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霍芬:“丝绸之路”命名者的中国缘

李希霍芬小传
  斐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近代中国地学研究先行者之一。生于普鲁士上西里西亚卡尔斯鲁赫(今属波兰)。曾就读于布雷斯劳大学及柏林洪堡大学,1856年获得博士学位。历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波恩大学地质学教授、莱比锡大学地理学教授等。他长期从事地理考察,并先后两次来中国进行地理、地质考察,对地理学方法论和自然地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著有《研究旅行指南》《当今地理学的任务和方法》《19世纪地理学的动力与方向》等。1877~1912年,撰写出版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地质基础和自然地理特征的重要著作《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研究的成果》(5卷,附地图集2卷),并在书中首次提出“丝绸之路”概念,被广泛采纳。
  軍艦上的地理學者
  距今大约170年前,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常称为“第一次英中战争”或“通商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长期闭关锁国的中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近代史就此发端。
  随后,经历了产业革命和交通革命洗礼的英、法、俄、美等强国,出于对支撑其发展所需原料、市场、殖民地与转运站等方面的考虑,纷纷将视线投向了远东。1854年,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贸易协议,结束锁国时代,幕藩体制随之瓦解。不久,英、俄、荷等国援例而至,也跟日本政府签订了类似条约。
  当时的普鲁士政府坐不住了。他们不甘落后,于1860年派出了一个由艾林波伯爵率领的外交使团,前往东亚,意欲与中国、日本、泰国等建立外交关系,缔结商约。当然,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这个规模庞大、配备了三艘军舰的外交使团,实际上混杂着帝国赋予的、外交和经济表象之外的各种使命。其中一项,即是效仿英国成例,在中国获得一块类似香港的商港和海军锚地。使团中,一位年仅27岁的地理学者费迪南·冯·李希霍芬,接受了秘密勘测选址的任务。
  1861年3月,普鲁士外交使团到达上海。当时正值英法联军入侵之后和太平天国运动兴盛之时,清政府只允许使团少数成员到天津谈判,其余的人都留在上海,不得到其他地区走动,故此次李希霍芬未能进行任何考察活动。这一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普鲁士签署《通商条约》,标志着中国与德国(当时以普鲁士为代表)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归国途中,李希霍芬与艾尔曼·马隆结伴乘坐一艘军舰先行离去,他们对台湾、菲律宾、苏门答腊和爪哇进行考察,并共同起草了一份详细的考察报告。他们在报告中对台湾的战略位置给予了高度评价,但艾林波伯爵却认为台湾的港口条件并不好,因为军舰在季风中难以找到锚地,所以最终普鲁士没有将选址目标锁定台湾。
  不过,这一趟东方异国之旅,让李希霍芬眼界大开,并且对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也意识到,对偌大中国如果只限于走马观花般转一转,那是难以真正取得学术上的收获的。此时,他已经另有盘算。
  “能猜透西部秘密的普魯士人”
  1862年,做好了充分准备的李希霍芬试图由南亚迂回进入中国,可原本承诺资助他的汉堡银行家突然变卦毁约,弄得他措手不及,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去往美国的加利福尼亚。
  李希霍芬计划从加利福尼亚出发,经勘察加半岛,抵达西伯利亚,再从北亚绵长的边境线上进入中国。然而,这个冒险的想法未能实现—没有人敢陪着他穿越那些寒冷、荒凉的地方,去做“无谓的自杀”。
  1862年至1868年间,滞留在加利福尼亚的李希霍芬对当地采矿业进行了考察研究,其成果带来了两个意外的惊喜:一是间接导致了美国西部的“淘金热”,并使他在同行和投资者中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二是加利福尼亚的银行家们慧眼识珠,表示愿意资助这个“能猜透西部秘密的普鲁士人”,开展一项旨在发现商业机会的对华考察活动。这些让李希霍芬大喜过望。
  其实,早在普鲁士外交使团访华期间,这项计划就已经作为腹案订立完成,只是还不具备能让这位日耳曼人自由走访大清国土的条件,何况还需要对清廷保密。此前,在临近矿业考察项目尾声之时,美国一位同行曾询问李希霍芬下一个考察目标,他当即脱口而出:中国!
