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青藏高原两栖爬行动物

青藏高原地区位于我国西部,包括了西藏自治区、青海、云南、四川这一区三省在内的广袤地区。作为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的直接产物,青藏高原拥有着复杂的地质历史和结构。如此复杂的地质创造了青藏高原多样的生态系统,包括高海拔草甸、苔原和沙漠,中海拔的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温带落叶阔叶林,低海拔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及东部海拔过渡区域横断山的高山峡谷等。其中藏南的热带、亚热带雨林和藏东的横断山系,更是代表了两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青藏高原多样的生态系统孕育着叹为观止的生物多样性,成为了大量特有、珍稀物种最后的伊甸园。

高寒苔原

  然而,虽然这片土地早已受世界瞩目,但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部分地区甚至一直未被学者涉足。自2012年,我有幸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一起,参与了青藏高原的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经过历时3年的野外调查和后期研究,我们发现和描述了大量未被科学认知的新物种,向世人揭示了这片土地叹为观止的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不一样的青藏高原,了解这片圣地鲜为人知的生态系统和生活在其中的奇特的两栖爬行动物。
  定位:横断山区的高山河谷
  从云南昆明出发,进入青藏高原的第一站就是滇西北-藏东的横断山区了。受高原主体隆起的挤压,这一区域的河流及山脉呈现出特殊的“褶皱状”,山脉河流相间,呈南北走向,形成了奇特的三江并流景观: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在不超过70千米的区域内近乎平行流淌,其间被高黎贡山、云岭-宁静山及大雪山分隔。强烈的造山运动挤压造就了横断山区独具特色的高山峡谷景观,从河谷江面至山顶海拔落差可达2千米。伴随着这一独特地质景观的是横断山区立体多样的生态系统。江边河谷干燥炎热,夏季常有酷热干燥的“焚风”;而两栖爬行动物的栖息地以干燥碎石滩及带刺灌丛为主,鲜有树木生长。

① 帆背攀蜥—雌性② 帆背攀蜥—雄性③ 翡翠攀蜥—雌性④ 翡翠攀蜥—雄性⑤ 横断山间的澜沧江河谷⑥ 墨脱雨林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酷热干燥的河谷,也有可观的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其中最容易发现的,莫过于攀蜥了。这些不过20厘米长的小蜥蜴们常匍匐于河边的大石头上,或惬意地享受日光浴,或激动地点着头、做“伏地挺身”运动,宣示着自己对周围领地的主权。攀蜥的雌、雄个体有其独特的外部形态,生物学上称为“性二态”。雄性攀蜥的背部沿身体有两条纵向的条纹,颜色多半鲜艳亮丽,而雌性则没有或有不清晰的纵纹,体色也更加贴近于周边的环境。可别小看了这些不起眼的小蜥蜴,就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就在横断山区发现了3种未被科学认知的攀蜥新种,包括分布于澜沧江河谷中的翡翠攀蜥和帆背攀蜥,以及分布于怒江的滑腹攀蜥。
  相较于蜥蜴,干热河谷中的蛇类多样性就低很多了。然而这些蛇类却也是大有来头。黑眉曙蛇和王锦蛇作为中国分布最广的蛇类,遍布我国南方各地;而在高原,它们为了适应当地稀缺的植被,进化过程中也被迫放弃华南地区家族“亲戚”艳丽的黄色斑纹,披上了棕褐色的“迷彩服”,以此来更好地伪装自己。高原蝮是这一地区特有的有毒蛇,它们经常栖息于河谷周边的灌丛石滩中。三角形的脑袋和粗短的尾巴是它最明显的鉴别特征。虽然有毒,但它并不会主动攻击人,往往只是慵懒地盘在石堆中,即便受到惊扰也是选择逃离。
  或许干燥酷热的环境并不适合两栖动物生活,然而总有这么一些“异类”选择用自己证明反例的存在。2013年,研究人员就在西藏怒江的干燥河谷内发现了湍蛙属的一个新物种,它们被命名为“察隅湍蛙”。由于绝大多数的湍蛙都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下的溪流中,因此,生活于干热河谷中的察隅湍蛙当之无愧成为了这一类群中的“奇葩”。除此之外,河谷溪流中还有各类齿突蟾与其共同生活,而溪流边潮湿的土地上还有中华蟾蜍在觅食游荡。

① 西藏温泉蛇② 墨脱针阔叶混交林③ 黑线乌梢蛇④ 横纹树蛙

  定位:西藏-青海高原主体
  沿着317国道继续向西北前进,就进入西藏自治区的高原部分了。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高”“寒”往往是大家对这儿的第一印象。但是,这里并不是枯燥无味、一成不变,青藏高原主体拥有不同的高原生态系统,包括了苔原、草甸和沙漠。虽然,理论上这样高寒的环境并不适合变温的两栖爬行动物生存,但和横断山峡谷中的“异类”一样,两栖爬行动物中不少顽强的“拓荒者”仍然适应了这里艰苦的环境,并在这里繁衍生息。
  在高原的草甸湿地中,最常见的两栖动物莫过于高山蛙了。虽然常见,但它对于科学的贡献可不小。高山蛙不仅仅是全世界第二种所有基因都被人类完全解析的两栖动物,更是研究高原适应性和耐缺氧机制的完美的研究对象。和内地的亲戚不同,高山蛙蝌蚪为了适应高原的低温和匮乏的食物资源,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发育变态。因此,如果在高原上留心观察,你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现游动的蝌蚪。

