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清华大学去“蹭课”

中学的生活紧张充实,你是否渴望到大学校园里去走一走,到大学教室里和大学生一起上一堂专业课?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后文简称166中学)生命科学实验班的同学就得到了这个宝贵的机会,来到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提早体验了梦想中的大学生活。
  进入生命科学实验班学习的同学,对生命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为此,166中学和清华大学医学院合作,请生命科学实验班的同学与清华学子一起上了一堂课。
  到大学里上课,对于很多同学来说确实是第一次,一路上大家都显得兴奋而又紧张。车子进入清华大学校门不久,就路过了一片荷塘。很多年前,朱自清先生就是在这片荷塘边散步,而后写下了那篇《荷塘月色》。
  初入略显陌生的大学课堂
  在高中时代,每个人的教室和座位都是固定的。而到了清华大学,想要去上一门课可能则要穿过半个校园,而这让同学们感到既陌生又新鲜。很快,同学们就来到了即将上课的教室,这间教室承载着遗留老建筑的气息,古朴平实。而即将开始的这堂课名叫“人类疾病与病毒”,是清华大学医学院为学生开设的生命科学的前沿课的系列课程之一。授课的张林琦老师是清华大学医学院的副院长,他曾经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担任副教授,对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的教育有很丰富的经验。
  166中学是张林琦老师的母校,他非常乐意为这些年轻的校友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于是,在张老师的促成下,166中学和清华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每个月都会有一次中学生走进大学课堂的活动,让中学生近距离接触大学里的前沿课程。
  这门课程是医学院为学生开设的入门普及型的课程,每次上课都会由不同的老师介绍不同的基础性的知识。虽然上课的时间很早,教室里却座无虚席,很多同学都只能搬凳子坐在教室后排。
  课上,张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了病毒的资料片。在讲解过病毒的基础知识后,张老师开始介绍疫苗的知识。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之后张老师又深入讲解了疫苗设计与工作原理,这些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有些陌生,而且理解的难度也更大一些。
  课程的后半部分,张老师以艾滋病为例子,展示了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还专门讲述了艾滋病的故事以及人类面临的来自艾滋病的挑战。尽管课程的难度略大,同学们还是表示很感兴趣,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更多的了解。
  在课堂上,我们还发现了166中学生物老师的身影,她们站在教室后排,认真地做着笔记。以高中生目前掌握的生物知识来看,这些大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其中的很多理论性知识同学们并不能完全掌握。因此每次上课,老师们都会跟同学们一起听课一起学习,回到学校后再进行补充教学,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些内容。
  清华大学并不是遥远的梦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还与张林琦老师及张老师的几位博士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交流开始之前,这次活动的带队老师,166中学的翟莉梅副校长为大家梳理了两所学校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166中学成立于1864年,当时被称为贝满女中,到了1905年,学校开设了大学课程,叫做协和女子大学。1919年,协和女子大学和汇文大学合并,成立了著名的燕京大学。新中国建立后的1952年,燕京大学中不同的学科分别并入不同的学校,其中文科和理科并入了北京大学,工科则并入了清华大学。正是因为这种联系,在通过种种努力后,166中学生命科学实验班得以与清华大学深入合作。
  在和学生们的交流中,张老师简单介绍了生命科学前沿课程的总体情况。他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可以引起更多同学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很多同学大概会觉得,这些研究生命科学尖端前沿问题的高等学府离自己太遥远,作为普通学生是无法接触到的。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就是希望同学们认识到,前沿知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那些世界顶尖的学府和科研机构也并不是高高在上。只要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自身不断努力,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大学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善于发现和抓住身边的资源,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这是做学问和做人的艺术。
  为了表示感谢,166中学的同学们还为张老师准备了礼物—一只穿着166中学校服的玩具熊。同学们把这只玩具熊看成是学校和学生的代表,是连接他们和清华大学的纽带。一路上每位同学都希望抱一抱这只小熊,玩具熊在他们手中传来传去,最终送到了张老师的手中。
  当中学生遇到博士生
  在听老师讲完之后,同学们都表示对大学生活依然充满了好奇。好在张林琦老师安排了六名他的博士生来与同学们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和交流。令人惊讶的是,在医学院这样十分理性的学院里,来参加交流的是清一色的漂亮姑娘。她们有的是刚刚上完课,放下书本就过来了;有的是手头的实验刚刚告一段落,脱了白大褂就匆匆赶来。
  中学生和博士生之间,有的恐怕不仅仅是年龄上的差距。不过没关系,正因为有差距才需要交流,来看看他们的碰撞吧。
  Q 怎样才能成为学霸,考上清华?有什么学习的窍门?
  A 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做成任何事情都没有捷径可走,唯一的一条路就是不放弃,坚持地努力下去。不过在努力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提高效率,集中注意力,别把时间浪费在看网页、刷微博上。
  Q 读博士都在做什么?
  A 医学院的博士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实验。我们都是张老师的实验小组的成员,有的同学是从本科的时候就加入这个项目。张老师会让我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方向,自己设计实验内容,他会给予一些指导。
  Q 我们现在上八门课,经常要熬夜读书,上大学是不是就轻松了?
  A 到了大学会面对很多新的问题,像我们做实验、写论文的压力也挺大的。熬夜读书是一种不科学的学习方式,对身体的伤害很大,尤其是在你们这个年纪,所以最好不要熬夜。我上高中的时候功课压力也很大,通过调整好自己的学习计划,每天按时睡觉。
  “与病毒战斗”的地方
  交流过后,张老师的助理辛胜楠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清华大学医学院的实验室,这里就是医学院的学生们工作的地方。实验室中有很多非常先进的设施,都是同学们从未见过的,大家围在一起,不时发出惊叹的声音。
  对于医学院的学生来说,大学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实验室里度过,他们在这里研究各种病毒和细菌的特征,试图找出消灭它们的方法。可以说,这里就是他们与病毒战斗的地方。
  面对一排排先进的实验仪器,很多同学还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另外一间小实验室里,一位研究生学姐正在记录数据,同学们赶紧跟过去,认真听学姐讲解实验的原理。虽然以他们目前的水平可能还无法完全理解这些知识,但这次的经历一定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
  生命科学实验班的设立是为了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开拓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学校希望通过去大学“蹭课”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更多学生喜欢上生命科学,喜欢上学习本身。
  生命科学实验班简介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高中生命科学实验班是北京市教委审批的高中特色实验班,2011年秋季设立,面向全市招收了30名学生。生命科学实验班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围绕学生发展的需求设置课程;为学生提供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获得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课程类型包括: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学生调查与研究课程(研究性学习)、短假期实践课程、长假期科学实践课程五类。
   生命科学实验班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到2014年,已经从最开始的一个班30人扩展到现在的两个班60人,给更多学生提供了与生命科学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到清华大学去“蹭课”
到清华大学去“蹭课”
到清华大学去“蹭课”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