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生活的网

如今的网络,让人们想起一首遥远的朦胧诗,这首诗只有三个字:“生活:网。”

  

  无处不在的网

  

  据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已达4.57亿。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8.3小时,日平均上网时间2.6小时。在众多网民中,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3.53亿人,使用率达到77.2%;1亿网民访问BBS;博客用户规模达2.95亿人,使用率达到64.4%;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到3.53亿人。2010年是微博快速兴起的一年,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新闻源。微博凭借平台开放性、终端扩展性、内容简洁性和低门槛等特性,在网民中快速渗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媒体。微博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网络应用,对互联网产业将产生深远影响。而网民利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维权的意识也明显增强,普通民众成为新闻事件传播和扩散的主力。

  据统计,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3.04亿。商务类应用用户规模继续扩张。网络购物和网络支付均快速增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61亿,使用率达35.1%。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之增幅前所未有,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等商务类应用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越来越多的传统经济活动逐渐步入互联网时代。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不可或缺部分。可以说,人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网络圈了进来。

  

  别让网络毁伤人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梦幻的仙境之中,既有玫瑰,又有荆棘。貌似安全的网络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不安全,使人们的网络生活蒙上一层阴影。

  美国科技作家尼古拉斯 • 卡尔尖锐地指出,互联网正在让人类失去大脑。让人们变得浅薄。他认为互联网造成的各种刺激性杂音,既造成了有意识思维的短路,也造成了潜意识思维的短路,因而既阻碍人们进行深入思考,也阻碍人们进行创造性思考。山东青岛的刘纯毅在电脑前的写作已经是第三次被打断了:一次是电话,一次是电邮提醒,第三次是输入的“懿”字让他翻了五六页拼音输入法,等找到字,已经忘记要写什么。这几次的中断令他有点烦躁了。“还是手写快”,他如是说。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人们的大脑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网络让人们有被掏空大脑的风险。

  网络除了给人本身带来不良影响,还让人们产生一种普遍的不安全感。

  如网络侵权与网络犯罪问题。网上无孔不入的盗用个人信息、无处不在的欺诈陷阱,网络盗窃、网络色情及各种反动活动,随时可能感染的计算机病毒以及黑客的攻击和破坏等等,让人们深陷互联网的泥沼,防不胜防。2011年3月20日中午12时许,王先生的邮箱收到一份令人惊喜的“礼物”。这篇名为“网易邮箱2011欢乐送礼活动”的邮件告知王先生已经中奖,奖品包括5.8万元现金和三星笔记本电脑一台。对此网易工作人员称是典型的邮箱诈骗。但是仍有不少网民还是按照要求填好收奖品奖金的人的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汇去2000元的保险费。当问及为什么会上当受骗?有网民说,他们相信网易,因而一看网易的旗号就深信不疑。

  再如以人肉搜索为代表的网络暴力。一件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并不起眼的事情,放到网上立刻就会像滚雪球一样急剧扩大,由此形成巨大舆论压力,对当事人可能造成灭顶之灾。这种暴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网上,而是延伸和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对当事人进行大规模的讨伐和“追杀”,声势浩大的网民行动令人难以招架。网络暴力带来了现实危害,使公众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人们不再相互信任,而是相互提防、戒备,隔膜加大,使人们承受着不良的心理压力。从几年前大学生卖身救母事件到轰动一时的“铜须门”事件,再到2007年的“姜岩”事件以及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辱骂地震的“辽宁女”等一系列的人肉搜索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网民们往往将当事人的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使当事人承受的精神压力从虚拟的网络社会扩展至现实生活中,给当事人带来巨大伤害。人们不禁在想,如果有一天自己被“人肉”了会怎样?

