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罕布拉宫印象

西班牙是块神奇的土地,多元文化的血液在这块土地上交融;尤其是南部西班牙,历史上,各种文化在此拉锯角力,虽然充满了血腥暴力,却也留下了色彩斑斓的东西文化轨迹。阿尔罕布拉宫,这座嵌在欧洲大陆的阿拉伯王宫,就是明证之一。
  阿尔罕布拉宫,也有译作阿兰布拉宫,阿拉伯语意为“红堡”。宫殿位于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的格拉纳达,占地面积130公顷,建造年代为13~14世纪。这座集城堡、住所、王城于一身的独特建筑体,被誉为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精品。在西班牙,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谚语:“如果您离世前都未到阿尔罕布拉宫走一趟,那么,您这辈子都白活了!”
  历史的脚印
  人类在欧洲居住的最早痕迹是在西班牙的阿塔普埃尔卡山发现的。在其后的几个世纪里,腓尼基人、希腊人和迦太基人成功地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地中海沿岸定居下来。公元前100多年,古罗马军团在与伊比利亚人部落的战争中获胜,伊比利亚半岛随即进入罗马帝国时期。5世纪,罗马帝国衰亡,日耳曼人开始侵入,数个部落定居下来,建立了多个王国并继承了罗马人的遗产。之后,伊比利亚半岛为西哥特人统治。到了8世纪,与西班牙隔海相望的北非,特别是摩洛哥,已为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占据。摩洛哥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又被称为摩尔人,尽管这个名词的含义远不止于此。711年,摩尔人的一支突击队横渡直布罗陀海峡,介入了西哥特王国的内战。在一场决定性战斗中,西哥特的国王被杀。到了718年,摩尔人已经控制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
  756年,第一位摩尔人国王阿夫德拉曼一世定都科尔瓦多,从此开始了摩尔人对西班牙长达近800年的统治。摩尔人也将自己的建筑艺术和审美意趣从故乡带到西班牙,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宝贵的建筑遗产,其中就包括阿尔罕布拉宫。尽管阿尔罕布拉宫并不是这些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却是至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摩尔诗人曾用“翡翠中的珍珠”来形容这座色彩明亮的宫殿在周围森林衬托下的美景。
  作为摩尔人进军欧洲大陆的前沿阵地,早在889年,格拉纳达就建起了一座被称为阿尔-安达鲁斯的要塞,其后该要塞因失去前哨作用而荒废。11世纪,科尔瓦多的哈里发王国分裂为23个小国,格拉纳达王国即为其中之一,统治格拉纳达的苏丹默罕默德·本·阿赫马尔在要塞原址之上重建城堡。城堡在1333年由格拉纳达苏丹优素福一世转变成皇宫。然而此时,摩尔人在格拉纳达的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当时,基督教逐渐兴起并传入伊比利亚半岛,伊斯兰文明在欧洲大陆日渐式微,大片土地落人基督徒手中,最终摩尔帝国在西班牙只能偏安于南部一隅。13世纪,格拉纳达已成为伊比利亚半岛最后一块由伊斯兰教统治的地区。
  当时的西班牙建立有两个基督教王国,其中之一是卡斯蒂利亚王国,另一个则是阿拉贡王国。1469年,阿拉贡王国的费尔南多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王国的继承人伊莎贝拉一世结婚,两国联合成立了西班牙王国,共同打击摩尔人。1492年,格拉纳达陷落,伊斯兰教在欧洲的统治宣告终结,所有尖塔上的“新月被十字架所代替”。
  也是这一年,在费尔南多和伊莎贝拉的支持下,哥伦布首次扬帆出海,开始了发现新大陆的航行。1512年,西班牙正式统一。
  格拉纳达被天主教征服后,阿尔罕布拉宫居然被神奇地保留了下来。之后的数百年,阿尔罕布拉宫逐渐荒芜,直到19世纪才被人们重新发现,经过修葺后,成为如今的旅游胜地。作为伊斯兰教世俗建筑与造园技艺完美结合的建筑名作以及阿拉伯式宫殿庭院建筑的优秀代表,阿尔罕布拉宫及其对面的赫内拉利费宫在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时代的回音
  神奇的地方自有神奇之处,几百年来,许多名人曾驻足于阿尔罕布拉宫,并且留下了无数精彩的瞬间。
  1829年春天,美国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来到这里访古探幽。看到城堡的第一眼,他就被深深地迷住了:“这是一个最优美如画的城市,坐落在我从没见过的可爱的风景中。”
