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制裁伊朗?

2010年6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2票赞成、2票反对和1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929号决议,决定对伊朗实行自2006年以来的第四轮制裁。这次决议堪称有史以来最严厉的一次。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前三次联合国制裁伊朗的决议在内,中国四次都对决议投了赞成票。

  

  伊朗核问题的曲折发展

  

  伊朗的核计划始于1957年。由于当时伊朗巴列维王朝是美国在海湾地区遏制苏联南下的重要战略屏障,因此伊朗的核计划得到了美国、西德等西方国家的支持和帮助。1967年美国就曾向伊朗提供了供研究用的小型反应堆。1970年,伊朗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NPT)。随后西德又帮助伊朗建造了两个轻水反应堆。1975年美伊还签署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核合作协定。在西方的大力支持下,伊朗核计划得到迅速发展,到1979年巴烈维王朝垮台之前,伊朗已购得6座用于发电的核反应堆。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霍梅尼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政治,具有强烈的反美反西方的色彩,伊朗核计划的命运也由此改变。由于缺乏西方国家技术支持,伊朗的核计划陷入瘫痪状态。

  20世纪90年代初,伊朗重启核计划。1995与俄罗斯先后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协议》及补充协议,俄开始帮助伊朗建立两座核电站。伊俄之间的核合作引起美国的强烈不满,美国认为伊朗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根本没有必要投巨资建核电站,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

  2002年8月,伊朗反政府组织“伊朗全国抵抗委员会”句媒体披露伊朗自2000年开始在纳坦兹和阿拉克建造两座秘密核设施。至此,伊朗秘密核计划曝光。同年9月,美国又首次公布了伊朗这两处可疑核设施的卫星照片,美国指出纳坦兹的核设施可能是离心机类的浓缩轴提炼设备,阿拉克的核设施可能是个重水反应堆。

  2003年,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要求对伊朗进行核查的呼声日益高涨,伊朗被迫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核查,但就核查的方式、地点、时间等问题产生分歧,至此,伊朗核问题最终演变为核危机。

  从2003年12月-2004年11月,欧盟和伊朗围绕伊朗是否中止浓缩轴活动等问题进行交锋。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伊朗全面公开其核计划,并中止铀浓缩活动。伊朗则表示不会接受任何有关暂停铀浓缩活动的决议。并威胁说,如果伊朗核问题被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伊朗将停止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中规定的条款,停止允许核查人员对一些关键地点实施突击式核查。

  从2004年10月开始,欧伊双方就伊朗浓缩铀问题进行了多轮谈判。11月初双方达成巴黎协议:英法德三国承诺向伊朗提供一座轻水反应堆、核燃料以及核技术,并将在经贸合作方面为伊朗提供帮助;伊朗则于同年11月22日宣布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11月22日,伊朗正式宣布暂停提炼浓缩铀的活动。伊朗核危机似乎柳暗花明。

  从2004年11月底~2005年8月,欧伊双方就如何履行巴黎协议的承诺产生分歧。伊朗与欧盟3国就如何履行双方在巴黎协议上的承诺进行过多轮谈判,但双方在关键问题上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欧盟坚持伊朗必须完全放弃铀浓缩活动。伊朗则一直坚持铀浓缩的中止只是暂时行为,伊朗不会放弃在和平利用核能上的权利,并且希望成为拥有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

  2005年8月5日,欧盟向伊朗提交了一揽子提议。提议承认伊朗拥有和平开发核能的权利,但要求伊朗放弃自建核反应堆,放弃包括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改由他国提供核燃料,以确保伊朗的核研究不会用于军事目的。美国也表示支持欧盟提出的方案,首次同意伊朗可以发展其民用核项目。但是,伊朗拒绝了欧盟的这一提议,并于8月8号下午重新启封了伊斯法罕的铀转化设备。随后,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决议,要求伊朗立即停止与铀浓缩有关一切核活动,就其核问题继续与欧盟谈判。伊朗拒绝终止重启的铀转化活动。伊朗核问题再次陷入危机。

  从2005年8月至今,欧伊谈判处于僵持状态,双方就恢复谈判的先决条件进行较量。欧盟一直强调停止重启的铀转化活动是欧伊恢复谈判的先决条件。但伊朗拒绝停止已经重启的铀转化活动。

  随着伊朗新一届政府正式组成,伊朗在核问题上的态度趋于强硬。2005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同意将伊朗核问题在“未来不确定时间”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今年10月底,伊朗总统内贾德又公开宣称:“以色列必须从地图上被抹去”。内贾德的言论立即遭到了欧盟、美国、以色列等国家以及联合国的严厉谴责。以色列甚至强烈要求联合国驱逐伊朗。伊朗在核问题上面临更大的压力。为了缓解压力,11月6日,伊朗正式呼吁欧盟恢复“核谈”,并且同意联合国核查人员进入采取高度安保措施的帕钦基地再度进行检查。欧盟拒绝了伊朗的提议,声称,只要伊朗方面拒绝重新冻结其提炼核原料的工作,欧盟就不会与伊朗就其核问题再度展开对话。

  

  中国与伊朗的传统商贸关系

  

  中国和伊朗之间拥有着十分紧密的经济联系。众所周知,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起使得两国间除了在政治和文化上分享着众多相似的悠久历史传统之外,经济上的交往与合作也随之不断增多,从而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契机。

  中伊两国的双边关系追根溯源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著名的起于中国西部城市西安途经伊朗到达地中海的丝绸之路使得中伊之间的友好交往成为可能。在过去的2500年里,伊朗商人正是通过这条平坦的丝绸之路到达中国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的。尽管如此,在伊斯兰革命之前,中国与伊朗之间的贸易数额并不很多,按照今天的外汇利率来看,1975年两国间的贸易总额只有340万美元,而这个数字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是达到顶点了。

  到了后革命时期,双边贸易交往的数额和规模都呈现了上升的趋势。1984年中国外交部长访问伊朗期间,中伊双方一致同意定期召开联合经济贸易会议。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制裁,中国已经成为伊朗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中伊之间的贸易状况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中伊贸易在2009年达到了212亿美元,两国间的合作主要集中于能源、交通、矿产资源、花岗岩、机械制造、化工等方面。中国也在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投下巨资,中国目前60%的进口原油都是来自伊朗。

  

  目前世界上仍在遭受制裁的国家

  

  伊朗正面临联合国史上最严厉的制裁,那么除伊朗外,现在还有多少国家正在遭受联合国的制裁呢?大概有这么一些国家:厄立特里亚、塞拉利昂、刚果、科特迪瓦、索马里、苏丹、利比里亚、黎巴嫩、伊拉克、朝鲜、阿富汗等。这些国家大都被禁止输入军火及相关物资,也被禁止拿本国特产,如科特迪瓦的钻石、伊拉克的石油等直接参与贸易,而必须在联合国的监督下进行。

  

  责任编辑 林 京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