  此外,网络舆论负面作用不可忽视。在网络社会中,由于非理性因素的存在,一部分网民基于情绪的宣泄或别的目的,刻意发布一些不实的信息,甚至故意制造、散播谣言,歪曲事实。这些不实信息经过网络传播,迅速形成强大的舆论。由于无法甄别信息的真伪,加之网民的从众效应,使得一些人没有对事件本身进行理性思考,出现舆论一边倒的现象。这种包含非理性因素的舆论延伸到现实中,就会误导广大民众,引发民众激愤,滋生矛盾,从而产生盲目、冲动行为。如广州“蕉癌”事件,网络上敏感、诱导用语造成消费者产生“吃香蕉致癌”的误解并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使得民众不敢购买香蕉,致使大量香蕉滞销,给蕉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又如“苏丹红”、“多宝鱼”食品安全事件,造成了公众的心理恐慌,严重扰乱了社会管理秩序;再如“西瓜注水”这一虚假信息发布后,境外迅速停止了对我国海南、广东等地西瓜的进口,直接导致国内大量西瓜滞销。

  

  假如我们失去网络

  

  记得联想公司曾有句广告词:世界失去联想,人类将会怎样?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思考,假如没有网络,世界将会怎样?

  2007年4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了题为“如果没有互联网”的调查,在参与调查的3230名网民之中,有58.1%的网民选择了“有一些影响,问题不大”;35.8%的网民选择了“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6.1%的网民选择了“无所谓”。至于互联网对自己到底有多重要,没有人能说得清。毋庸置疑的是,网络已经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网上学习、工作和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形态,人们已然离不开这个虚拟的世界。

  假如有一天突然没有了网络,社会整个运转系统将会中断,所有的交通将陷入混乱,工厂将会停工,金融证券交易无法进行,航天器与卫星将无法控制,整个国家机器会陷入“冬眠”。

  假如没有了网络,我们会失去方向,甚至是迷失自己。我们不知道下一秒该做什么。曾经亲密的朋友,一霎那失去了踪迹。曾经便捷的生活方式,一下子困在原地。没有了网络,我们的世界一下子失去了重心,被整个世界所抛弃。再也不能随时倾听朋友熟悉的声音,再也不能随时看到世界各地五彩斑斓的生活。没有网络,将造成我们不能承受之重。

  2005年7月12日下午,承载着超过上百万用户的北京网通ADSL宽带网,突然同时大面积中断, 虽然受此影响多数地区断网只有2个小时,但所造成的影响却仿佛一次“风暴袭击”,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让人措手不及……26岁的网络商店老板Coco说:“如果失去网络,我就是穷光蛋了。”24岁的记者林静认为如果失去网络,脑子将空白一片。网忽然断了,就跟手机忽然没了电一样,生怕错过了什么重大消息,恨不得第一时间接上充电器,开机。其实,啥也没收到,但宁愿24小时开机,就图个心里踏实。20岁的游戏玩家小刚认为如果没有了网络,自己的世界将被摧毁。

  网络断了,生活乱了。没有网络,等于与世隔绝。有网友说:“郁闷啊!好朋友们都联系不上了,假期里的活动都没人组织了;想听的音乐、想查的资料都没地方下载了,花钱去买、图书馆去查,怎么想怎么不愿意;发张最近拍的照片给老妈、传些客户需要的文件,还要去邮局?都忘了信封应该怎么填了。没有网络的日子:两个字:麻烦!”

  没有了网络,世界也将失去色彩,国与国之间的疆界、距离将重新成为阻碍各国人民交往的藩篱,成为阻挡全球文明与文明之间对话的篱笆。如此,地球村将不复存在,成为黑暗的孤岛之群。

  网络,作为一种改变习惯的力量,究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些什么,又会带走些什么,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尽述的话题。因为,我们已无法去面对没有网络的生活。

  

  网之天路:向左走,向右走?

  

  网络作为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基本平台,作为一种客观的应用工具,本身是无所谓对错的,其作用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驾驭它的人。因而,网络不应成为被指责的对象。

  面对网络的利与弊,需要反思的是人类自身,需要修正的是人们持有的态度。网之天路,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一边是令人应接不暇、目眩神怡的美景,一边是令人生厌的尘埃、泥沼,接受美景就得接受尘埃,不想染尘就得放弃美景,究竟路在何方?

  人们在网络发展中已经认识到,网络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并顺应这种趋势,让网络改变我们的生活,让生活因网络而更精彩。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网络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将网络驯化成人类忠实的仆人,这需要网络管理。网络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政策、法律、管理、教育和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应采取多管措施予以应对。如加强网络治理与监督、加强网络舆论监管、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络法律教育,等等。

  滤尽尘埃方见美景。面对自由与规则并存网络,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清除网络天空的乌云,趋利避害,让网之生活更宽广、更美好。

  【责任编辑】林京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