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工具的历程

传统道路是土面或碎石面路。自从有人的活动,就有了道路,它的出现比任何交通工具都早。清代是古代道路交通的鼎盛时期’,此时道路分3种:以北京为总枢纽,向各省省城辐射,是驿道或官路;各省修建的官路支线,通达省内重要城镇或地区,或省际间相联,是大路;由人民自由开辟的道路,统称为民路。官路和大路由官府划定路线,督饬人民修理,宽平易行,但因客商往来众多,常多陷深沟,土暄尘多;民路铺石或铺土,崎岖曲狭,旱则风沙蔽目,雨则泥泞难行。不设关卡的民路,是民众日常行旅的主要选择。

  

  传统的行旅工具

  

  传统行旅工具是以人力、畜力或自然力(水力、风力)为动力的舟车类工具。陆路工具主要有车、轿、马。车的动力源于牛、马等牲畜挽拉。近代牛车又称大车,人坐加席篷,普遍见于农村。马车比大车小,制作较精细。明清时,乘轿车之风兴起。轿车用骡挽行,也称骡车,有棚子、围子,顶圆若轿。清代中后期,达官贵人喜乘轿车,车式越来越豪华。敞车是一种大的骡车,无车棚、车围,最多能坐10余人。独轮车古代称为鹿车或辘车,四川叫鸡公车,江南则叫羊角车。近代,独轮车南北皆有,一人前挽,一人后推,或无挽而仅有推者,车两旁是客座,可载1至10人不等,乘坐方便、收费低廉,颇受民众欢迎。明清以来,轿有官轿和民轿之分,在名称、形制、帷子用料、抬轿人数及乘客身份等方面有严格的区分和规定。乘轿更能满足统治阶级的心理需求,彰显地位,于是轿成为其必备的交通工具。在民间,仅有富人乘轿。到民国,轿除在传统婚礼中作花轿一展风采外,其余渐废。清代,用作单独骑乘的牲畜有马、骡、驴及骆驼等。由于生活环境与习惯的差异,各地区对牲畜的选择不同。西藏用牦牛、驴和骡乘运,新疆、内蒙古多以骆驼代步,汉族官商多以马为行游的工具。

  在清末,有冰牀和扒犁两种北方冬季常见的交通工具,冰牀俗称冰排子,又名冰车、凌牀、拖牀、滑擦等,以木作牀,下镶钢条,一人在前用绳牵拉,能容五六人,常见于京津地区。扒犁又称爬犁或耙犁,样式似冰牀,但不施铁条、屈木为辕,驾以牛、马等牲畜,常见于东北地区。

  传统水路工具是筏和舟。竹、木排筏用竹竿、树木等编排联缀而成,顺流而下,是一种原始的水上航行工具。西部高原地形复杂,滩险水急,木船无法行驶,人们自古使用着一种特殊的筏——牛羊皮筏。皮筏又叫浑脱,是用坚韧木料做支骨,外面蒙上由数张牛或羊皮缝制而成的皮子,大的坐十来人,小的坐三五人。牛羊皮在水中浸泡温软,不怕礁石撞击。驶到江边,船夫把皮筏负于肩上,筏随人赶路。乘船的历史始于6、7千年前的“独木成舟”。伴随水上旅行范围扩展,需求不断扩大,独木舟发展为木板船和木帆船。木板船靠人力或水力行驶,构造简单,工具有桨、橹、篙等。木帆船是木板船的进化,也称平底木板船,借人力和风力运行,有帆、篷、桅、桨等工具。清末,船的种类发展到顶峰,并具地域性与民族性的特点。在北方,蒙古族河渡有艘航、札哈两种船;黄河流域有平底船。南方多水,船的型式不一,名称多样。可分两类:一是木板船,即无帆小船,上海有舢舨船、绍兴有划船、江淮有艒艒船等;另一类是木帆船,江淮有满江红、无锡有无锡快和网船、浙江有航船、广州有紫洞艇、沙艇等。

  

  时髦的西洋车

  

