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的由来

人皆有名,似乎天经地义。名字是识别人类个体的符号,是人在社会交往时的身份标志,没有名字,人就不知道自己是谁,无法确定自己在家庭以至在社会中的地位,无法参与任何社会活动。

  然而,人也有没有名字的时候。初期的人类就没有名字。那时,人类同其他动物一样,处于一种浑浑噩噩、无自我意识的状态。他们吃的主要是各种水果等植物,属于素食动物,体力远不如狮子、虎狼、鳄鱼等肉食动物,需要小心地提防各种猛兽的袭击。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类像其他动物一样只会用眼睛、鼻子,凭视觉、味觉和触觉区分彼此,没有强烈的个体意识,自然也不可能给每个个人冠以姓名。

  那么,人的名字从何时才有,从何处而来呢?

  

  最早的人名是图腾

  

  距今四五万年前的晚期智人阶段,原始人开始有了图腾观念。那时人类形成了一个个彼此独立的母系氏族部落,每一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人类最初的社会交往是氏族部落之间的交往,他们都以图腾作为本部落身份的标志。虽然当时还未产生姓名这个概念,但在实际上,图腾起到了姓名的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一些处于重要地位的男子需要有符号作为自己的标志,于是就产生了氏。“氏”字起先的意思是“是”,表示存在的意思,即谁谁在这儿,也就是部落支系的居住地。“氏”往往借用图腾、徽号或地名作为标记。这时出现了大量有姓氏的家族,比较著名的有神农氏系统、伏羲氏系统、高阳氏系统、高辛氏系统、轩辕氏系统等。传说居住于轩辕之丘的轩辕氏最早的族长是黄帝。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带有国家意义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夏朝开始实行分封制,氏的地位又一次上升。有一定的封地、有特殊地位的人才可称氏。此外,氏还可以代表姓族中重要的分支,成为夏朝的诸侯。比如颛顼帝之后的已姓,在夏朝分生出昆吾氏、苏氏、顾氏、温氏等氏族,并成为夏朝的诸侯国。这时,氏的来源也更加广泛,图腾以外,还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

  

  文字出现之初的姓氏

  

  社会进入商朝之后,文字出现了。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出现的图腾的标识化、符号化、图案化为图腾演变为正式的姓与氏架起了桥梁。据考古发现,我国的殷商是古文字产生并开始大量使用的时代,而商代文字中的很大一部分是被古文字学家称之为“徽识”的文字。这些文字一般刻在青铜器上,标明了这一器具的所有者。所谓“徽识文”,实际上就是家族或氏族的标志。这些徽识文许多是动物形象,如马、鱼、龙、凤、虎、狼等,其图腾色彩彰然可辨。这些图腾符号演变而来的象形文字是文字萌芽时期最基本最古老的文字,他们是某个氏族、某个部落或者某个家族的代表,亦即姓或氏。

  另据考古,发现了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这是商朝后半期殷商帝王进行占卦时刻写的卜辞和少量记事文字。在这些卜辞和记事文字中发现了姓名的“姓”这个字。它是最早的“姓”字,由“人”和“生”两个字组成,其意为人所生,因生而得“姓”。秦代刻石《诅楚文》中,见到“姓”字是“女”字和“生”的组合字,意思是女子所生为姓,生而有姓。这一字形最终被东汉人许慎定形,他在其所作的被称为我国第一部大字典的《说文解字》中释意为“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女生”。因此,中国早期的许多姓,如姬、姒、姜、赢等,都带有“女”字。“氏”字在甲骨中也被发现了。在殷商出土的甲骨文中,“氏”字作“口”状。在殷商青铜器散氏盘的铭文中也有“氏”字,也写作“口”。

  

  姓与氏的关系

  

  周武王灭商后,正式确立了姓与氏的关系。西周“裂土分封”,同姓、异姓诸侯国1300余,天子尊为大宗,诸侯称为小宗。西周的宗法制规定:诸侯国君的嫡长子继承国位和爵位,一姓之祖由嫡长子来祭祀和继承,虽经百代而不变其姓,此即所谓大宗;国君嫡长子以外的儿子统称为庶子,也称别子,史称公子,他们不能继承君位,凡获得分封的另立一家,获得新氏,往往以封邑为氏,称为小宗。别子的嫡长子继承新氏族,为新氏族的大宗,而其他儿子须再立新的支族,往往封于乡、亭,以乡、亭为新支族。没有土地可以分封的儿子,以祖先的号、谥、爵、官、名、字、居、事、职、次等为新氏族;五代以后降为庶民,无氏可立。国亡后的国君嫡系一族往往以国名为氏,或以所继承的姓为氏。

  由此可见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姓和氏二者是分开的,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周以后,我国社会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了大变革、大动荡,这时产生了无数个氏,也衰亡了无数个氏。由于姓是不能改变的,所以,先秦时期保留下来的姓仅仅30个左右,而保留下来的氏却有近千个,我们后来提到的姓氏几乎都是出自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氏。

  

  命名方式的确定

  

  到了秦朝,姓氏开始合一。促使姓氏合一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郡县制取代了周朝的裂土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既没有国、邑、乡、亭、里五等世袭封土,也没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皇亲国戚、功勋武将也没有自己的封土。宗法分封制度的灭亡使西周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被清洗殆尽,原先代表贵贱的“氏”与区别婚姻的“姓”之间的本质上的区别消失,氏与姓都只剩下标志血统的作用。

  西汉时姓、氏完全合一。清初学者顾炎武认为:“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在“姓”的大概念上,恢复了远古“姓”的内涵,其主要功能是用来别婚姻。姓氏合称,仍取姓之义,表明个人所生家族的符号,并且自天子到庶民人人皆有姓氏;名则是分辨个人的独特符号。人名的结构为“姓+名”式。当时我国处在封建社会上升和繁荣时期,人们渴望建功立业以报效国家,因此不少人在取名上也体现了这种时代精神。有些人注重对国家的贡献,取名孔安国、赵充国、于定国等;有些人景慕古代英雄人物,取名陈汤、赵尧、张禹;有些人尚武,取名苏武、班彪、夏侯胜;有些人气概豪迈,取名孔奋、魏霸、法雄;有些人德操卓荦,取名曹操、董卓、庞德等等。汉族现在使用的命名方式就是在秦汉时期奠定的。

  2000多年以来,这种命名方式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朝代略有改进而已。汉魏之际形成了妇从夫姓的风俗,如李氏、王氏、阿李、阿王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名的解释和补充——“字”,因和名相表里,又叫“表字”,如刘备字玄德,诸葛亮字孔明,曹操字孟德,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等。隋唐五代时期,出现了一种固定的别名——“号”,一些有地位的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为自己取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另外还有“绰号”,这大多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唐代奸相李义府外柔内奸,被人称为“笑中刀”,又号为“人猫”。此时还出现了喜欢在取名时只用一字的情况,如房玄龄字乔、张巡字巡、徐坚字伦、谢逸字海等。宋朝时出现了系统而严格的字辈命名方式,其基本方法是:“姓+字辈+名”,不同姓氏和不同支派的个人,分别从本家族的字辈谱中依次选用一字,组合为自己的名字。此后,这种按家族字辈而取的双字名的普及率日高。这些特点,历辽、金、元、明、清,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责任编辑] 姜冰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