  沉醉于摩尔人文化中的欧文“打算在此逗留,直到写出和这里有关的东西”。
  欧文在阿尔罕布拉宫住了3个多月。他根据听到的古老传说、在阿尔罕布拉宫获得的灵感以及丰富的想象,写出了集随笔、记事、神话于一体的《阿尔罕布拉的传说》。这部文学巨著简直就是一部西方版的《天方夜谭》,也是欧文众多文学作品中极为特别的一部。
  1907年初,维新变法失败后周游列国的康有为来此游历,他详细记录了对摩尔王朝历史轨迹的追溯以及思索,其中尤以在阿尔罕布拉宫的观览介绍得最为详细。或许,这个奇异的地方触动了康有为的思古幽情,并催生了他关于伊斯兰文化对欧洲文明发展的独到见解。
  中国作家田晓菲在阿尔罕布拉宫因错按相机遗失大量照片深以为憾,为留住记忆,田晓菲于2005年成书《赭城》。在书中,作家用优美的文字记载了一位中国人游历阿尔罕布拉宫所产生的文化感悟,用诗歌这一文化符号串起了文明的珍珠。
  阿尔罕布拉宫不仅是文学家创作的源泉,也给艺术家带来了无穷的灵感。
  1896年,西班牙作曲家、吉他演奏家弗朗西斯科·塔雷加来到阿尔罕布拉宫,看到夕阳下美丽而苍凉的宫殿,有感而发,写下了不朽的吉他名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并取副标题为《祈祷》。这首曲子不久即风靡全球,并享有“名曲中的名曲”之盛誉。乐曲的演奏难度虽大,却意境优雅,完美体现了回忆和现实交织中欲理还乱的情绪,其中的“轮指”和“颤音”恰似宫殿中随处可见的伊斯兰风格的镶嵌图,将回忆和现实紧密连接。
  1926年,具有“数学艺术家”之称的荷兰著名画家埃舍尔,在一次短途旅行中来到了阿尔罕布拉宫。他深深着迷于宫殿中富有韵律感和数学魅力的镶嵌画。在努力尝试模仿不果后,不得不抱憾离去。1936年,埃舍尔在妻子的陪同下再次来到阿尔罕布拉宫,夫妇俩日夜临摹、研究那些镶嵌画。经过艰苦的探索和研究,终于掌握了镶嵌画的绘制窍门,加上原本擅长的变形和循环技巧,埃舍尔能够得心应手地表达数学意味十足的深刻哲学思想,完成了许多流传于世的精美画作。今天的畅想
  作为古代伊斯兰建筑的登峰之作,阿尔罕布拉宫构造之细腻,设计之精巧,无不体现了阿拉伯文明的神秘、辉煌以及奢靡。踏入肃穆而绮丽的宫廷,恍惚间仿佛从西欧大陆走进了《一千零一夜》的梦境中。
  据说,阿尔罕布拉宫的主体部分是由诗人和哲学家设计的,整个宫殿由大小不等的6个庭院和7个厅堂组成,它们分别被划分为行政部门、仪式场所和王族居处等三部分,三者彼此独立又巧妙相连。
  在这些宫殿建筑中,有4个主要的中庭(或称为内院),即香桃木中庭、狮庭、达拉哈中庭和雷哈中庭。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香桃木中庭和狮庭。
  进入宫廷,首先看到的就是金廷。金廷有两扇一模一样的大门,初来者常常不知该走哪扇门,也不知道门后有什么。金廷的墙壁上镌刻着伊斯兰诗人伊贲·赞拉克的诗句:“道路在此一分为二,西方的魅力吸引着东方。”
  穿过金廷,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庭院映入眼帘,这就是香桃木院(也有译作常春藤院、桃金娘园)。
  院中长方形的水池是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风格,空灵飘逸,倒映着蓝天白云和辉煌的科玛利斯堡。
  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宗教思想也深深地融入他们的园林艺术中,形成了具有理想色彩的“天园”艺术模式。在阿拉伯人心中,“天园”“下临贯穿的河渠,果实常年不断,树阴岁月相继”。传统的阿拉伯花园也都是据此而建的,繁茂成荫的树木以及累累的果实、鲜艳的花卉,悦耳的音乐和潺潺的流水这4大要素构成优雅的阿拉伯式庭院环境,阿尔罕布拉宫也具备了这样的特点。
  作为阿尔罕布拉宫最引人注目的庭院之一,香桃木院也是阿尔罕布拉宫外交和政治活动中心。它由大理石列柱围合而成,中间是一方浅而平的矩形反射水池及漂亮的喷泉;水池旁侧排列着两行桃金娘树篱。
  香桃木院的大使厅呈正方形,每边长11米多;四面墙壁上,全是金银丝镶嵌而成的几何图案,色彩艳丽而繁复;厅中有将近23米高的圆顶。其中的觐见室内设苏丹御座。庭院南北两厢,由无数圆柱构成的廊柱上全是精美的图案。这些圆柱的建筑材料取自磨碎的珍珠和大理石粉末,再混入泥土,然后用人工方式慢慢堆砌雕琢而成。
  在阿尔罕布拉宫,精美的伊斯兰雕刻装饰和镶嵌壁画比比皆是,它们色彩艳丽,极为繁复,显示出一种奇特的结构美学。这些带给埃舍尔灵感的镶嵌图形,不少取自于自然,如星星、贝壳、植物藤蔓等。据说,有些图案隐含着毕达哥拉斯定理,即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从数学的眼光看,这些符号隐含着许多数学元素:几何、对称、平衡、映射、周期、连通、循环……神奇的是,这些基本的数学元素在摩尔人手中可以无穷无尽地通过诸如平移、反射、旋转等变换,像万花筒一般传播到王宫各个角落,令人叹为观止。
  穿过香桃木院的正厅使节堂,就抵达了闻名遐迩的狮庭,这里是苏丹的后宫。所有第一次步入此庭的人都会由衷感叹:太精美了!
