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路沪上老城厢最后一块“里子”

上海老城厢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风貌。这里是上海的腹地,也是上海人最早开辟的生存空间,是上海作为一座大都市的起点和基石。位于老城厢东南部的乔家路虽然只是一条不起眼的小路;然而,它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至民国时期生活街区的格局和建筑群。在上海,这是绝无仅有的。
  最有味道的小街

乔家路上的石库门

  明清时期,乔家路还只是一条河浜,它东起中华路,西至凝和路,曲曲折折不足1000米。明末名将乔一琦世代居此,浜因乔家而得名,人称乔家浜。河浜两岸是名门望族的深宅大院,河道旁还有寺庙、善堂、衙门、商号等。辛亥革命后,填浜筑路,改为现名。
  自明清至民国初年,这一带曾是具有本土特色的高档住宅区和名人聚集地,不乏明清乃至民国初期的建筑遗风。
  建筑学家阮仪三教授这样评价乔家路:“在明清时代甚至民国初年,这里是上海的经济文化中心。在被列强打开国门之前,上海和许多江南小镇一样,有着密布的河网和小桥流水的建筑风貌,使用的石板、木材都和我们现在熟悉的周庄、同里、乌镇没有什么区别,仅就建筑特征而言,就已经包含了明代的房屋建筑布局、清代的房屋材质以及民国初年的建筑风格。从这小小的一平方千米,普通的游览者可以看到,上海在成为租界之前安静的水乡生活是怎么样的。”
  阮仪三认为,在老城厢中,乔家路一带是最有味道的,是“上海市区内最后一块带有浓重的江南小镇特色的区域”。

梓园

  在这条门牌号码不到300号的老街上,既有明清建筑,也有洋房、石库门、新式里弄以及酒坊、南货店、糕团店、布店、米行、铜匠铺等商铺建筑。如今,那些建筑上的雕花、门楣虽然已被岁月的痕迹染得面目全非,但只要一踏上这条苔藓斑驳的小路,不经意间,就会踩到一串故事。
  明清故宅“最乐堂”
  明末名将乔一琦的故宅坐落在乔家路143号。
  乔一琦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33岁时中武举,开始了用刀剑建功立业的生涯。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乔一琦被提升为镇江游击都司,驻守辽东鸭绿江边的镇江堡。次年初,明军四路攻打后金,乔一琦率500人破后金军十寨,斩努尔哈赤第三子阿都和女婿火胡里奴,血战四昼夜,挺进300里;后因主力全军覆没,遂成孤军,陷入重围。乔一琦不肯投降,自尽于滴水崖。清乾隆四十年(1775),清廷赐谥“忠烈”,入祀忠义祠。
  乔一琦不但武功高强,其诗作和书法也属上品,在当时就有“儒将”之称。今上海博物馆收藏着他所著18首诗的草书帖和他在上海法华寺所书《金刚经》石刻。
  乔一琦故宅,本名“最乐堂”,位于乔家路西药局弄口,是上海地区保存比较好的明清故宅之一。其整体格局为坐北朝南的三进三出式住宅。

明代建筑九间楼

  首进为长廊式庭院,同时又是乔氏故宅的府门。府门前各有一个四棱柱台的台基,当年是用来插大旗的,现今只存右边其一了。在庭院和第二进门之间的左上侧有一座瞭望台,有木头楼梯通达。再往里走,是第二进门,进门后,是一个天井,现存的门楼残留着青黑色的砖石,虽经数百年沧桑,仍保留了乔氏故宅门楼巍峨雄壮的气派。再往里,便是第三进的正屋了。乔氏故宅正屋的主体部分是上下两层各三间的主屋,东西两旁是上下两层的厢房,共10间房,中间一间是客堂,旁边两间各有一座木楼梯通往两旁厢房。从客堂这一间向里走直通屋后的庭院,左手还有一座楼梯可以通往西边的厢房。
  从现存乔氏故居的格局和占地面积来看,明代乔家虽为当年上海地区的名门望族,但其住宅相当简朴。
  而今,乔氏故宅已变成了普通居民的住宅,内部的横梁、斗拱和雕花虽已不是明清时的原物,但依旧保留着当年的形制和布局。
  王一亭与梓园
  乔家路113号是海上名园王一亭故居——梓园所在地。

