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战争提前设计

战争是打出来的,也是设计出来的。历史上成功的战例都是军事家设计出来的。从冷兵器时代的“围魏救赵”到机械化战争时代的“诺曼底登陆”,都是军事家们精心设计的杰作。没有军事家的精心设计而打出漂亮的胜仗是不可想象的。战争规律是贯穿于整个战争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各类信息化、精确化、智能化的武器装备大量涌现,控制战局、驾驭战争成为可能,人们改造战争的能动性地位作用更加突出,通过演习主动设计战争、提高对未来战争的控制力和驾驭力,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必然选择。

  海湾战争开始前,两个年轻的美国军官突发奇想:能否先设计战争,再打。如果可以,那么靠什么把设计变成现实?回答是靠演习。这一方案被迅速采纳。

  1990年六七月间,施瓦茨科夫在他的中央总部利用电子计算机对海湾危机进行了多次模拟练习,着重探索一旦伊拉克进攻邻国,美国如何将部队派往波斯湾,如何做到兵力投送和战争发起后的后勤保障。据称,海湾战争打响后出现的情况与计算机模拟的结果相差无几,而仗也是按平时怎样练而组织实施的。于是,美军按预先对战争的设计,把部队拉到类似战场的地形上,进行了高强度、高难度、高仿真的训练。然后,按训练的程序拟定作战计划,按训练的节奏控制实战进程。接下来,美军运用相同的思路又打了几仗。结果,战争过程与训练程序基本吻合,战争结局与演习结果也相差不多,前者成了后者的“克隆”。据透露,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军即利用美国RDA公司开发的军团战斗作战模拟系统,对地面作战的战斗和指挥计划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这个作战模拟系统获得了俗称“4天计划”或“100小时战争”的作战方案。战史研究者发现,海湾战争最后决战的一幕即“沙漠军刀”行动尽在美军掌握之中。此前,美国一家仿真公司提供了图形评价系统,准确地预测了伊拉克将把主力部队用以防御对科威特的攻击,并推测出,迂回到伊军西侧的盟军装甲部队的攻击具有最大成功的可能性。美国空军内华达州的内利斯空军靶场(靶场地形和地貌与科威特极为相似)多次进行过实战化的空袭和协同动作演练。美军中央总部还利用计算机模拟系统进行了为期5天的“内部观察90”的作战演习,海湾战争一开始,美军对“内部观察90”方案稍加修正立即付诸实施。后来“沙漠军刀”行动结果证明,模拟精确地描绘了实战,而实战又忠实地体现了模拟。

  伊拉克战争开始前,美军设计了代号“千年挑战2002”演习,实践证明与实际战争相去无几。

  2003年打响了伊拉克战争,其实美军于2002年“倒萨”的步伐就已开始了。美军利用计算机技术,打的是一场战争设计战。这场战争设计战的代号即是“千年挑战2002”演习。美军运用最新研制的一个战场模拟软件,将整个伊拉克战争置于近乎“真实”的场景中,从武器装备、作战指挥、战场协同、后勤保障等实施全方位演练,不断完善作战方案,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那场“千年挑战2002”的战争模拟中,大约1.3万名美军官兵和7万名电脑模拟的敌军参加了“战争”。总指挥官贝尔中将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实时通过卫星联网,与26个不同地域的战区司令官保持密切联系。整个演习如同行云流水,构成了一幅指挥官们完成统一军事行动的“共用图画”。为了增强演习的实战性,美国五角大楼还特意安排了一名“萨达姆”扮演者即加里•安德森。加里•安德森的角色就是反串伊军统帅萨达姆,悉心揣测美军作战策略,以此制定伊军的反击策略。然后,再由美军想方设法一一加以击破。值得称奇的是,安德森的许多判断在后来的伊拉克战争中被证明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模拟战的威力也就可想而知了。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斩首与震慑”战法,也是美军在战争设计中心多次实验评估后拿出的“快速致胜”方案。无独有偶,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美国海军陆战队也曾专程前往路易斯安纳州波尔克堡的城市作战实验室进行了为期3周的巷战训练,而那里的街道、建筑、桥梁等地形地物都是依照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特征专门建造的。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美军专门为海军陆战队秘密开发了一款电脑游戏软件,里面的地形、街道、建筑、桥梁等标志物,都是依照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特征模拟的。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至今,美军已先后派遣了140多万人次军人前往伊拉克地区执行任务,其中接受过电脑游戏实战培训的达90%以上。

  2003年10月,为确保成功营救被恐怖分子困在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的人质,俄“阿尔法”特种部队运用电脑游戏技术,将文化宫的设计蓝图转换成三维布局图。通过游戏软件界面,“阿尔法”特战队员先进入虚拟的文化宫,摸索路线,熟悉环境,并多次模拟演练了释放化学气体,掌握可靠方法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借助高度仿真的电脑游戏,俄特种部队制订了营救方案。事后俄军有关负责人表示,电脑游戏对此次行动的顺利实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击毙拉登前,美军特种部队采取俄军在文化宫解救人质战斗的经验,反复到反恐中心进行模拟演练,预先选择相似地形,并建立相同的设施,模拟实施突击行动计划。

  2011年5月1日,20多名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员携带先进战斗装备,到巴基斯坦北方城市阿伯塔巴德“消灭拉登”。在40分钟的短暂战斗后,共有22人被打死或者被俘。5月2日,美国媒体披露了一些拉登被击毙地点的内部照片,并透露美军之前曾搭建模拟建筑进行反复演习,而最优秀的电脑人员帮助军方绘制出名为“共同行动”的图片,即目标所在地的四维立体详细地图,比如拉登藏身处的细节情况、住宅内的各种设施摆设、出入口位置、附近山川河流图景等。此类图片是根据无人机和侦察卫星传回的信息设计出来的,对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数据和图片成了军方训练特种部队的模本,海豹突击队第六小队的数十名特战队员们,就在弗吉尼亚附近外海,选择相似地形,并建立相同的设施,模拟实施突击行动计划。

  【责任编辑】林京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