中,缅族约占缅甸总人口的65%。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特别是一些较大的少数民族)一直在缅甸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缅甸独立以后,十多个较大的少数民族都组建了本民族的武装,拥兵自重,划地而治,与以缅族为主的中央政府对抗。缅甸的少数民族武装数量之多,与政府对抗之激烈,持续时间之长,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除了武装力量之外,缅甸的少数民族还组建政党,通过合法渠道在国家中发挥政治作用,目前,缅甸合法的少数民族政党主要有8个。虽然,少数民族势力是目前缅甸国内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在很多政治事件中是军政府的主要对手,但由于这些少数民族武装和政党的利益不尽相同,并没有形成合力,且无论从人口、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看,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即使几个少数民族联合都不具备入主中央的条件。因此,少数民族势力并不构成对军政府统治的严重威胁。

  此外,外部势力也是影响缅甸局势发展的重要力量,如缅甸众多的海外流亡者及其组织,特别是一些大国和国际组织对缅甸的政局发展有着较大影响。但这些势力对缅甸的影响力比较有限,这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缅甸具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上长期的闭关锁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交往规模较小以及邻国与缅甸的经贸合作不断发展等因素,使缅甸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强;二是东盟、中国、日本、印度等与缅甸现政权保持较密切关系的国家主张对缅甸奉行“接触说服”政策,无形中为缅甸军政府提供了生存的外交空间。而且,由于缅甸国内尚无一个政治力量有能力取代军政府的统治地位,若军政府垮台,缅甸必然陷入四分五裂的内战局面,“成为另一个南斯拉夫”(东盟秘书长王景荣语),这是东盟、中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甚至美国等西方国家所不愿看到的,也是要竭力避免的。

  总之,在缅甸国内,军队是“一枝独大”的政治力量,短时期内,军政府与其他政治力量的矛盾和斗争可能会导致缅甸国内局势的动荡,甚至会引发暴力冲突,但军队在缅甸的主导性地位不会改变,军队尚能掌控缅甸的国内局势。而军队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军队高层年龄的老化等问题短时期内也不会成为影响军政府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这就决定了,目前的政治力量对比下,缅甸并不会发生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那样的“花果革命”,即缅甸并不存在“番红花革命”的大环境。

  

  责任编辑 林 京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