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上)

唐代初年,有一位名叫那提的印度僧人,游历了古印度各地和南亚、东南亚诸国之后,来到中国。看到唐朝的佛教盛况,那提说:“脂那东国(指中国),盛传大乘,佛法崇盛,瞻洲称最”。“瞻洲”即“南瞻部洲”,也译作“阎浮提”,泛指当时已知世界的所有地方。那提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大乘佛教的兴旺发达,在隋唐时期居世界第一。

  隋唐佛教昌盛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佛教宗派,其中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和密宗。这八个宗派有一些共同点:首先,各宗派的实际创始人大都得到统治阶级,特别是最高统治者的直接或间接支持。第二,各宗派都创立了相对完整和独立的教理体系,其内容既有承袭印度佛教的成分,更有融合中印民族宗教文化后的创新理论。第三,各宗派都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传法基地,一般以一处或数处大寺慌为中心,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不少这样的寺院被后代称为“祖庭”。第四,大多数宗派的祖师之间有师徒传承关系,有些宗派还逐步编制出上溯印度著名宗师,下接中土历代祖师的传法世系。

  从八大宗派的核心教理方面看,有的比较客易理解,有的则比较难懂。从八大宗派的历史方面看,其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在百年之内就消亡了,有些至今还流传。一些宗派在不同时期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成为汉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深刻影响了那里的思想和文化。

  

  天台宗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的第一个宗派,由于本派的实际创立者智顗(538—597)常住天台山,故名;又因本派崇奉《法华经》,也称“法华宗”。本派的传法世系是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

  智顗是荆州华容(今湖北监利县西北)人。30岁时,他遵照慧思的嘱咐,前往金陵弘法传教。他的《法华文句》、《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后来被称为“天台三大部”,是天台宗最重要的著作,奠定了天台宗的教理基础。

  天台宗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止观”作为修行解脱的根本途径,倡导通过修习“止观”获得佛智,把握实相。所谓“止”,是心专注于一处的修行实践,大体相当于佛教一般讲的“定”;“观”是以正确的智慧体认万法,大体相当于佛教一般讲的“慧”。“三谛圆融”,“性具善恶”是天台宗的基本教义。

  “三谛圆融”中的“三谛”,指空、假、中。天台宗认为,修习止观要求认识主体(观照)必须处于虚寂状态(空),借助(资成)佛教所说的义理(假),去认识特殊事物的真性(实相),这种真性是“假”与“空”的统一,所以叫作“中”。这样,“中”就变成了最高的实相,变成了联系三谛的枢纽,从而调和了有与空、世间与出世间的矛盾。由于三谛是同一对象(实相)的三种表现或三个方面,它们的关系是“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不能在观法上将它们割裂对立,所以称为“三谛圆融”。

  “性具善恶”是说从一切众生到所有的佛,本性(性)中先天具有(具)善和恶两面,而且永远不会改变。例如,佛也不能断绝性恶,这和众生是一样的。但是,佛真正认清和通达了性恶,永远不会受到恶的影响,不会后天“修恶”,所以只表现出来“善”,这是和众生不同的。显而易见,倡导“性具善恶”的学说,目的是让人们弃恶从善。

  

  三论宗

  

  “三论”指大乘中观派的三部论书,即《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三论宗以这三部“论”作为立宗的经典依据,故名。

  三论宗的创始者是吉藏(546—623),祖籍安西,俗姓安,出生金陵。他曾住会稽嘉祥寺讲“三论”,听讲者常达千余人,后世敬称其为“嘉祥大师”。隋开皇年(581—600)末,吉藏受杨广之请,先后住扬州慧日寺和长安日严寺。在长安期间,他著书立说,完成了三论宗的理论体系。唐朝建立后,吉藏被征为统辖全国僧侣的十大德之一。吉藏传教五十余年,弟子众多。其中高丽僧慧灌把三论宗传入日本,并成为该宗在日本的祖师。从吉藏的再传弟子以后,本宗逐渐衰落。

