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清名桥江南水弄堂

京杭大运河在江苏无锡穿城而过,如同一条翠绿的玉带,将它的无限柔情洒落在沿河两岸,这条玉带的最美之处,莫过于南长桥至清名桥一段——清名桥街廊,它被誉为“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的精华绝品。
  无锡清名桥街廊,又称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也称南长街区,依运河而建,因水而市;街廊长5.6千米,十里长街,十里风光,以它绮丽的水乡景色、优秀的吴地历史文化、原生态的江南古巷而跻身于“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古桥·古庙·古塔
  街区内,清名桥古运河段长1.6千米,河面宽约20米。令人惊叹的是,那一座座石拱桥历经千百年风雨,如今仍横跨于运河之上,其中,最有名的是古清名桥。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43.2米,宽5.5米,高8.5米,桥孔跨度13.1米,全系花岗岩堆砌而成。拱桥古朴匀称,稳固雄伟。清名桥,原叫清宁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它是无锡名士秦太清、秦太宁两兄弟捐资建造的,两兄弟名字中各取一字,将此桥命名为“清宁桥”。清康熙八年(1666),此桥由无锡县令吴兴祚重建。到了道光年间,因讳道光皇帝的名字曼宁而改名为“清名桥”,也有人称它为“清明桥”。
  于清名桥上四下眺望,但见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桥下河水潺潺。清名桥的南面,运河和古伯渎河相连;再向南,直通无锡梅村,那里是吴文化的主要发源地。
  在清名桥南面不远处,有一古庙,叫南水仙庙。南水仙庙又被称为“松滋王侯庙”,是为纪念明代嘉靖年间无锡知县王其勤而建,王其勤是湖北松滋人,庙因此而得名。王其勤生于明嘉靖十年(1531),嘉靖三十二年中进士,授无锡县知县。时倭寇正从我国东南沿海大举入侵内地。王其勤到任后第三天,就召集地方耆老士绅,商议抗倭,修筑城墙。自嘉靖三十三年二月初九日起,甩了70天时间,将原来无锡土城垣改建成一座长十八里、高二丈一尺的砖石城墙。他又向民间募兵,将招募来的兵卒编成窑兵、脚兵、弩兵、僧兵、柴兵、子弟兵、义勇兵、园兵等,进行训练。城墙才修好3天,倭寇侵犯无锡,王其勤亲自督战,历时18天,击溃倭寇,全城得保。无锡百姓立庙以作纪念。据说,清康熙帝龙舟南巡到此,令停舟,命人持香致礼,以表敬仰之心。
  清名桥北面,街区的北端,有一古寺,名南禅寺,寺内有一古塔,称妙光塔。南禅寺建于南梁武帝太清初年(547),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禅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江南名刹,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高僧辈出,后人又称“江南最胜丛林”。寺中有妙光塔,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由无锡名士未承福捐资募建。相传,无锡地下曾有神鳖作乱,寺中高僧妙光禅师号召众人建塔镇鳖。塔成之夜,禅师手持桃木宝剑入塔作法,献出生命,自此无锡代代安稳。宋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赐塔名“妙光”。该塔历代屡有兴废,塔高现为43.3米,系楼阁式砖塔,8面7层,翘角飞檐,每角悬风铃共56只,风吹铃响,素有“十里传闻金铎响,半天飞下玉龙来”之誉。清代无锡诗人秦琦有诗云:“南禅古寺佛场宽,松竹阴中塔几盘。夜半客船桥下过,鐘声隔岸月光寒。”将南禅美景写绝了。
  古驿道·水码头·古烧窑
  站在清名桥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年无锡城南的三条古驿道:一为水驿道,即南门古运河;桥的西边傍河的是古驿道南上塘,现叫南长街;桥的东边傍河的是古驿道南下塘。
