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动能武器:投下“人造流星雨”

动能蕴含杀伤的“潜能”
  赋予物体以动能,并依靠这种能量攻击鸟兽和同类,这样的思路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人们发明了投矛器、投石器和弓箭等可以兼做武器的狩猎工具,使猎人和战士便于发力,从而更有效地为石块和矛(箭矢)赋予动能。在长弓出现之后,抛物线射击很快成为行之有效的战术。长弓手们向斜上方射击,让箭矢的动能首先在爬升中转化为重力势能,再下落成为箭雨,击穿敌人的重甲。1415年,在阿金库尔战役中,英军的长弓手就凭借这种战术,战胜了拥有人数优势的法军重装骑兵。
  
  进入火器时代之后,火药提供了远比人类体能更大的动能来源。早期火枪和火炮都发射实心弹丸,纯粹依靠火药赋予的动能,杀伤敌军的人员或者破坏他们的装备。直到现代,枪械依然基本承袭着这样的设计思路。不过,加工技术的进步,以及弹道学的研究,让子弹从球体变成了近似于锥体的样貌,而且和枪管内壁的贴合更为紧密,并且因为来复线的存在而旋转飞行,能够更长久地保持着弹道的稳定。化学发展带来了火药配方的改进,而冶金技术的进步使枪管可以承受更高的膛压,或者说允许火药释放出更大的力量,从而为弹丸赋予更高的动能。正是这些改进,让现代步枪和突击步枪发射的弹药往往超越声速,与最早一批火器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但枪管的膛压不可能无限制提高,目前枪械子弹的飞行速度,相比于它们可能飞行的距离,仍然显得较慢。子弹出膛后受到空气阻力而减速,侧风和地球引力等因素对弹道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明显,使远距离的精准射击带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动能武器在追求弹丸速度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引入新的动能来源。

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就赋予物体以动能,发明了投矛器、投石器和弓箭等武器

  寻找“下一代武器”的基础
  电学在19世纪的发展,使电磁场进入了人们的视野。1901年,挪威奥斯陆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克里斯蒂安·伯克兰,建造了一个以电磁力发射金属物体的装置,并在同年获得了名为“电火炮”的专利。不过,伯克兰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在极光和地球磁场方面,因此他的“电火炮”也没能发展成为实用的武器。
  不过,伯克兰的身份和他的创意,启迪了科幻作者。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续作《环绕月球》,讲述了美国巴尔的摩退役军人组成“大炮俱乐部”,运送3名探险家登月的故事,他们使用的发射药是火棉。英国人莫利·布朗写作的短篇续作《月神花园》,沿用了凡尔纳设定的世界观,并聚焦于大炮俱乐部会员们的女眷,讲述她们试图向月球发射厨余垃圾,以便让那里的土地变得适合耕种。但此时,曾经发射登月炮弹所用的“巴尔的摩大炮”已经被拆解;而且女眷们的发射计划,即使用掉地球上所有的火棉也不一定能达成。于是,经由先前参与登月探险的法国探险家米歇尔·阿当牵线,奥斯陆大学的专家派出电磁炮助阵,使发射厨余垃圾的计划得以实施。

火药发明为弹丸提供了更大的动能来源

  在现实生活中,伯克兰的创意最终向着武器的方向演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日本都试图研制电磁炮,以实现不受拦截的高精度远程打击。但受制于当时所用技术的可靠性,加之战场上难以保证稳定的电源,两国的研究长期难以实用化。随着轴心国战场失利,资源和能源都捉襟见肘,这些研发计划最终归于失败。直到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电源小型化问题逐渐得到解决,电磁炮才出现了实用化的曙光。不过,美国、中国等军事强国研制之中的电磁炮,目前大多还只是在靶场一类的理想环境中进行测试,并没有真正装备部队。至于可供单兵使用的电磁武器,受制于电源等方面的技术,就更是遥遥无期。

