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防暑降温”等6则

古人如何防暑降温

  

  我国人民很早就知道冬天储备冰,以备夏天之用了。《诗经》中说:“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二之日”、“三之日”即周历的二月和三月,“凌阴”是指山阴处的藏冰地窖。自周代起,历代王朝都设专门的官吏管理冰政。隆冬时节,人们将河中的冰凿成冰块,放入地窖封存起来。

  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紫禁城内设冰窖五,景山西门外冰窖六,德胜门外冰窖三,正阳门外冰窖二,分藏京河、通州龙王堂、莲花池等处之冰。现如今北京的雪池胡同还有冰窖遗迹。窖门很小,仅供一人出入。门洞小,能减少室内外空气交换。门里是两扇很厚的木门,据说木门的隔温效果是最好的。在窖底观察,整个冰窖有二三十米长,有十来米宽,二层楼那么高。窖顶上用大块大块的城砖砌成拱形,窖底是由巨大的石条铺就而成的。

  那么,到了炎热的夏季,冰是如何储存、使用的呢?据介绍,旧时官宦富贵人家就已有冰箱。这种冰箱多为木制。箱内贮冰块,也可冷冻食物。上盖有钱纹孔,用于散发凉气。

  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铜鉴缶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冰箱”。取下上面的方盖俯视这套鉴缶,其形状如同一个回字。缶在中间、外壁和内壁之间有很大的空间,也正是这个空间,才使其具有冰镇的功能。酷暑季节,缶内盛入饮料,中空部位放置冰块,人们就可以享用冰凉可口的饮料了。

  在很早我们的先人就知道采用瓷枕解暑。“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久夏天难暮,纱橱正午时。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这样的诗句都说明了瓷枕是夏季纳凉的极佳寝具。

  古人在夏天防蚊虫也用蚊帐,但是他们用起来可比现代人有情调。少女们在帐内悬挂荣莉、珠兰等香花;巧手的妇女用花枝编成麒麟、鲤鱼等吉祥物挂在纱帐里。古人还有配挂香囊的习俗,许多香囊中的药材都有驱蚊虫的功效,比如藿香、薄荷、菖蒲。

  

  “亲家”之称最早始于唐代

  

  “亲家”之称最早始于唐代。《新唐书·萧嵩传》载:“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谒,帝(玄高)呼为亲家。”最初这一称呼只流行于皇亲国戚的联姻上,唐玄宗直呼龙婿生母为亲家母,足见其关系的亲密。因此,唐代诗人卢纶作《王驸马花烛诗》云:“人主人臣是亲家。”后来,“亲家”这个称呼通行到了民间,一般老百姓也开始使用这一称呼,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法定节假日”的历史渊源

  

  大约3000年以前,“七日一周”的说法首先在巴比伦流行。那时巴比伦的星象观测和宗教崇拜同处于极盛时期,可能由此把每个日子置于一个神或一个与神相等的星宿的保护之下。后来,罗马人也接受了一周7天的制度。

  我国古代也早有近似七日一周的说法。也是在3000多年前,我国的古代天文学家就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宿”,后来又把“二十八宿”按日、月、火、水、木、金、土的次序排列,称为“七曜”。

  再后来,七日一周又被收入《圣经》,把上帝6天创造世界变成7天。七日一周逐渐成为一种宗教信条,7天作一次礼拜成为规矩。很多国家都曾经历过政教合一的过程,宗教规定也就是国家法律规定。因此,如果在礼拜天工作就会被认为是对神的不敬,就会受到指责。

  “七日一周”的规矩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传入我国,逐渐被人们接受,当时,清廷上层也把7天作为工作、学习等作息日期的计算单位。1909年,清朝的编译图书局长袁嘉谷主持将七日一周制度定名为“星期”。又因基督教在星期日这天做礼拜,则又称为“礼拜天”。

  

  雨衣起源于周代

  

  早在周代,人们已使用雨衣。最早的雨衣为草制品,名“蓑”,又称“蓑衣”。《诗经·小雅》:“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汉代的毛亨注释:“蓑,所以各雨;笠,所以御暑。”蓑草虽为贱物,轻易可得,在很长时间内,人们不分尊卑,外出遇雨,都穿这种蓑衣。随着时代的进步,比蓑衣进一步的雨衣,是用丝绢一类纺织品涂上油以后做成的,因称“油衣”、“油帔”。除蓑草、油绢外,古代雨衣还有用粗麻、棕丝等材料制成的。《北齐书·文苑传》中有“首戴萌蒲,身衣蕴帔”之语,这里的蕴帔,就是指粗麻制成的雨衣。棕丝是棕榈树皮上的一种纤维,经过加工、整理,也可以编织成雨衣,俗谓“棕衣”。与此类似的材料,还有油葵叶,也非常适宜制作雨衣。不过这种雨衣仍以农夫、渔人所着为多,士宦之家的雨衣,则多用油绢来制作,取其质轻。明代以后,雨衣的制作日益考究,所用材料也有多种。贵族男女的雨衣,则用一种柔软而不渗水的高级玉草编织而成,取名为“玉针蓑”。

  

  长沙发掘万枚东汉简牍

  

  近日,在长沙市一处工地发掘了上万枚距今1900年的东汉简牍。这批文物有竹简,也有木牍,简牍所载纪年文字为“永元十四年”、“永元十五年”等,由此确认该批简牍为东汉和帝时期(公元88年~公元105年)长沙地方政府的官方档案文书,而古井为东汉前期官方简牍档案埋藏地。专家表示,该批简牍的发现是继长沙走马楼三国时期吴简之后出土历史文献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填补了湖南地区东汉前期简牍发现的空白。

  

  古代交通工具

  

  黄帝时已有车服,谓之轩辕。轩,是古代一种前顶较高、有帐幕的车子。夏朝交通工具的种类很多,如“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到了汉代,四川民间出现了“鸡公车”,系用硬木制造,长4尺,车架安设在独轮两侧,由一人掌扶两个车把推行。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在陕西黄河镇发明了“木牛流马”的交通工具,它比“鸡公车”进了一大步,可以爬坡上坎。“鸡公车”的第二次变革是在宋代,变一人推动为前后两人把架、两旁两人扶拐,前用驴拉,称“串车”。第三次变革是在明代,在“串车”的基础上加拱形席作顶,用来拉客,称为“双缱独轮车”。(文章代码:101528)

  [文稿]李莉

  

  [责任编辑]蒲晖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