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也运动

如果从性别的角度来看,在中国古代体育舞台上,男子演主角,演绎着一幕幕阳刚大戏;女子唱配角,附和出一曲曲阴柔小唱。主、配角一唱一和,完成了中国古代体育的精彩表演。总体来看,在男权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女子所参与的运动项目以灵巧性为主,以趣味性见长,以下介绍几种传承久远、参与者众的古代女子体育项目。

  蹴鞠

  蹴鞠又称“蹹鞠”“蹴球”“蹴圆”,“蹴,足蹴之也;鞠,以韦(熟皮)为之,中实以物”。有说蹴鞠为黄帝所创,有称与兵事有关:“蹹鞠,兵势也,所以练武事,知其材也,皆因嬉戏而讲陈之。”从“鞠”的早期形态上看,我们猜想,蹴鞠的起源应该与原始民族的狩猎生活有关:“鞠即毬字,今蹴鞠曰戏毬。古用毛纠结为之,今用皮,以胞为里,中嘘气闭而蹴之。”早期的“鞠”是结毛而成,后用毛填充皮囊,再后才出现充气的皮球。

  蹴鞠很早就流行于民间。在《战国策·齐策》中,纵横家苏秦看到了齐国都城临淄的富庶与民众的闲适,提到了“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鞠者”。其中“蹹鞠”就是蹴鞠。此后,蹴鞠传承了下来:在军队,是“陈力之事”;在民间,则“穷巷蹹鞠”。

  女子蹴鞠早见于汉代画像石中,至隋唐时,成为一时之风尚,后宫女子蹴鞠,“寒食内人长白打(不设球门的蹴鞠)”;民间女子也蹴鞠,有一三鬟女子,年可十六八,衣装褴褛,穿木屐于道侧槐树下,值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到了宋代,甚至有了女子蹴鞠队:宋女弟子队153人,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球不离足,足不离球。明代女子蹴鞠高手彭云秀精通16种踢法,可以全身触球而球不坠地。

  蹴鞠男女皆习,女子蹴鞠别见风致。宋徽宗赵佶善蹴鞠,他看了宫女蹴鞠后曾写道:“韶光婉媚属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再输赢。”清代文人李渔在《美人千态诗》中更是写尽了蹴鞠女子的妩媚之态:“蹴鞠当场二月天,香风吹下两婵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拂蛾眉柳带烟。翠袖低垂笼玉笋,红裙曳起露金莲。几回踢罢娇无语,恨煞长安美少年。”

  荡秋千

  有关秋千的起源,一说是北方匈奴人的创造,春秋时传入中原;一说是汉武帝时的后宫之戏:“汉武帝后庭绳戏,本云千秋,祝寿词也。词讹转为秋千,后人讹为秋千。”隋唐之后,此戏风行民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秋千类型多样,有荡秋千、纺车秋千、磨秋千、磨担秋千等。流传最广的则是荡秋千:植木为架,上系两绳,下拴横板,人立于板上,作前后摆动。

  秋千为古代女子所钟爱。汉时,“乃以彩绳悬树立架,谓之秋千”。唐代时盛行于后宫:“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

  民因而呼之。”南方称其为“施钩”:“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楚俗亦谓之‘施钩’。”古人认为女子荡秋千既可“摆疥”(除疾),也可“释闺怨”。

  古人咏女子荡秋千的作品不少,有赋、有诗也有词。如宋代诗僧惠洪14岁时写的《秋千》:“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花报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把女子荡秋千的美尽呈眼前。再如宋代词人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其上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把少女荡过秋千后的神态传神地勾勒出来。

  踢毽子

  毽子也作“鞬子”,“抛足之戏具也”。按宋人高承的说法,踢毽子是“蹴鞠之遗事”。如果这一说法属实,踢毽子则与蹴鞠一样古老。至汉魏六朝时,人们踢毽子的技艺已相当娴熟。唐人道宣所撰《高僧传》记载,北魏有个高僧,在路过洛阳天街时,见12岁少年慧光在井栏边反踢毽子,一连五百,众人喧然。反踢就是用脚外侧踢,也叫“拐子”。至唐宋时,毽子踢法更为多样:“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鞬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到了清代,有人更以踢毽子为业:“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

  踢毽子趣味性强,运动量大小可控,为妇女尤其是女孩子所喜爱。清人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描绘了清代女子踢毽子的情景:“缚雉毛钱眼上,数人更翻踢之,名曰‘撵花’,幼女之戏也。踢时则脱裙裳以为便。”

  放风筝

  “风筝,纸鸢,又名风鸢。”宋代高承所著《事物纪原》称风筝为汉将韩信所做:刘邦建汉后,陈豨造反,韩信与陈豨交厚,欲为内应,制作了纸鸢,想用它丈量未央宫的远近距离,以便闯入宫中捉拿刘邦。计谋未得逞,陈豨和韩信皆被杀身亡。

  事实上,风筝的前身是“木鸢”,也叫“飞鹊”。最早的木鸢、飞鹊是为刺探情报而作:“(公输般)尝作木鸢以窥宋城。”据《杂俎》记载,公输般制作的木鸢“飞天三日不下”。一直到五代时期,纸鸢才演变成真正的游戏。五代汉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鸣,俗称“风筝”,此后风行全国。

  放风筝讲究季节。北方一般从元宵节后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明节,所以也把清明节称为“风筝节”。

  放风筝为妇女、儿童所喜好。清代诗人高鼎有《村居》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人认为,放风筝有益小儿健康:“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望观,以泄内热。”

  跳绳

  跳绳,唐朝时称“透索”,宋元时称“跳索”或“跳白(百)索”,清代称“绳飞”,跳绳是民国以后的叫法。据宋人高承《事物纪原》记载:“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成,以朱索连以桃印文施门户。故汉五月五日,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今有百索,即朱索之遗事也。”也就是说,后世的“百索”是由“止恶气”的朱索演化而来的。

  跳绳是儿童特别是女孩子喜爱的运动。明人沈榜在《宛署杂记·民风》中介绍了北京地方儿童跳绳的情景:“十六日,儿以一绳长丈许,两儿对牵,飞摆不定,令难凝视,似乎百索,其实一也。群儿乘其动时,轮跳其上,以能过者为胜,否则为索所绊,听掌绳者绳击为罚。”清人彭蕴章在《松风阁诗抄》中对此也有生动描绘:“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

  【责任编辑】王 凯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