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之下的“夜食症”

夜深人静,有的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无法入睡,其实他们正想着厨房冰箱里的“好吃的”,实在难以克制就起床冲向冰箱大吃一顿,等到情绪放松,才能美美地睡上一觉。你会不会经常有这种半夜爬起来吃东西的冲动呢?如果答案是“有”,甚至是“经常如此”,那么你可能要警惕了。这种三更半夜难以抑制的进食冲动可能不仅仅是一种习惯,而是一种病态。有研究显示,全球大约有1.5%的人患有这种名为“夜食症”的心理失调症,但是大多数人对于这种病症却知之甚少,甚至前所未闻。
  锁住冰箱却锁不住饥饿感
  在美国至少有400万人饱受夜食症的折磨,它会给患者带来相当大的痛苦。夜食症患者不得不让家人或朋友锁上冰箱,或让别人把自己锁在屋里,甚至让人把自己铐在床上。
  住在美国爱荷华州的布赖恩把妻子睡的那一侧床戏称作“谢利小吃铺”。孩提时曾患过梦游症的谢利在1994年旧病复发,她会在夜间梦游到厨房找饼干、糖果和炸薯片,然后带回床上,在睡梦中狼吞虎咽。她说:“早上,我的头发上落着糖霜,我丈夫的后背上粘着巧克力豆。”更糟糕的是,这些垃圾食品让她醒来后又累又难受。后来,医生告诉她,这是一种与睡眠相关的摄食障碍——夜食症。
  由于忍受不了夜食症的折磨,一名女士曾让室友把自己锁在卧室里,然而她根本就不能入睡,害怕万一失火会把自己烧死在房子里。还有一名患者把所有的食物都锁在了车上,早晨醒来却发现:这些食物又都被取了回来,有些已经被吃掉了,还有一些被乱糟糟地扔在厨房里。
  美国睡眠障碍研究专家尼尔·卡维医生认为,即使夜食症患者吃东西时突然醒来,他们也很难停下来。他说:“当患者夜游去厨房时,即使他醒来,并且他事实上根本都不饿,他也会继续走到厨房大吃一通,因为他‘觉得’非常饥饿。”
  美国心理学教授阿尔伯特·斯坦科德是医学界研究夜食症的先行者和权威专家,他早在1955年就首先确认了夜食症的存在。斯坦科德指出,夜食症是一种由精神压力诱发、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临床疾病。可惜在当时,斯坦科德的发现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近些年来,随着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现代人承受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人们意识到夜食症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因此学术界对夜食症的重视程度才有所增加。
  斯坦科德表示,全球大约有8.9%的肥胖人士患有夜食症,仅在美国就有数百万患者,其中女性患者比男性多,占患病者总数的60%左右,而青少年和儿童则很少患病。宾夕法尼亚医科大学的科学家詹妮弗·朗格说:“夜食症通常是由生活中的压力、沮丧或令人情绪激动的事情引起的,体重正常的人也有可能患上夜食症,进而导致身体发胖。”詹妮弗·朗格说:“有些患者不是在梦游,他们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只是身不由己。”
  夜食症是一种由生活方式不当引起的疾病,多见于喜欢熬夜或经常上夜班的中青年人。目前,医学界对“夜食症候群”已有明确定义,包括早上厌食、晚上吃得多及失眠等。他们通常进食的次数较多,与常人相比吸收的能量较多,因此导致肥胖。
  精神压力是夜食症的诱因
  夜食症主要有两大表现形式:一种是患者经常夜晚食欲旺盛,体重逐渐增加,觉得沮丧而又无助;另一种是患者熟睡后又“醒来”吃东西,自己却浑然不知。经人发现或看到食物减少后,才知道自己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
  夜食症在精神疾病中是一种比较普通的失调症。斯坦科德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夜食症患者往往感到精神压力大,而且睡眠质量不高,经常一个晚上醒来3~4次。每次醒来,患者往往会直奔厨房去找零食吃。对于患者来说,这种进食的欲望是无法抑制的。
  夜食症患者在白天所吸收的热量要比正常人少。他们往往不吃早餐,但是在晚上大约9点之后直至翌日清晨的时间里,他们所吸收的热量至少是一天总量的四分之一,有时候甚至达到一半的水平。因此,患者当中很多人都有超重的现象。
  斯坦科德认为,夜食症患者其实患上了3种失调症:饮食失调症、睡眠失调症和情绪失调症。午夜时分,他们的情绪越是焦虑和抑郁,食量就越会增加。斯坦科德相信,患者在潜意识中想要通过进食来调整情绪、减轻压力和帮助睡眠。这说明夜间进食可能是人体自我医治情绪问题和释放压力的一种无意识行为。研究人员发现患者经常选择一些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碳水化合物能够刺激复合胺的分泌。复合胺是人体内一种能够舒缓神经系统、促进睡眠的化学物质。
  抗抑郁药物对抗夜食症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一些抗抑郁药物对于70%的夜食症患者很有帮助。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托吡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夜食症的药物。
  另外,有科学研究显示,夜食症患者体内两种与睡眠和胃口有关的激素——褪黑素和瘦素的含量较低。与此同时,与精神压力有关的激素皮质醇的分泌则较高。这意味着患者可以通过服用褪黑素和瘦素来促进睡眠和减少饥饿感。
  夜食症的最新研究
  最近,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徐璎领衔的生物钟研究团队发现,当一种名为PER1的基因发生突变时,可能会导致夜食症。
  人类作为最高级的哺乳类动物,有3个PER的基因,分别是PER1、PER2和PER3,它们各自精准地控制着人体的不同功能。PER1控制吃饭,PER2控制睡眠。在正常情况下,PER1和PER2是保持同步的,以保持睡眠和饮食周期的均衡。但是如果其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使得机体的各种生物钟不能步调一致,就会出现夜晚该睡觉却又想吃饭的症状。当然,医学界对于夜食症的诊断有着细致严格的标准。因此,如果你仅仅因为嘴馋或者晚饭没吃好偶尔在半夜饱餐一顿,大可不必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偶尔的夜食并不等于你患上了夜食症。
  【责任编辑】张小萌
压力之下的“夜食症”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