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是如何防汛的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王朝的皇宫,是北京城中轴线的轴心处。明清之城阙宫殿,沿袭于元朝大都城的城阙宫殿建制。古人建造城阙宫殿对两个问题极为重视:一是供水,二是排水。前者是为满足城市用水的需要;后者则是为排水和防汛的需要,预防水火之灾。

  从周朝的蓟城到辽金的燕京城、中都城,其供水方式是利用永定河水系,永定河泛滥毁城之事,屡有发生。从元朝的大都城到明清的北京城,则利用高粱河水系为城阙宫殿供水。因为其地理位置,西北高、东南低的原因,水的流势是必须妥为控制的,防汛任务依然很重。《元史》记载:“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七月已未,雨坏都城,发兵二万人筑之。”“至正八年(1348年)五月丁酉朔,京师大霖雨,京城崩圯。”

  明清王朝在重建北京城阙宫殿时,吸取了元大都水坏京城的经验教训,充分加强防汛工作,采取了有力的预防措施。

  有资料显示,明代的276年间,北京地区有104个年份发生水灾,其中严重水灾29次。清代的268年间,北京地区发生水灾的年份有128个,其中,特大水灾5次,严重水灾30次。

  这些水灾所造成的受灾面积很大,官民房屋被毁者甚多,人员伤亡惨重;有一次,甚至连北京城墙都被雨水冲刷而坍塌了。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景泰五年(1454年)七月,京师霖雨,九门城垣塌决者甚多。”《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闰六月,顺天府大雨如注,昼夜不止,经二旬。雨潦浸贯城,长安街水深五尺,洼者深至丈余,各衙门皆成巨浸。”

  这些大的水灾都未对紫禁城构成破坏性的影响。这说明,紫禁城是经得起水灾考验的。

  

  精心规划 巧妙借势

  

  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紫禁城的平面规划充分利用了原有条件和地理特点,且有一套完整的布局。建城之前,先进行详细地形测量和防汛风险评估。其面对的主要挑战,是高粱河河水泛滥决口和西山山洪暴发。

  为解决这一问题,建造者按照自然地形的倾斜和规划坡度,在紫禁城外开设了相当完整的排水系统。排水工程分为明渠和暗渠,至少有三道防线:一是明内城护城河及大明濠、太平湖;二是西苑太液池和后海;三是外金水河和紫禁城的筒子河(护城河)。这些河渠平时用于城市供水之需,遇有汛情,则可用于排水,以保证不使大量的雨水和山洪流入紫禁城。

  紫禁城内的排水工程更是经过精心测量、规划设计和施工的。历年人们都会固定时间掏挖养护,几百年来,排水效果一直良好,无论雨量多大,从无积水之弊。北京北依燕山,东临渤海,地形北高南低,所以,水向东南流。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地平标高46.05米,南门午门地平标高44.28米,竖向地平高差约2米,正与北京城水系的流动方向一致。

  疏通各个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有干线、支线,有明沟、暗沟、涵洞、流水沟眼等,它们纵横交错,主次分明。总的雨水走向是将东西方向的雨水汇流入南北干沟内,然后流入内金水河。

  内金水河是紫禁城的内河,由紫禁城的西北方流入城,由东南方流出。在紫禁城西北角楼偏东的南河帮上,有一石砌券洞,便是护城河水流入宫内的进水口;此处设有控水闸,可以控制水位高低,遇有汛情,洪水进不了紫禁城。在北河帮上也有一券洞,与上述进水口隔岸相对,便是玉泉山水经什刹海、西板桥、沿景山西街地下流入护城河的吐水口。站在景山西街南口新近复建的古牌楼下,南望护城河沿岸,就可看到内金水河的进水口。

  河水经券洞流入紫禁城城墙后,继续往南流,到紫禁城内西北角的马神庙开始露出地面,然后向西,转南,经城隍庙东南角处一直向南流,再往东经过武英殿前,再经殿东的断虹桥,往东流到太和门前院。这时河身逐渐展宽,呈规整的弓形,弓身正中是金水桥。水流过金水桥再向东,穿过文渊阁,再折向南,由紫禁城的东南方流出,注入外护城河,至此完成了内金水河2100米的流程。

  内金水河的河帮、河底通用白石铺砌,断面似一精致的石槽,河身依不同地区地形的需要,或宽、或收、或隐、或现,并有不同的装饰。除个别地段成直线形外,绝大部分的河身弯转自如,九曲十八湾,圜和美丽。在经过太监等供役人居住的西河沿等偏僻地带,河身狭窄,用砖砌筑河墙,沿河不用石栏杆。到了武英殿、文渊阁、撷芳殿、东华门等处,河身均相应加宽,沿河左右用白石栏杆围护。到太和门,河身曼廻,蜿蜒东流,将宫门置于河弯环抱之中,衬托出一派庄严雄伟的气氛。

