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有2万个姓氏消亡”等10则

中国已有2万个姓氏消亡

  

  中国科学院遗产发育研究所、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用两年的时间调查完成了《中国姓氏统计》,据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按照姓氏数量排序的“新百家姓”,调查人群数量将近3亿,基本涵盖全国,找到约4100个姓,而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姓氏达24000多个。也就是说,中国已有2万个姓氏消亡了。在全国目前使用的约4100个姓氏里,除去双姓、三姓,绝大多数是单字的姓。袁义达认为:“从规律上看,小姓消亡,大姓兴盛是明摆的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人进入中原后,大量改为汉族的姓,因此许多小姓的数量大大降低,甚至消失。元、清等朝代,大量外族人进入中原,汉化后加入了汉族姓氏队伍,实际上一些小姓还是有其自己的生命力。”

  

  猪在古代的别称

  

  “猪”在我国古代有许多别称。使用频率仅次于“猪”的是“豕”。《左传·庄公八年》说:“齐侯游于姑棼,逐田于贝丘,见大豕。”猪亦作“豚”或“肫”。本指小猪,亦作猪解。古代方言中“彘”和“稀”也是指猪。《方言》说:“(猪)关东西或谓之彘”,“南楚谓之稀”。猪还有许多有趣的戏称,如因面部黑色而称“黑面郎”。宋代孙奕《示儿编》说:“猪曰长喙参军、乌金。”“参军”是古时官名,猪因喙长,故戏称。“鸟金”之名始于唐代,因有人养猪致富而得名。还有一种称法叫“糟糠氏”,乃因猪以糟糠为食,故称。宋代陶谷《清异录·兽》说:“伪唐陈乔食蒸肫,曰:‘此糟糠氏面目殊乖,而风味不浅也。’”

  

  我国最早的安检门

  

  我国是最早建立安全检查门的国家之一,秦始皇时期,阿房宫北阙门上设置的“磁石门”,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秦始皇三十五年,秦始皇下令在渭河南岸重新修建新的宫殿。为防患于未然,秦始皇下令工匠们修建新宫殿时要考虑安全问题。工匠们根据秦始皇的旨意,利用当时人们早已熟知的磁石磁性对金属具有吸引或排斥的科学原理,经过反复实验,最后决定把阿房宫专供“四夷朝者”,即专供外国人出入的北阙门用磁石修成。如果有人未经批准暗中携带兵器通过磁石门进入皇宫,用磁石砌成的门框所产生的强大磁场马上就会对他的兵器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或排斥力,从而发现进门之人是否暗藏兵器。

  

  围棋九段制溯源

  

  围棋棋手定段位的“九段制”,源于我国古代品评人物、书画、职官的等级。《汉书·古今人物表》把古今人物分为九等,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下、下中、下下。三国魏司空陈群始定九品之制,定人才高下,分为九等,即“九品官人之法”,又称“九品中正制”。古代品评书画艺术分神品、妙品和能品,其源出南朝《书品》的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共为九例),称为“三品九等”。在我国古代,围棋棋手的等级称为“棋品”。因受人品、官品、书品“九品制”的影响,故棋品也设“九品制”。“九品”名称,最早见于北宋张拟的《棋经·品格篇》:“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日入神,二日坐照,三日具体,四日通幽,五日用智,六日小巧,七日斗力,八日若愚,九曰守拙。”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将达85岁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国家卷)》提出了到2050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其中包括:中国要在未来50年时间内,全面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入到世界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前十名的国家行列;到205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可以达到85岁;到2050年,在整体国民经济中,科学发展的贡献率达到75%以上;到2050年,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除贫困。

  

  世界最长家谱——《孔子世家谱》

  

  目前正在修订的《孔子世家谱》将收录180万孔氏族人,女性、少数民族和外籍后裔首次被允许进入家谱。从古至今,《孔子世家谱》已有2500年的悠久历史,被列为“世界最长家谱”。新谱预计将在孔子诞生2560周年(2009年)完稿付印。这次续修依据的资料包括以往编修的《孔子世家谱》、新登记后裔和民间各地族人保存的家谱及口碑、墓碑资料等。据估计,目前健在的孔子后裔至少有300余万人,在大陆的孔子后裔有250余万人。

  

  独占鳌头的由来

  

  鳌为俗字,正字作鳖,本义为海中大鳖。俗称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因为在我国古代殿试中,选出状元、榜眼、探花三甲后,就宣旨唱名,谓之胪传。胪传毕,赞礼官引东班状元、西班榜眼二人,向前行至殿中之陛下(天子座前的阶梯)迎接殿试榜,到达陛前则状元稍前进,站在中陛石上,这中陛石上雕刻着一条龙和一只大鳖,即古时所谓螭头或螭首。由于状元一人独占殿中的大鳖,所以就说他独占鳖头,后来就借喻为考试得到第一的意思。

  

  发现山顶洞人磨制骨管

  

  近日,博物馆专家在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馆藏化石标本进行定级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两件珍贵的周口店第四地点出土的磨制骨管。专家初步推断,这两件骨管应该是山顶洞人的祭祀品。一方面,在山顶洞人的祭祀品中,已经发现过磨制的骨针、骨管;另一方面,这两件磨制品从选料到加工制作,已经做到了选料一致、长短粗细一致、磨光面一致。这样的制作能力,非“山顶洞人”莫属,“北京猿人”和“新洞人”难以实现。专家认为,这两件磨制骨管的发现,为进一步寻找“山顶洞人”的活动半径提供了新思路。

  

  脱帽礼的由来

  

  据说,脱帽礼来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当年,由于作战时与敌短兵相接,肉搏而战,头部容易受到袭击,因而不得不戴上笨重的盔甲。士兵们到达安全地带就脱下头盔以减轻负担;同时,到别人家里去,来者为了表示自己不是敌人,就首先把头盔掀开,露出自己的面孔。还有一种说法,武士们和妇女谈话,必须把头盔举起。这种习惯发展到近代,就成了脱帽礼。

  

  “您”字的起源

  

  在今天的汉语语言中,“您”是作为第二人称“你”的敬语出现的。在唐朝以前,汉语中只有第二人称词“你”,而没有“您”这一字。但在唐朝时,有了“你们”的说法,表示第二人称复数,“你们”二字连读,读快了就念成了“您”的声音了。到了宋元时期,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把“你们”简记为“您”,这时的“您”只是“你们”的合音,并没有别的意思。到宋元以后,“您”逐渐由表示多数向单数过渡,用以表示尊敬的意思。此外,由于“您”源于“你们”,所以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您”后面不能加助词“们”表示复数。但近年来已经有很多人在书信、讲话中,开始使用“您们”这个说法来表示对较多人的尊敬。一些语言学家也主张用“您们”这种说法。

  

  文 稿 李 莉

  责任编辑 蒲 晖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