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会

你知道,我们自家用的水阀为什么叫“水龙头”或“龙头”吗?那你是否又知道在古代,人们是如何来灭火的呢?这一切都与“水龙”休戚相关。

  在人类的众多灾害中,火灾是人类的一大天敌。在中国古代,由于当时的建材主要以木质原料为主,一遇天气突变或人为不慎,极易发生火灾。明清之际,江南城市发展迅速,城市人口集中,民居店铺栉比鳞次,毗连无隙,一旦发生火灾,往往造成重大的损失。江南百姓尤其是商人迫切地感到必须要有一个自发的救火组织,灾时救火,平时防范,于是水龙会在江南各地逐渐兴起。

  

  水龙的来历与水龙会

  

  水龙会的得名来源于水龙这种消防器具。在水龙产生以前,中国古代并无专门的救火工具。每当发生火灾,人们都是用水桶、脸盆等提水救火,后来有了水袋、唧筒等救火工具。但是这些消防工具喷水量小,且用完一次后须立即汲水再灌,因而收效甚微。

  至清中期,苏州出现了一种新式救火工具名为水龙。据苏州文献所载,水龙最早是康熙初年,苏州一位名叫陈肇泰的士绅,得西式救火之法而引入姑苏的。它是一种木制杠杆式的消防器具。状似特大的腰圆形木桶,中间装有压水器具,上置圆木杠杆。使用时,先在桶内装满清水,然后左右按压杠杆,这时执掌铜制水枪的“龙头”,用拇指把枪口按住,待水到一定压力时,迅速把拇指移开,水便会从枪口喷射而出。在古代神话中,龙王是掌管天下雨水的,居于天庭的龙王,得玉帝号令,吞吐雨水,使人间降下甘霖,人们把这种消防器具譬喻为龙王,故称水龙。

  这种方法比起众人一哄而上的救火方式,颇有优势。不仅人少效率高,如果加设皮管,即使高处或用盆无法涉及之处,也能喷涌而上,类似于我们今日所见的消防龙头。民间把专司这些水龙的组织,称为水龙会,或简称龙会。

  水龙会是民间自发形成的救火组织。在农村通常以村为单位建制,城镇则多由街坊或行业组建。水龙会的会员俗称“龙兵”,每会少则20人,多则五六十人,在苏杭等一些大城市也有上百人的。这些“龙兵”在农村均由青壮年农民充任,城区则大都为手工业工人及部分商业人员。“龙兵”各有本业,在龙会中均属义务工,不取任何报酬,所以龙会又称义龙。水龙会的经费都由农户和商号自愿捐赠,有的还购置产业,以其所出,以供添置新的器材和平时的维修之需。龙会中公推“龙头”一名,“龙头”既是整个龙会的组织者,出龙时又是手执水枪、掌握灭火的指挥者。龙会中有专人负责司锣,凡邻近街坊、树落遇到火灾,司锣“龙兵”便手执火锣,沿途奔跑敲打,以通知“龙兵”紧急集合。“龙兵”一听到锣声,不论生产如何紧张,都要放下手中之活,直奔指定地点集合待命,即使寒冬腊月,深更半夜,也不延误。集合后,便根据分工,各司其职,或担木桶,或抬水龙,或带云梯,或持火叉,飞奔火灾地点而去。出龙后,如火已熄灭,也仍应到达起火地点,不能半途折回。水龙抬回时,司锣者仍应在前面打锣,但锣声长而缓,表示火已被扑灭,这种锣俗称“太平锣”。江南沟壑山峦,不少村庄虽相距不远,但陆路常需绕道,十分不便,所以乡村水龙会,一般都配有龙船,有的还把水龙和其他灭火工具直接置于船内,并把水龙船停泊于固定的地点,一遇火警,便可立即出发。

  由于水龙这种消防工具高效实用,加之江南河网密布,水道纵横交错,汲水十分便捷,水龙这种消防器具很快就流传开来。与之相孕育的水龙会,也在江南各地悄然兴起。

  

  水龙会演变成一种民俗

  