  驿道是历代王朝传递公文、来往官员的交通要道。据无锡史志记载,早在宋代,无锡南长街区就承载着驿道的功能,南门设有驿站。元代驿传又称站赤,组织规模庞大,可直达亚、欧两洲。明代,清名桥一带设为递铺,驿馆设在南长街北段的马昌弄。到清代,南长街驿道公务更是繁忙。
  无锡古运河与南长街的繁忙相比,并不逊色。它在历史上发挥了水上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是南北运输的大动脉。清名桥古运河段更是黄金地段。悠悠河水,旅客往来,货物运输,船帆穿梭。1888年,清政府实施“南漕北移”,将无锡作为漕米起运点。据史料记载,当时无锡仓储大米每年都达到130万石以上,粮食业成为无锡的百业之冠,由此造就了无锡的繁荣。当时,清名桥街区人口密集,民宅连片,商铺林立,船乘不绝。这也促生了陆道和水道的联系点——“水码头”。
  “水码头”有若干种,第一种是“官码头”。这种码头专供官宦人家所用,一般型制较大,如对着街区的马昌弄有莫家大码头。明朝成化、弘治年间,莫家的莫息等3人同时当上京官,官船在此停泊。还有在街区跨塘桥以北下塘,有曾任明朝浙江省布政史龚勉的龚家大码头;在街区跨塘桥以南的南下塘,则有曾任明朝兵部郎中华云的华家大码头;在街区大公桥西堍,有明朝探花吴情的吴家大码头。
  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南巡的龙船都曾行经清名桥街区。1740年,乾隆帝南巡,船到了街区定胜河的一个河滩地段,滩头上歇着大群鸭子和白鹅,情态十分可爱,乾隆帝命停泊上岸游看,称滩为“鸭子滩”。养鸭的薛姓主人急忙出来跪迎,献鸭、鹅给皇上。乾隆帝大喜,重赏薛家。此处由此被称为“圣塘里”,但居民仍习惯叫鸭子滩。
  “水码头”的第二种是“神码头”。街区北端的南禅寺和南端的南水仙庙,都有较为宽敞的码头,善男信女,停靠往来,烧香拜佛,络绎不绝,所以称为“神码头”。
  “水码头”里较多见的是第三种公用码头,这其中有客用和货用两种。客船通常为班船,原为帆船,后有轮船,航线南来北往,四通八达。由于水陆交通之便,清名桥街区经济发达,形成商市。明清以前,这里就是无锡棉花、蚕茧的集散地。清光绪年间,街区伯渎港是无锡八段米市之一,有粮行17家;1934年左右,有粮行20余家,运米的码头专称“米码头”。无锡早期的绸布庄,如润裕新绸布庄、糜润裕绸布庄,在清朝就开设在伯渎港,设“布码头”。此外,还有以粮油作物为原料的手工艺作坊19家、各类商店数十家,以及茶馆、戏院。闹市时分,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车来人往,上桥过河,摩肩接踵,吆喝招呼,一幅活脱脱的清明上河图。
  清名桥街区两岸的沿河人家,都是前靠街后临河,几乎家家都有砖石码头探入河中,用于劳作生活,成为“枕河人家”。其中最独特的要数“窑码头”。依靠古运河的便利运输条件,无锡运河畔,烧窑业兴旺发达。明初,街区伯渎港处居民就开始挖土、建窑、烧制砖瓦,迄今为止已有600年的历史。由于质地好、技术先进和运河漕运的便利条件,无锡砖瓦名扬大江南北。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街区伯渎港处有砖瓦窑108家之多,窑工近万人,“塘下十里兴烧窑”,形成江南地区重要的砖瓦贸易码头。明洪武初,南京建造中华门城墙,还有明代王其勤在无锡抗倭寇、筑城墙,用的都是此地的窑砖。明代冯梦龙收集的《山歌》中,就有借窑砖抒情的吴歌:“送情人送到无锡终,叫一声烘窑哥,一般窑怎烘出两样货,砖儿这等厚,瓦儿这等薄,厚的是啥人呀?薄的就是我。”清代杜汉阶有诗云:“城南一望满窑烟,砖瓦烧来几百年。摄取高乡土零卖,荒田多变作良田。”
  古窑所在地后来修成大窑路,现还残留有20余座号称“洪武窑”的古窑遗址。残窑掩映在绿树草丛中,树藤攀绕,断垣破壁,饱经沧桑。
  名商·名厂·名牌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无锡工商业迅猛发展,到抗战前,无锡已跻身为中国六大工业都市之一,一跃成为驰名中外的“小上海”。