  吉藏提出的“二谛论”,构成了三论宗学说的核心内容。首先,三论宗认为,人的思维、语言(称为“教”、“能表”、“名”、“假名”等)是以分别有无、是非等差别为特点,并不能正确反映没有任何差别性的本体实在(称为“理”、“所表”、“体”、“境”、“实”等)。所谓“二谛”(两种真理)原本是佛教的传统说法,指“真谛”(也称第一义谛、胜义谛等,指佛教真理)和“俗谛”(也称世谛、世俗谛等,指世俗真理)。吉藏别立名目,把“二谛”分为“于谛”和“教谛”。他认为,“二谛”都属于言教,是假名,是一种方便施设,达不到对绝对真理的认识。所以,人们对二谛也不能执著,也就是教人不要把是非得失看得太重。同时,这种二谛说又有调和矛盾的作用,它承认众生的各种认识,圣贤的各种思想,也和佛的言教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真理性。园为,诸佛所说的法(教谛)也是依据众生和圣贤的认识(二于谛)讲的。显然,“二谛论”是在不可知论的方法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吉藏博闻强记,善于辩论,擅长围绕当时佛学界的热点问题,通过批判别派的见解阐发自己的观点。他的理论体系在论战中形成,并且通过论战表达出来,素以驳杂多端著称。

  

  华严宗

  

  华严宗因奉《华严经》为最高经典而得名。又因本宗以“法界缘起”为核心理论,亦称“法界宗”。此派公认的传承是“华严五祖”说,依次是社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

  被奉为华严二祖的智俨(602-668),早年从杜顺出家,入至相寺,先后跟从多位中外僧人学习。他的著述约二十余部,主要通过系统诠释60卷《华严经》而立新说,大体完成了华严宗学说的整体框架。实现了从华严经学说到华严宗学说的过渡。

  法藏(643-712)早年曾随智俨学习,并且数度参加译场。法藏讲经次数很多,或奉朝廷之命“承旨”而讲,或应僧俗求学需要而讲,或应地方官吏之请而讲,听众经常达到千人,促进了华严学在朝野的流布。法藏先后得到武则天、中宗、睿宗的直接支持,晚年还曾介入宫廷内部的权利斗争。他的著述百余卷,现存与华严有关的15部。他在智俨学说的基础上,对华严宗教理进行了系统组织。法藏的新罗弟子审祥后来住日本大安寺,弘扬华严宗教义,成为日本华严宗初祖。

  华严宗的核心教义是“法界缘起”,也称“无尽缘起”、“性起缘起”,是对世界存在的方式和状态,对万事万物之间本来关系的说明。这种学说认为:世界万有只不过是佛智慧本体(“佛性”、“自性清净心”、“一心”、“法界”等)的表现或作用,它们同时产生,圆满无缺,均处于相互依存、相互等同、相互融摄、没有滞碍的和谐统一之中。这样,通过“法界缘起”,华严宗就描述了世间一切现象和事物所应该具有的和谐、圆融关系,也就是一种理想的世界秩序,同时也是解脱的境界。

  

  唯识宗

  

  玄奘和弟子窥基是唯识宗(法相宗)的创立者,因为他们曾常住长安大慈恩寺,此宗也被称为“慈恩宗”。

  玄奘(600-664)在唐贞观元年(627)赴印度求法,贞观十九年返回长安,带回大小乘经律论520夹,657部。唐太宗请其住长安弘福寺,后移住大慈恩寺。前后20年间,玄奘主要从事佛经翻译。从学于玄奘的弟子有几千人,最著名的是窥基。

  窥基(632-682)俗姓尉迟,17岁出家,奉敕为玄奘弟子,学习梵文和佛教经论。25岁参加玄奘译场,任笔受。他的著作很多,有“百部疏主”之称。窥基以后,唯识宗传入日本。

  唯识宗主要继承印度瑜伽行派的思想,创新教理不多。本宗的主要教理是“八识”说和“转识成智”说。

  “八识”是根据认识主体的八种功能而划分的八类识体(属于精神现象),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八识”是用以论证“唯识无境”的思想,即世界万有都是内心(识)所变现,在心识之外没有独立的客观实在(境),整个世界是心的产物。“转识成智”是本宗的修行目的。通过特定的修行实践,实现思想认识的转变,有漏(相当于烦恼,能导致生死轮回)的八识就可以转变为无漏(能摆脱生死轮回的一切法)的八识,从而获得四种智慧,即“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获得这四种智慧,也就是达到佛的解脱境界。

  唯识宗的师徒传承三代以后就难以考察了,但是,它所倡导的思想一直在佛教中起作用。

  

  责任编辑 常汝先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