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的伊朗核危机

2006年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737号决议,要求伊朗在随后的60天内停止其核计划,否则将遭到除武力以外任何可能的制裁。2007年2月2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宣布,伊朗在安理会规定的期限内,非但没有冻结铀浓缩活动,反而加快了其核计划的步伐。西方国家予以强烈谴责,纷纷要求安理会采取更加强烈的制裁措施,美国也加强了在波斯湾的军事部署,有关美国制订打击伊朗的军事计划也在国际媒体上沸沸扬扬。与此同时,伊朗核问题有关六方——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一直在进行密集磋商,草拟一份更严厉制裁伊朗的决议,迫使伊朗软化强硬立场。伊朗核危机的最新发展,令国际社会深感忧虑。

  

  美国步步紧逼迫使伊朗就范

  

  在中国和俄罗斯的斡旋下,安理会1737号决议只是一个警告性决议,但这一决议中仍包含对伊朗进行“限制性”制裁的内容,如对涉及核计划的物资、技术和设备实行禁运;禁止参与伊核计划的外国公司的技术和资金进入伊朗。目前,在美国财政部的协助下,美国银行业已通过严厉的制裁措施成功劝阻欧洲和日本的银行向伊朗借贷;与伊朗关系不错的印度也于2月21日正式禁止向其出口可用于研制核武器及其运载系统的材料和技术。一向帮助伊朗说话的俄罗斯以伊朗付款不“爽快”等原因推迟了核燃料的交货日期,令莫斯科1995年开始援建的布什尔核电站迟迟难以完工。由于遭到制裁,不少第三方国家都拒绝向伊朗提供设备。

  根据安理会1737号决议,如果伊朗仍然拒绝履行决议,安理会将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41条的规定进一步采取除武力以外的措施,包括要求成员国断绝和伊朗的外交及经济关系,切断和伊朗的交通和通讯联系等。这就需要一个新的制裁决议。伊朗核问题有关六方将就新决议草案进行艰苦的磋商。俄罗斯和中国不会全盘接受美国将提出的苛刻制裁措施,不难想像,在安理会内将会有一场漫长的、艰苦的讨价还价。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1747号决议,加大了对伊朗核和导弹计划相关领域的制裁,并敦促其立即执行此前的第1737号决议。

  美国并没有把宝全压在安理会的新决议上,一场新的战争准备工作已经展开。“斯坦尼斯”号航母编队已从太平洋进驻波斯湾,与此前就部署在那里的“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会合,这也是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首次有两艘美国航母同时出现在海湾地区。这两个航母编队在过去15年内共执行了5次任务,其中有4次实施了军事打击。最新式的“爱国者-3”反导系统在2月份部署到位,保护以色列和航母编队免受敌军的空中打击。目前,在波斯湾水域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航母突击编队,加上部署在伊拉克的14.1万人,阿富汗的2.7万人,海湾地区4万多驻军和多艘核潜艇,对伊朗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威慑。尽管美国国务卿赖斯和国防部长尽管美国国务卿赖斯和国防部长盖茨一再解释并无攻击伊朗的计划,但美外交官却不断给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释放截然相反的信息。这种强大的军事潜力将按照自己的直接用途去发挥作用,还是美国仅仅局限于展示实力和决心,耐人寻味。盖茨认为,在波斯湾组建强大的航母突击集群是能让伊朗清醒的“可靠机制”。

  美国还通过向伊朗好斗的民族分离主义组织秘密提供资助,试图增加对这个伊斯兰教政权的压力,迫使其放弃核计划。英国《星期日电讯报》网站披露,最近一年,伊朗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地区出现了骚乱浪潮,发生了针对军人和政府官员的炸弹爆炸事件和暗杀活动。这些事件是由伊朗西部的库尔德人、西北部的阿塞拜疆人、西南部的阿瓦士阿拉伯人和东南部的俾路支人所为,而支持这些分离主义恐怖行为的资助直接来自美国中情局的机密预算。

  另有消息称,英国工程兵已经开始进驻可能展开战争的地区,特别是在伊朗有可能封锁的霍尔木兹海峡。

  

  伊朗高调对抗 低调与美国谈条件

  

  伊朗当局似乎并不急于听从美国的威吓,而且在显示自己的决心:激进的内贾德公开宣称伊朗的核活动就像“一列没有刹车和倒挡的火车”;伊朗接连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威胁受到攻击后对海湾国家进行报复。