  院内金碧辉煌的圆弧拱门边均为马蹄形券廊,纵横两条水渠贯穿庭院,成为十字形而象征天堂,4条水渠代表4条天河:乳河,奶味鲜美浓郁;水河,清水长流不息;蜜河,色纯质精甜美;酒河,饮者心旷神怡。水渠的交汇处,即庭院中央有一个喷泉,它的基座雕刻着12头大理石狮子,庭院因此得名狮庭。泉水从狮口喷出,流向4条水渠,水渠四端各有小喷泉。水面波动时,将阳光反射到天花板上,反射到布满彩饰的券廊纹饰上,光影迷离,色彩斑斓。
  由于伊斯兰教原则上禁止采用动物或人的形象作为装饰物,所以,在阿拉伯艺术中,这种用狮子雕像来构筑喷泉的做法令人匪夷所思。
  另外,狮子的雕塑过于简陋,与美轮美奂的庭院建筑极不相称。多年来这些狮子一直被人诟病。是后人的画蛇添足,还是古摩尔人以丑映美的美学杰作,就只能留给游人自己去猜测和体会了。
  狮庭周围环绕着124根大理石圆柱,这些圆柱组成纤丽精巧的游廊。拱门及走廊顶上的拼花图案尺度适宜,且相当精美。金碧辉煌的游廊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而不安定的光影变化。轻灵的圆形屋顶饰有镶嵌着金银丝的精美图案。宫院地面用彩砖铺砌,四周墙壁镶以蓝黄两色相间的彩砖,墙壁上下两端还有靛蓝和金黄两色瓷釉的饰边。
  从狮庭出去就是回廊围绕的皇家花园,花园也充满伊斯兰风情。特别的热带植物葱郁整洁,修剪成型却又自然生长的花卉草木,加上水的巧妙衬配,别有一番异域风情。
  在阿尔罕布拉宫,还有一座梯田式的小花园——帕塔尔庭园,其范围一直延展至贵妇人塔。贵妇人塔是阿拉伯时期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依据居住者的不同,它曾有许多不同的名称。自18世纪后期,被称为贵妇人塔。塔与周围层层叠叠的花草、水池、树木、楼亭、远山、云天浑然一体,相映成趣。站在塔上,可以远眺,也可以近赏。这里是阿尔罕布拉宫最美的庭院之一,因为开阔,也因为有云山的衬托,给观者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恍惚间令人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
  复杂的庭外道路,曲折通幽,难怪最早在清光绪六年(1880年)踏足于此的国人、驻西班牙参赞黎庶昌,游后感叹:“重楼复道,曲折迷人。”
  宫廷对面和阿尔罕布拉宫一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赫内拉利费宫是格拉纳达苏丹的夏宫,修建于格拉纳达苏丹穆罕默德三世统治时期。它原本与阿尔罕布拉宫用横跨峡谷的走道相连。宫里有一座最古老的摩尔花园——阿丝奎亚园,被认为是维护最好的安达卢斯式中世纪花园,也有人称其是“西班牙最美的花园”。在这里,人们同样能感受到来自沙漠的阿拉伯民族对水的那种特殊偏好:长长的水渠以水为拱门,接通了天和地、白天和黑夜、东方和西方。
  华盛顿·欧文在1832年写道:“对一位充满了历史感和诗意情怀、如此难解难分地沉浸于充满罗曼蒂克色彩的西班牙编年史中的旅行者来说,阿尔罕布拉宫同样也是令人心醉神迷的对象,它是所有真正的穆斯林的天房。有多少传奇故事和圣传,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有多少关于爱情、战争和骑士豪侠义举的颂歌和民谣,无论是阿拉伯的,还是西班牙的;与这座东方巨型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责任编辑】赵 菲
阿尔罕布拉宫印象
阿尔罕布拉宫印象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