“宜稼堂”遗址

  王一亭,名震,字一亭,号梅花馆主、海云楼主,别号白龙山人,浙江吴兴人,是清末民初上海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他是上海最大的买办之一,曾任上海商会会长;他一生醉心于书画,是海上画派重要人物之一,曾从任伯年习画,与吴昌硕亦师亦友。
  清光绪六年(1880),13岁的王一亭开始在钱庄当学徒。7年后,王一亭在经营海运业务的天余号跑街,后升任该号经理。1904年,王一亭与张謇一起发起创办上海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并任董事长。此后,他与沪上名流沈曼云、李云书等人相继创办了信威商业储蓄银行、业成公司、立大和申大面粉厂、华商电气公司等实业,成为沪上工商业大亨。
  作为同盟会会员,王一亭追随孙中山,不仅出钱出力援助革命军,还支持自己的大儿子任敢死队队长,冒死解救被囚的国民党元老陈其美,并与其成为莫逆。王一亭乐善好施,凡属慈善之事,不分国籍,无不全力助之。吴昌硕称其:“以慈善事业引为己任,绘图乞赈,夙夜彷徨,不辞辛苦,于是四方之灾黎得以存活者无算。”1911年,王一亭兼任国民政府赈救委员会委员,组织与联系沪上慈善事业多至百余起。他本人创办了多家慈善机构。每届冬令,还筹设庇寒所,收养流民,历久不倦。1919年,豫、鄂、皖、苏、浙五省遭大水灾,上海国际救济会及慈善团体联合会推选王一亭为会长。其后的十余年中,王一亭陆续捐募赈款逾一亿元白银,救助了15个省的灾民。时人曾评价王一亭:“古谊可则,处世谦恭,居心正直,高山景仰。”
  梓园原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由进士周金然构筑的中式园林——宜园,内有假山、凉亭、荷花池等,并设置乐山堂、吟诗月满楼、寒香阁、快雪时晴、琴台、归云岫、宜亭等诸多胜景,显示出清代园林艺术的风情。乾隆年间,归乔光烈所有。咸丰年间,又归富商郁氏,改名借园。清末民初时,成了王一亭的家,他在这里一直住到1938年。因园中有棵百年古梓树,便改名梓园。王一亭还将自己的新住宅建于其侧。他在梓园里饲养了诸多鸟类,供其绘画写生之用。
  1922年,应王一亭的邀请,著名物理学家阿尔贝特·爱因斯坦和夫人来到中国,曾在梓园作短暂停留。
  70余年前,侵沪日军铁蹄踏入梓园,乐山堂、寒香阁、琴台、宜亭、假山等玉碎一片,精美的清代园林毁于战火。小园从此春色不再,原址只残存气派的门楼、两层塔式洋房和有着高大飞檐的佛阁,还有门楼下一棵倾斜而孤单的夹竹桃和边上的一棵梓树。
  如今,走过那里,人们依然可以看到梓园沿街两层西式骑门楼上的罗马柱浮雕、穹形的门窗、大门门楣上面苍劲的“梓园”两字——据说,那是吴昌硕的手笔。在房子的西侧,依稀可以看见当时的长廊,与门口的牌楼相连在一起。经过长廊,进入园内,一幢中西合璧风格的塔式洋楼出现在眼前。在洋楼的后面,有一座保存完好的两层佛阁,风格融合中西,十分罕见。佛阁内,仍然保留着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浮雕横梁。佛阁后,是一排五开间宽敞古雅的明代中式平房书斋,有着大大的斜坡屋顶、高高的廊柱、雕花的落地门窗。这排平房过去是王一亭的客厅、书房、画室和举办各种雅集之处,吴昌硕、张大千等画坛名流曾常聚会于此。
  梓园最风光的日子应该是1936年12月的一天。那天,蔡元培、梅兰芳、吴铁城、刘海粟、戴季陶、张静江、黄金荣、杜月笙等各界名流都来到梓园,为王一亭祝贺七十大寿。
  “徐一角”与九间楼
  在老城厢内,明代就有“潘半城,徐一角”之说。所谓“徐一角”,是指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在成名之后,未改门庭,依然偏居城内一角,也即是今日地处乔家路上的九间楼。
  徐光启故居在乔家路234至246号,这一排楼房原来共有上下各九间屋,故俗称九间楼。九间楼是徐光启诞生和长期生活的地方,建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是目前上海市区保存的唯一明代民间楼房。明代所建徐宅,原有百余间,今天残存的仅是当年徐宅最后一进——“后乐堂”的一部分。
  徐光启信奉天主教后,回故居经过南京时,特邀意大利人郭居静来沪传教。郭氏刚到上海时,就寓居于九间楼。翌年,徐光启在宅旁建第一天主堂,委任郭氏主持堂务。从此,老城厢便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天主教的发源地。其后,徐光启辞官归故里,便寓居在九间楼里,写出了《农政全书》。