  但在美国不断向波斯湾地区增兵的压力下,伊朗国内对内贾德的政策也产生了质疑。2006年12月,内贾德领导的政党在伊朗进行的地方选举中落败表明,务实派和改革派在获得新机会,支持内贾德的人已经减少。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公开批评内贾德对经济的管理;150名议员签署联名信质疑总统的经济政策;面对压力,伊朗当局也不得不对美国采取更为谨慎的外交手段。伊朗内部开始出现无条件谈判的声音;伊朗核谈判小组的前成员和一家强硬派的报纸对内贾德对核问题的处理方式提出了批评。在伊朗,掌握最高权力的不是总统内贾德,而是最高宗教领袖大阿亚图拉哈梅内依,他最近在核计划上的表态并也出现了软化的迹象。

  受美国制裁影响,伊朗浓缩铀活动似乎已陷入困境。西方专家认为,不断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一直困扰着伊朗的铀浓缩计划,这和与伊朗合作的多家外国公司受到美国制裁,伊朗无法获得国外的技术有关;德黑兰甚至无法制造出高质量离心机轴承(以前在马来西亚的一些外国公司购买);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认为,伊朗想掌握必需的核技术,仍需要5~10年的时间。

  受制裁影响,伊朗国内经济陷入困境。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外国资本和技术一直很少投入到石油的开采,伊朗政府每年需拿出400亿美元进行补贴,相当于伊朗经济总产值的1/4,投资不足和新技术缺乏使得伊朗这个世界第2大储油国可能在10年内没有可供出口的石油。另外,伊朗炼油能力不足,需要进口汽油,再加上受到美国的金融封锁和近期石油价格下跌,即使是最温和的联合国制裁也足够让伊朗受到重创。尽管内贾德说话气势汹汹,但伊朗势力强大的商人阶层十分担心联合国安理会因为伊朗拒绝满足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要求而对其实施更为严厉的制裁。

  其实,面对美国的重压,伊朗也并非无牌可打。过去的几年间,伊朗一直在推行表面上高调对抗,私下低调与美国谈条件的策略,目的就是为其发展核计划拖延时间,避免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而且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几乎不会对其上层造成太大的影响,下层民众始终都是制裁的受害者。如果美国完全封锁伊朗石油出口,那么导致油价暴涨造成的灾难有可能是全球性的。

  

  美国对伊朗动武并非易事

  

  尽管战争的阴霾正在波斯湾上空弥漫,但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近期美国与伊朗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不大,除了动武会使美伊双方蒙受不可估量的损失,破坏海湾和中东地区的安全,严重中断全球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外,还有许多因素制约美国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

  首先,尽管布什政府在美国国内从舆论上大肆宣扬伊朗核计划的威胁,但民主党控制的国会和民众都没有像2003年攻打伊拉克前那样高度统一地支持其立场。美国军方许多将军甚至扬言如果对伊朗开战就辞职。

  其次,在外交上要使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对伊朗动武不太可能。主张通过谈判解决伊朗核心问题的俄罗斯和中国将会在安理会投票使用否决权。

  第三,伊朗也有一定能力对美国的进攻进行反击。伊朗的导弹射程可覆盖整个海湾地区的油井,同时伊朗紧扼霍尔木兹海峡,一旦发生战事,世界最重要的原油生产和输送通道难以得到安全保障。

  第四,由于在策划伊拉克战争时并没有认真地评估,因此美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目前,如预见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后对整个中东形势进行科学评估,匆促行事只会自找麻烦。

  对于美国来说,伊朗核问题远非美伊关系中最主要的问题。从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美国就认为伊朗是一个危险,是“邪恶轴心”的一部分,是国际恐怖活动的中心,伊朗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至少与伊拉克相当的打击目标。4年前,布什出兵伊拉克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推行其大中东民主化进程,稳固实现控制中东石油资源的战略目标。然而4年后,长期以来对抗伊朗的伊拉克在萨达姆政权垮台后动荡不安,美国深陷伊拉克内部暴力冲突泥潭,而伊朗在中东地区占了上风。伊朗向巴勒斯坦哈马斯、黎巴嫩的什叶派真主党和伊拉克国内的什叶派激进分子提供过资金和武器支持,鼓励他们进行反美傀儡战争。现在,华盛顿已向德黑兰暗示,尽管美国陷在了伊拉克,也不能不重视美国,伊朗不会在中东占主导地位,波斯湾也不会受伊朗控制,美国将会捍卫自己在这一地区的至关重要的利益。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