  按运输距离的相对远近划分,由外传入近代中国的近距离行旅工具是西洋马车、人力车、自行车及电车。其中最早的是19世纪50年代从欧洲引入的西洋马车。一般2人驾驭马车,车有双轮、四轮之别,一马、两马之分,以马之双、单区分车的大、小。最流行的是皮篷车,其次是形似轿、似船的轿车和船车。还有钢丝马车,又名亨生特,两轮钢制,轮外为橡皮圈,座位很高。西洋马车时髦、美观,冬宜轿式、夏宜皮篷、宜雨宜晴,在清末民初风行一时。但相比之下,它比后引入的人力车、自行车占地大,又没有电车、汽车速度快。因此,流行时间相对不长,没有成为普及的交通工具。

  1874年,人力车进入了中国人的视线。人力车为双轮,一人前曳而行,又称腕车、东洋车、黄包车。它车资低廉,能通行大街小巷,在城市中迅速兴起而长久不衰。到1935年,人力车多见于中小城镇,更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19世纪中后期,自行车传入中国,车式为前后两轮,中间嵌一坐垫,前轮两旁各设一铁条踏镫,上有扶手横术。伴随道路状况的改善及自身构造的改进,自行车流行开来。当时的自行车以外国制造或外国零件组装为主。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的高档自行车主要是英、德制造,30年代日本车大量涌入。中国车多是用进口与国产零件拼凑而成,称为“攒车”。掼车很便宜,不讲究牌子的市民都购买乘用。20世纪20年代,日本富士牌自行车遍及东北;1924年时,仅沈阳一地已有自行车6000辆。时至今日,凭借廉价、灵活、节能等优点,自行车在寻常百姓家中仍居重要地位。

  车的使用,是近代交通的标志之一。1899年,清政府不许火车通至京师,为运送市郊旅客,开通了长9.4千米的电车轨道。1906年,天津电车正式开行载客,线路围绕全城,乘客众多。上海电车初开时,人们误以为会触电,多半望而却步。于是西人以妇女出三等车资能坐头等座位的优待,吸引女性乘客招徕男性乘客。耳目相习,大量乘客渐为电车方便快捷、票价低廉的优点所吸引,有时甚至出现攀登车顶、攀跨车门、攀援车尾等情形。1914年无轨电车首先在上海开通,被当时报刊称为“唯一之新发明”。电车在民国都市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飞机:空中旅行的“梦想之门”

  

  近代中国自西方引进的远距离交通工具有轮船、汽车和飞机。轮船传入始于19世纪中叶,是最早引进的近代化交通工具。1842年,中英《江宁条约》订约五口通商,外国轮船开始往来于上海广州间的中国海岸。1858年《天津条约》后,外轮可以畅行中国领海,并能开入长江,极大打击了旧式帆船业。咸丰年间,长江一带有河船3000余艘,到同治年间,却仅存400余艘。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了由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标志着中国水上交通由木船运输进入了轮船运输的新时期。省时、省力、平稳等优点使国人逐渐把轮船作为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到1937年,全国轮船达3457艘,比1928年增长了近3倍。尽管当时轮船的总数与中国的广阔国土及众多人口还不成比例,但己显示出这~新式工具的威力。

  1901年的上海,匈牙利人李恩时首次引入两辆汽车。民国初年,汽车被称为“摩托车”或“自动车”,多用“挥发油”作为动力,速度每小时达100多里。它最初只是富人的奢侈品,多见于大城市中。汽车客运在民国发展迅速,据统计,1931年至1932年,仅河南的省道长途汽车载客就多达7万余人次。1923~1934年,出行所用汽车增加近6倍,足可证明汽车客运事业的迅速、长足的发展。

  法国飞行家于1909年在上海试飞,成为中国天空中出现飞机之始。1910年,中国从法国购进一架飞机。但直到1921年,飞机才用于空中游览、载客。飞机快速、灵活,能为出行节省大量时间,但民国时的飞机载重量小(如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一次最多仅能搭乘14人),运行成本高,多为公务人员乘用,发展滞缓。到1936年,中国、欧亚、西南3家航空公司仅有31架飞机。飞机的引入开启了中国空中旅行的“梦想之门”,它进入并开始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