会针阔叶混交林下两栖类爬行动物的繁殖水坑

温泉蛇算西藏不受关注的两栖爬行动物中知名度较高的了。作为全世界海拔分布较高的蛇类,温泉蛇栖息于西藏海拔37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虽然名字中包含一个“温泉”,但其实温泉蛇并不直接在温泉中生活,而是生活在温泉周边的河流和草甸中,它们通常以水中的高原鳅和高山蛙为食。白天,温泉蛇多在河边晒太阳热身,当身体温暖,达到捕食的最佳状态后,它们便会扎入冰冷的水中寻找猎物;等吃饱喝足,它们会懒洋洋地爬上岸,借着石块或沙滩的温度消化猎物。冬季降雪时,温泉蛇则会钻入温泉周边的缝隙或土洞中,借助地热来熬过高原严寒的冬季。
  如果你拜访过位于拉萨的布达拉宫和色拉寺,你或许就有机会和高原上体型最大的鬣蜥—拉萨岩蜥擦肩而过。这些体型超过30厘米的大家伙喜欢栖息于高原裸露的石山上,侧扁的体型帮助它们将身体挤进石缝中,以躲过猛禽等天敌的捕食。在布达拉宫外围和色拉寺后面的石山上,你就能见到这些高原特有的小恐龙。岩蜥和攀蜥一样,也拥有性二态:雄性体色多为褐色或黑色,背部带有不规则的浅色斑点,而雌性则多为浅棕色或棕黄色,带有深色横纹。高原上一切食物都很宝贵,所以,拉萨岩蜥就没有河谷中的攀蜥那么“挑食”,昆虫、植物嫩芽、野花统统都在拉萨岩蜥的“菜谱”之中。
  定位:藏东南亚热带、热带森林
  要说青藏高原真正两栖爬行动物极丰富的地区,还数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低海拔潮湿温暖的热带、亚热带森林。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通过雅鲁藏布江河谷进入内地,滋润了这一片野生动植物的天堂。
  由于藏东南地区拥有充足的雨水和常年稳定的气温,两栖动物能有机会远离水源,向不同的生境类型扩散。在西藏林芝地区的噶隆拉山上,生长着高海拔针阔叶混交林,这片广阔的森林中,生活着两种近年来才被我们发现命名的两栖类动物——刺疣齿突蟾和吴氏齿突蟾。两种齿突蟾分散栖息于落叶和苔藓下,只在繁殖季节才聚集于林下积水坑和缓流的溪流边进行繁殖。而在墨脱的热带雨林中,树蛙更是将栖息地扩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双斑树蛙、缅甸树蛙等栖息于较低矮的灌木和树木上,每到繁殖季节才聚集到稻田和水坑边求偶繁殖。白颌树蛙和横纹树蛙更适应树栖生活,甚至演化出“滑翔伞”一般发达的蹼,跳跃时将指、趾伸展开,借助空气动力在树梢间滑翔。今年1月我们才命名的墨脱棱鼻树蛙,更是将树栖生活发挥到了极致:它们不仅喜欢栖息于5米以上的雨林树冠中,更是完全摆脱了繁殖时对地面水源的依赖,在树洞积水坑中进行繁殖。
  除了树蛙,藏东南热带、亚热带雨林中还拥有种类众多的爬行动物。林地间和树枝上常见的长肢攀蜥仅产于藏南和印度东北部,而栖息于河谷边大石上的相对体型更大的吴氏岩蜥则仅分布于西藏墨脱县。就蛇类而言,喜山颈槽蛇、黑线乌梢蛇都是此地区的常见物种,此外菜花原矛头蝮、察隅烙铁头,甚至眼镜王蛇和珊瑚蛇等热带亚热带毒蛇,在藏南墨脱县都有分布。2012年,我们还和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一起,在我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的边界小镇发现了一种未被科学家认知的大型原矛头蝮蛇,此后,它正式被定名为“喜山原矛头蝮”。
  因了解而热爱,因热爱而保护
  尽管青藏高原地区拥有全国面积极大的自然保护区,但因商业开发带来的金钱诱惑和执法部门执法力度的不足,使很多地区,特别是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的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和云南、四川省境内的横断山地区,受到了不必要的人为开发所带来的生态威胁。仅仅在我们开展调查的几年间,就见证了墨脱雨林被筑坝、修路蚕食的全过程。两栖爬行动物因迁移能力弱、对环境的依赖性强,在环境破坏的背景下面临着格外严峻生存的威胁。只有了解才会热爱,只有热爱才会保护,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了解到青藏高原独一无二的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关注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
  不是只有在国外纪录片中的非洲和南美才有多样的野生动物,在我国,残留于荒野中的生灵同样丰富而美丽,而且很多物种至今仍未被世人了解,等待着学者的探索发现。让我们关注这些可爱的荒野生灵,别让它们在被发现之前就悄然灭绝。关注中国本土生物多样性,就是对野生动物保护最大的支持!
  (责任编辑/王滢)
奇特的青藏高原两栖爬行动物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