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都有‘普通话’”等7则

历朝历代都有“普通话”

  

  研究表明,中国古代一直就有其通行的语言标准。这在夏、商、周、先秦时期称雅言,以后叫正音,到明代叫官话。

  《论语》说:“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孔夫子用的是“雅言”与弟子交流。所谓雅言,相当于当时的普通话。春秋时期的使节往来,诸侯会盟,他们交流的语言就是雅言。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张尚芳先生考证认为,“雅言”准确地讲应是“夏言”。夏朝太康以后建都洛阳,洛阳地区的语音成为全国的标准音。

  晋代五胡乱华,中原雅音南移。不同的政权都按照其首都的语言为标准。北方朝代一般以洛阳话为标准音,南方一般以建康(今南京)话为标准音。

  隋朝统一中国后定都长安,编著《切韵》,音系以建康话为主。隋朝末期,扬州成为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扬州话又接近建康话,因此在社会上也很流行。

  唐代在《切韵》的基础上制定《唐韵》,以首都长安话作为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此外,江南开始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苏州话也成为一种通行语。宋代在《唐韵》基础上,制定《广韵》。元代则以首都大都话为标准音。

  1368年明朝建立,定都南京,南京话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官方语言。1421年,明迁都北京,从南京以及附近地区带去了130多万人口。这些人构成明朝北京人口的基础,因而当时北京多数人说的是南京官话。

  1644年,清建都北京。满人带来了关外的汉语方言,融合了北京方言,逐渐形成北京官话。

  

  乡起源于周朝

  

  《周礼·大司徒》“五洲为乡”的记载,为我国乡制起源。西周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洲,五洲为乡,乡万二千五百户也”。后以“乡党”泛指乡里,如《论语·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春秋战国时,诸侯并吞,但乡的建制却保留下来了。秦汉时期是“十里一亭,十亭一乡”。到唐代,因人口增多,经济进一步发展,遂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里置里正,乡置耆老,一乡管辖人户五百左右。嗣后的宋、元、明、清各代,皆沿袭效仿,不废乡的设置,只是在辖治范围和管理人户的多寡上略有变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乡”一直是最基层的地方政权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检招户口、收授田地、征敛赋役等。

  

  我国最早的茶话会

  

  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吴国末代皇帝孙皓每次大宴群臣,都要把他们灌醉。大臣韦曜酒’量甚小,孙皓便密赐以茶当酒。而后,孙皓就以茶大宴群臣,开创了宫廷茶宴的先河。这就是我国最早的“茶话会”。中唐以后,饮茶风日盛,于是出现了正式的“茶宴”。唐代大型茶宴以在浙江顾渚山举办的最为著名。那里所产的紫笋茶和阳羡茶均为贡品,色香味俱佳,每到春茶上市时,人们便邀请许多社会名流共同品尝和鉴定,由此形成一年一度的茶宴。到了宋代,茶宴更为流行。由于茶宴程序繁琐,费时费工,后来逐渐有所淡化,但以“茶宴”集会品茶、相互交流的遗风却流传了下来。时至今日,这种“茶话会”的方式,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交际场合。

  

  “学究”的原意

  

  南宋建炎初,宋高宗亲自批准一批人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学究出身等五个等级。取得学究出身后,可以在中等的州提任州的判官、司参军,或者到上等县里担任主簿、县尉等品级的官职。可见“学究”乃是当时人的一种尊称。

  

  秋天别称知多少

  

  三秋:古时七月为孟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唐王勃《滕王阁序》就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

  九秋:整个秋季约为90天,共分九旬,故秋天有九秋之称。

  金天: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故称金天或金秋。

  素秋:秋属金而色白,秋天又称素秋。欧阳修《清商怨》:“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

  商秋:古以五音(宫商角徵羽)配合四时,商为秋。商音凄厉,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秋故名商秋。

  西陆:指秋天。骆宾王《在狱咏蝉》诗曰:“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白藏:按五色学,秋色为白,秋又是收获储藏季节,故秋称之为白藏。梁元帝《篡要》:“秋日白藏,亦日收成。”

  

  “师范”一词的由来

  

  “师”的名称,在夏、商、周时就有了。而“师”字最早的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以后,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词,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在师的表率作用这点上。西汉末年,扬雄在言论集《法官》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第一次将“师”和“范”联系起来看,明确强调了教师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后汉书》:“君学成师范,缙绅归墓。”《文心雕龙·才略评》云:“相如好书,师范屈宋。”由此,“师范”作为一个词组而出现了。

  

  “小品”溯源

  

  “小品”一词,在我国与佛教有关。“小品”的称谓在我国最早来自公元4世纪的佛经翻译。那时有个高僧鸠摩罗什释译《般若经》的,把较详的译本称为《大品般若》,较略的称为《小品般若》。唐代著名诗人孟郊《读经》中有“经黄名小品:一纸千明星”之句。后来,一些短小而文情并茂的就叫作小品。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