目前枪械子弹的速度被一再提高

  在这方面,科幻作品显然要走得比现实更远。在美国科幻电影《变形金刚》系列里,有一艘驱逐舰将主炮换成了电磁炮进行测试。而正是这门特殊的炮,拥有比一般火药武器更高的动能,可以穿透变形金刚的装甲,因而成了击败反派“大力神”的关键。
  而在著名的科幻游戏《辐射》系列中,电磁炮台和可供单人使用的电磁枪械都并不罕见。根据这些游戏“核能朋克”式的世界观,人类致力于核反应堆的小型化,而且攻克了可控核聚变技术并将其小型化。就像现实生活中人类将计算机从占据一间屋子缩小到能放在桌上一样,《辐射》世界中的人类,将核反应堆缩小到可以随身携带的程度,以至于汽车和某些单人武器都可以使用所谓的“核能电池”,也就是袖珍化的核反应堆来驱动。(当然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于是,许许多多穿着核动力装甲的士兵,在这个世界里拿着同样由核能驱动的电磁枪械彼此杀戮。超高速的弹丸,使电磁步枪成为游戏中威力惊人的高精度武器。

美国研制的电磁轨道炮(EMRG),它是一款远距离攻击武器,其使用电力来推进炮弹飞行,而不是传统的火药动能。未来美国海军将在战舰上装备这款电磁轨道炮

中国科幻作家郑军的《钟声》,则构想了一种电磁武器在战略层面的使用。在这篇小说里,一些反对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恐怖分子,为了表达极端的政治诉求,利用一处山体建造了巨大的电磁炮。它以沉重的钨条为弹药,利用电磁力将少量钨条发射到数百千米外。而在想要袭击的地标建筑附近,还会有恐怖分子的同伙观察弹着点,并引导远方的炮手迅速修正发射数据,最终完成恐怖袭击。恐怖分子的阴谋最终被挫败,但一位采访这个事件的记者,却向中国军队的发言人提了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如果在海岸上部署电磁炮群,在必要时为敌人的航母战斗群制造一场“人造流星雨”,会造成多大的威胁?
  “上帝之杖”的构想与威胁
  在《钟声》里,作者郑军并没有对这个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在现实生活中,军界已经考虑将电磁炮等动能武器作为战略武器,而且思考了动能武器的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纯粹依靠地球引力来实施攻击的天基动能武器。

游戏《辐射》系列里的高斯步枪

  虽然世界上被陨石击伤的人,以及被陨石击中的房屋和车辆都为数极少,但每一次这样的巧合,都会带来严重的破坏。因此,如果能够事先将大量可以作为人造流星的材料,比如钨、钛等耐高温的金属装在某种容器里,发射到太空之中,战时让这些金属棒落回地面,就可以为敌国制造一场“人造流星雨”。这种构想,便是美国军队提出的概念性武器“上帝之杖”的基础。按照设计,“上帝之杖”是一种携带了大量金属棒升空的卫星,它可以在必要时投放这些金属棒,利用其高速度毁伤敌人的城市和筑垒地带,并因为难以拦截而引起恐慌。
  不过,这一类武器最大的用武之地,或许是攻击海军的航空母舰战斗群。目前世界上的各个军事强国,在装备航空母舰之后,都会为其搭配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等战斗舰艇,以及补给舰等后勤船只,形成可以持续战斗的舰队。以起降飞机为“主业”的航空母舰,虽然是舰队的旗舰,但自身的防空能力主要由舰载机来提供;而与航空母舰相伴的水面舰艇,则为其提供了严密的防空网,令敌军难以直接对航空母舰进行突击。但如果借助“上帝之杖”一类的系统,对航空母舰战斗群发射密集的“人造流星雨”,那么只要有若干根金属棒穿透飞行甲板,就可让航空母舰上的飞机起降作业全部瘫痪,作战能力大打折扣。

如果借助“上帝之杖”一类的系统,对航空母舰战斗群发射密集的“人造流星雨”,其后果不可想象

  不过,“上帝之杖”想要走向实用化,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其中之一便是航天发射的高成本。将大量沉重的金属棒发射到外层空间,并使它们长期环绕地球运行,所需的成本是惊人的。而且,由于“上帝之杖”的攻击特性,这样的武器恐怕只有集群使用才能发挥出足够的威力,因此其网络的营造成本将会更加惊人。尽管目前人类已经拥有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低成本小型火箭,但其推力恐怕难以满足“上帝之杖”发射所需。在航天技术发生革命性的进步以前,这个构想恐怕还只能是纸上谈兵。
  (责任编辑/房宁)
高速动能武器:投下“人造流星雨”
高速动能武器:投下“人造流星雨”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