  内金水河流到太和门前是全河的重点地段。河道最宽为7.7米宽,长11.8米。太和门前的内金水河上雄跨五桥,这五座桥的正中主桥是皇帝通过的御路,白石栏杆用雕有龙云纹的望柱,与太和门、太和殿的须弥座栏杆等级相符。左右四座实桥,为王公百官行走之路。

  紫禁城内的内金水河,并不是单纯为了美观而设置的装饰品,它是与宫廷建筑的功能要求相结合的。首先,内金水河是宫廷建筑兴建施工用水的主要来源;其次,以砖木结构为主的中国古代建筑存在易燃的缺点,古代的防火设施又十分简陋,内金水河便是宫内消防用水的主要来源。内金水河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作为整个紫禁城排泄雨水的骨干沟渠。紫禁城内大小90多个院落,各自有本院的排水沟道,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势就近排入地下暗沟,然后汇流于内金水河,再排出宫去。其排水口就在东华门南侧的墙垣下方,那里设有控水闸,只许排水,遇有汛情时,不许洪水逆流。

  从历史上看,紫禁城内从无雨水泛滥成灾的记录。这说明,内金水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网络密布 排水通畅

  

  紫禁城初建时,对排水问题考虑得十分周到。它占地面积为72公顷,号称共有殿宇9999间半(现存实数是8707间)。其主要建筑前三殿、后三宫的每幢殿宇都建在高高的基座上,都有一条南北向的御路,东西六宫等院落也各有南北向的通道。御路、通道均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形式,整个紫禁城的地势则总体上为北高南低。这样,御路和通道就将每个院落分为东西两个排水区域,中间向两边排水,后院向前院排水,水流直接或通过沟槽汇流到前院。

  当您游览故宫时,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每个院落的东西两侧地面上,都设有若干个用方石镂雕成的金钱眼,其形状仿明清铜币(俗称大钱),即外圆中方镂雕成5个空洞,可以进水,人称“钱眼”。“钱眼”即是雨水由地面流进地下沟道的入口。这些“沟眼”经过艺术加工,精心设计,样式繁多,构成精美的石雕装饰。其功能同现代城市马路上铁篦子形的下水道出口是相同的,数百年而无损。

  紫禁城前三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建筑,建在8.13米高的三层台基上。台基面积2.5万平方米,周围汉白玉石栏杆的每块栏板底部,都有一个排放雨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还有一个雕琢精美的石龙头,名曰“螭首”,其口内为凿通的圆孔,也是辅助排水的孔道。每逢雨天,雨水从1142个排水孔喷出,逐层下落流到院内,可将台面上的雨水瞬间排尽。尤其是大雨滂沱之时,千龙喷水,蔚为壮观。在台基四周5.6万平方米的广场上,设有石槽排水沟,遇有霖雨,即可保证水流畅通排除。

  乾清门至乾清宫之间,有一条堤形御道,御道下方有老虎洞。这堤形御道和老虎洞都是具有防汛功能的。乾清宫至坤宁宫的两侧及东西长街,都有纵向的暗沟设在路边,接纳由各宫院落排出的水,再汇入东西沟内,然后流入暗沟。

  

  管理有序 按时疏浚

  

  对于紫禁城内排水沟渠的管理,明代由二十四衙门的惜薪司管理,雇夫役掏浚;清代由内务府营造司管理,由八旗兵中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兵勇掏挖。

  明清两代都有规定,每年春季都要按时掏修宫内沟渠,不断疏通,保持排水的沟渠完好,畅通无阻。

  清代紫禁城内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河道沟渠疏通维修工程,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四月开始,光绪十三年(1887年)七月竣工,掏挖了内金水河2100米长河道的全部淤泥,修砌了两岸河墙及15座桥通梁,并将紫禁城内总长度约8000米的所有大小沟渠淤泥掏挖干净,修整河帮、沟盖等。当时有东升、天德、广兴、永兴、同兴、泰源、天聚、万泰等厂家工匠分段施工,由内务府大臣负责此项工程,计从户部支领银22.2164万两,从工部支取琉璃瓦件和铁料等。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故宫的防汛十分重视,曾多次拨款对故宫周边的河渠排水系统进行清淤,维修河道,增设排水管线,重修紫禁城护城河,对金水河、菖蒲河进行整治和疏导。每年汛期到来之前,故宫博物院的员工必须精心做好的一件大事就是防汛。掏修宫内沟渠,清淤除垢,维修河墙护岸,疏通管网,保障汛期排水系统畅通无阻。

  【责任编辑】赵菲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