  1910年,近代实业家许稻荪等3人集资在清名桥街区的南下塘创办振艺丝厂,悉心经营,获得成功。到了1922年,由许氏独资经营的振艺丝厂已具相当规模,缫丝车位为当时无锡县缫丝车部数之冠。
  1896年,无锡实业家薛南溟、周舜卿合资创办永泰丝厂,不久由薛南溟独自经营。薛南溟特别重视生丝品质控制,该厂生产的“金双鹿”“银双鹿”牌白厂丝在国际上声誉曰隆。该厂原设在上海七浦路,1926年,薛南溟将整个厂子迁到清名桥街区的知足桥旁,由其之子薛寿萱管理。薛寿萱曾留学美国,学习铁路管理和经济管理。在他主持下,丝厂实行了一系列科学改革,由此获得很大发展。“金双鹿”牌生丝在纽约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畅销欧美。1936年,薛寿萱以永泰丝厂为核心企业,联合无锡同行,成立桑、蚕、丝、工、贸一体的集团性公司——兴业制丝公司,对企业实行现代管理,统一无锡市生丝的国外销售。是年,无锡白厂丝外销占到了全国总量的54.6%。
  可以这样说,20世纪中国的丝绸之路,无锡南长街区为始点之一。南长街区也是无锡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祝大椿是南长街区近代民族实业家的代表。祝大椿,字兰舫,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无锡南长街区伯渎港人。幼年家贫,16岁起在上海大成五金号当学徒。1885年在沪开设源昌商号,专营进口煤、铁和五金,后又兼营海运业务。1898年,他独资在沪开设第一家华商机器碾米厂——源昌机器碾米厂,日产大米两三千石。1902年,他与人合资创办当时上海最大的华兴机器面粉公司。之后,他独资、合资在沪创办源昌机器缫丝厂,并在苏州、扬州、常州、溧阳和南通等地创办公司。他先后在无锡丁绛里、南长街区伯渎港等处开办了惠源米行、福裕堆栈、惠源面粉厂、福昌丝厂,推动了苏南民族工业的发展。他热心于家乡公益事业,开办学堂,将伯渎港故居改为大椿小学堂,并先后资助建造无锡工运桥、通汇桥、大椿桥(兴隆桥前称)等。
  1908年:祝大椿因创办实业有功获清政府二品顶戴衔,被聘为农工商部顾问;民国时,他获北洋政府二等和三等嘉禾章。1905年5月,他被推举为上海商务总会议董;1923年7月,被选为上海总商会民治委员。
  水巷·吴调·民俗画
  在吴地一带,小巷俗称弄堂。无锡先民傍水而居,枕河而歇,无锡因水而生,城市布局也与河道密不可分。古城内外的大街小巷几乎都是沿着河岸延伸发展的,河道怎样弯,街巷也跟着怎样曲,这就形成了江南一带独特的风景线——水弄堂。
  清名桥水弄堂是无锡最具特色的水乡风景,两边民居高低错落,粉墙黛瓦,花格木窗,方砖铺地,水声潺潺,古桥悠悠,庭院深深……好一派“小桥、流水、人家”风光。
  居沿河的人们,前门逛街上桥,后门洗汰下船。白天在河边码头淘米、洗菜、洗衣服,晚上在河边洗澡,端着大青碗吃饭,和隔壁乡里大声说话……好一幅水边人家的民俗画。
  大人们在辛苦劳作,孩子们爱的是玩水、捉鱼虾、摸蛳螺。他们不厌地看河里来回摇橹的小商船,惊叫着渔家的鱼鹰在清澈河里抓鱼,听着河两岸的塘路上纤夫吼的号子,远处的湖光山色,留给了他们童年永久甜蜜的回忆。
  夕阳西下,鸟雀归林,告别了一天喧嚣的人们,要休息了。对着一弯新月,伴着夜晚船家的橹声,枕河而眠。清名桥堍的清河楼茶馆里,不时传出哀怨的吴地小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远处又飘来了如泣如诉的吴地小调“无锡景”,那是瞎子阿炳在边走边拉二胡:“我有一段情呀,唱给你诸公听……小小无锡城呀,从古到如今……”
  夜深人静之后,传入耳中的唯有更夫的敲更声。
  泰伯凿伯渎,自此有无锡。流淌了3000多年的老运河,穿城而过,在无锡留下了一段原生态“江南水弄堂”的“运河绝版地”,这就是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
  今天,清名桥依旧毫无波澜地卧在古运河上,桥下淌的是流水,桥上走的是时光。吴文化的精致与恬静就这样慢慢飘散开来……
  【责任编辑】赵菲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