  “八一三”时,九间楼遭遇日寇轰炸,被毁两间。后屡经修葺,现仅存上下各七间,但人们仍称其为九间楼。
  九间楼为木构架结构两层建筑,小青瓦双坡出檐屋顶,一层设有坡檐。建筑正面为木板墙壁和门窗。解放初期,九间楼内尚有明代古井三口及房内斗拱等饰物。因房屋屡经修缮,已失原貌;但明代楠木梁柱依然完好,柱础、斗拱、雀替亦是明代旧物,节点的斗拱和部分梁与栿上的卷水云花纹尚存,宽厚的楼板也是明代遗物。
  1956年文物普查时,居住在这幢楼里的徐氏后人将徐家珍藏的徐光启绢质画像及明代崇祯皇帝赏赐给徐光启的“诰命”两件文物捐献给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
  由于九间楼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1959年被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1月7日,为纪念徐光启逝世350周年,九间楼被列为上海市纪念地点,在其故居前立了一块写有“明光启故居”的石碑,以纪念徐光启在早期科学事业上的贡献。
  “郁半城”与“宜稼堂”
  乔家路与巡道街相交处的乔家路77号,曾是老城厢大名鼎鼎的沙船世家、清代船王郁松年在150年前造的“宜稼堂”。
  家资巨万的郁松年(号泰峰)于清咸丰五年(1855)把上海县南半城加固修葺,并加高3尺;因此,人称“郁半城”。
  郁泰峰老宅始建于清道光初年,为“三进九庭心”式的创新建制。其宅坐北朝南,坐落于乔家浜北岸(今乔家路77号),前为一排六开间上下两层的大门楼,底层中间两大间为出入通道,称“墙门间”,内置“肃静”“回避”硬牌。其楼并排六间大间为灯楼,每间有六扇花格明壳窗,中间都挂一盏大红灯笼。入夜,六灯齐放,将宅前的乔家浜水映得通红。
  穿过墙门间,便是沿门。其木制的门槛特别高,人们进出,需先将上层木槛卸下。门后为第一进,东西为两层楼厢房。当年,东厢房为郁泰峰的外书房,内悬“肆雅书庐”匾额。厢楼北正中,为宽大高爽的正方形大厅,厅中四根柱子有两人合抱那么粗。大厅屏门上方的横枋上雕有立体感很强的戏文图案,正中雕有镂空花纹,嵌有八卦图案。此处原悬有一块“田耕堂”匾额。正梁上原悬有一个金色蟠龙龛,龛内珍藏着清咸丰皇帝赐封郁泰峰“从二品顶戴”的圣旨。此龛正对面,原悬有一块钦赐“功襄保赤”匾额。大厅后面为第二进内宅,其格局呈五开间代东西两层楼厢房。前原有沿门,门楣上镌刻着“竹苞松茂”四字,今沿门已废。此进楼上楼下共14间房,当年名闻大江南北的“宜稼堂”藏书楼就设在这一进的客堂楼上。再往后为第三进,建筑格局同第二进。原客堂楼上悬有“述训堂”匾额。第二、三进楼与楼之间都是相通的,在建筑上叫走马楼,即在二三进楼房的小天井上都建有连接后进的过道,便于郁氏家眷互相走动,不必上下楼梯穿庭过院。前三进的东西厢楼共有六幢,为便于采光通风,每幢厢楼都设有一个从底层到二层的小天井,共计六个,加上三进的三个大天井,总计为九个,故称为“三进九庭心”,表现了江南古代建筑的传统特色。
  在该住宅的三进房屋间,各建有甬道通向宅旁的备弄,备弄一头通向“墙门间”,另一头通向宅后。原来在此宅的东西两侧还建有东厅,郁家举行喜庆婚丧时,为宾客休息场所。东厅前有小戏台,东厅后有小假山、书斋,当年为郁泰峰与文人雅士谈诗论艺之处,如今已荡然无存。
  郁泰峰“三进九庭心”住宅,在当时的上海可以说是一座引人注目的豪宅。进出这座豪宅的,不是高官巨贾,就是文人雅士。
  当年,红顶商人胡雪岩将女儿续弦给郁泰峰之子时,那场盛况空前的婚礼就是在这里举办的。清廷高官李鸿章、左宗棠也前来贺喜。
  到“宜稼堂”藏书楼寻觅珍本的名流士绅也很多,除李鸿章是常客外,丁汝昌等也曾前往看书、借书。之后,上海名士王韬等人成为该堂的座上客。这座住宅还掩护、培养过革命志士。当年,邹韬奋为躲避特务搜捕,秘密来此躲藏;郁氏后裔郁鸿顺也从这座住宅投身革命,后成为东北新闻界领导人;郁氏后裔郁树铨在这座住宅中为共产党地下组织印制宣传文件。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原名郁钟正)乃郁家第六代子孙。
  充满传奇色彩的郁宅为墙门重重、结构紧凑的典型清代住宅建筑,如今虽房屋陈旧,但水石地面、木雕斗拱、水磨石门框、石柱、石刻门脚、砖雕门楣等犹在,从中不难想象昔日的风华。
  【责任编辑】赵 菲
乔家路沪上老城厢最后一块“里子”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