  江南习俗通常把农历五月二十日定为“分龙日”或称“水龙会”。民间俗传,分龙日及其翌日如果下雨,将预兆当年秋粮丰收,民谚还保存着:“二十分龙廿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的说法。天气往往风云际会、变化无常,万一到了五月廿一日天气放晴,万里无云,一点雨也不下,那不是要“触霉头”(吴语:倒霉)了吗?于是到了分龙日那天,人们就把所有能抽水、提水、灌水的器具全部集中起来,在廿一日这天举行“人工降雨”。水龙会当之无愧成了这一活动的主角,这一天的岁事活动也被称作“水龙会”,成为民间的“消防宣传日”。

  在绍兴“水龙会”这一天,传说龙的家族中的众多子孙,将离开老龙,派往各地,分别司雨。因夏天雨水多有不均,并有“夏雨隔牛背”之谚,分龙之说由此而来。绍兴历来多以这一天为水龙赛会之期。乡村的水龙赛会多在村落较为集中的大乡大镇举行,而城区的水龙赛会则习惯在广宁桥下龙王塘举行。这一天各水龙会的“龙兵”均穿戴一新,抬着水龙,一早便来到指定地点集合,有的龙会还事先将水染成各种颜色,吸入水龙中,待向空中喷射时,经阳光一照,五彩缤纷,光彩夺目。这天,男女老少,倾城出动,沿河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余杭的“水龙会”,是余杭镇消防演习和竞技的节日。是日拂晓,镇上各街坊的水龙房就焚香插烛,进行祭龙仪式。义务的龙会队员们一律头戴铜盔或藤盔,身着白衫黑裤,赤脚草鞋,腰扎一条蓝肚带,前面高举油灯,中间抬着披红挂彩的水龙,后面是几十副水桶担,喊着号子,响着铃铛,向比赛地城西南湖塘上奔跑。十多条龙排列在堤塘上,从南湖中抽水向天空喷射,看谁水头高,射程远,看谁经久不息,以定优劣。优胜者的龙披红,人戴花,游大街一周。围观人群则站满两岸堤塘,镇上各行业出钱蒸白馒头夹大块红烧肉(俗称“破猪头”)送到堤上慰劳参赛人员,晚上还举办晚宴,以示庆祝。

  浙江的乌镇,每到“分龙日”,各坊水龙聚合在西寺白场上演试一番,谓之“演龙”,比的是队伍气派,动作迅猛有序,射水远近高低。但比赛无规则也不分名次,更无奖励,却人人出力,个个争先,全镇男女老少都赶去看热闹。

  

  水龙会的宿命

  

  上海开埠后,租界人口激增、住房拥挤,火灾频仍。工部局基于消防的需要,专门设立了火政处,并配备了“消防车”也叫作“水龙”。它实际上是一种带有轮子的蒸汽机水泵,设有_个很大的锅炉,以及蒸汽机和水泵。在还没有自来水的年代;由于许多河道已被填筑成马路,火政处在街头挖了许多“消防井”。救火时,将很长的进水带插入井中,被抽上来的水顺着出水的“水龙带”和“龙头”喷射而出。当19世纪80年代上海出现自来水后,那些“消防井”就被沿街而立的消防龙头所替代。为了更好的防范火灾,上海市政局还把城市划分为若干个消防区,除了中央救火会外,每个消防区均设立“救火会”,大多数救火会还建有瞭望台,随时观测火警。

  水龙会作为旧时民间的一种自发消防组织,对保护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民国后期,有的水龙会也有借机向灾户讲条件,索要钱财的情况发生。所以民间曾有“水龙,抬到摆咚”的俗谚。

  建国后,城乡的许多水龙会已经陆续改建为义务消防组织,原来的水龙也已被高压机械水泵所替代。保存下来的古老木制水龙,已经成为历史文物。而“分龙日”这一民间祈祷农业丰产的节日,在上世纪50年代也被淡化。直到上世纪80年代,基于旅游业的考虑,江南乡镇又组织起了水龙赛会,不过已经成了一项展示民俗民风的旅游项目。在古城苏州的山塘街历史街区,还保存着当时苏州山塘街水龙会会址,内部陈设完好,现已开辟成博物馆,供人们参观。上海的宜昌路救火会,沈家湾救火会等建筑遗址也被作为“上海近现代优秀建筑”得到保护和利用。它们随着现代消防设施一起,流传至今,成为永不磨灭的历史见证。

  

  责任编辑 王 凯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