  在所有文明国家和同等条件的国家中,中国所受关注最少,但它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在全球交通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具有巨大的科学考察价值。对它的考察有望在学术上和现实中获取广泛的成就,考察中国任务巨大,但我决定为之奋斗人生中最重要的几年。
  ——李希霍芬
  按照约定,由加利福尼亚银行资助李希霍芬的中国之行。从上海登岸后,上海欧美商会将给他提供旅华4年的经费,条件是:他必须把从考察地区获取的地理和地质资料,以及物产、人口、交通、风土人情等社会经济概况,用英文及时向商会做专题报告。
  1868年9月,李希霍芬经日本来到中国,从上海开始了他独立研究的中国之旅。之前在去往北京总理衙门领取护照时,他遵照朋友的建议,有意将其姓氏的中文写法的第一个字由最初的“栗”改为“李”,以跟清廷重臣李鸿章“同姓”,希望能借此增加亲和力,也提高自己的身份。
  脖子上掛着一支長長的鉛筆
  1868年到1872年间,一句汉语也不会讲的李希霍芬在中国走过了当时18个省中的13个。从东部的上海到西部的青藏高原,从北面的蒙古到南部诸省,李希霍芬的足迹遍布当时局势动荡的华夏大地。
  考察途中,他的脖子上总是用绳子挂着一支长长的铅笔,以方便他随手以绘画的形式将自己一路上的见闻记录下来。他还一一画下路过的山脉和平原,并从地质学的角度潜心研究,而气候对土壤的影响同样是他考察的内容。
  当然,李希霍芬记录的更多的还是中国的煤矿分布和各地的物产、商业情况,也包括该地区交通情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商镇和商业路线。
  考察期间,李希霍芬就像一名通讯记者一样,不断地将所见所闻以信件形式寄给上海欧美商会。这些信件后来汇集成册,以《李希霍芬男爵书信集》为名出版。
  有意思的是,李希霍芬虽然是拿着上海欧美商会的银子出行,但把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和强大视为最高理想的他,在向“东家”汇报工作时还是不露声色地留了一手—隐瞒了一些他认为事关国家利益的重要信息或观点。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李希霍芬曾秘密致函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提出德国“有必要发展海军以保护这些重要的利益和支持已订的条约;要求在万一发生战事时德国的商船和军舰有一个避难所和加煤站。”他为自己国家选择的“落脚点”是浙江舟山群岛和山东胶州湾,早在1869年他就已向政府提议,夺取胶州湾及其周边铁路的修筑权,将使中国华北的棉花、铁和煤等更为方便地为德国所用。而在1871年发给上海欧美商会的报告中,他反复强调宁波和杭州作为地区商业中心的地位,对舟山群岛和胶州湾只字不提。
  后来便发生了我们所熟知的一系列事件:1897年11月,德国借口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派军舰强占胶州湾。次年2月,德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强租胶州湾99年,并攫取了在山东的路矿特权。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李希霍芬在中国考察时发回德国的报告。
  1873年,李希霍芬回国,此后用后半生大部分精力撰写了《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研究的成果》。正是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第一卷中,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并在地图上进行了标注。
  光荣与非议
  学术界通常认为,李希霍芬为期4年的中国考察活动,一方面在客观上为近代中国的地质学奠定了开创性的基础,其功绩不可埋没;另一方面,他搜集大量情报,为列强侵略服务,其险恶目的也不容忽视。
   例如,他在著作中绘制出山东地形和地质图,并将胶州作为矿产资源宝地和战略要地进行重点描述,就被看作是科学光芒与侵略野心互相影响下的产物。
   对于李希霍芬是学术家还是间谍的争论,有学者如此评价:“当专家的视野和传教士般的热情结合在一起贯穿于国际政治,再美好的初衷也必然结出可怕的后果。”
  李希霍芬在中国多年考察的成果彻底改变了西方对中国的认知,并且对近代中国地质学、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人们既把他看作是近代中国地学研究的先行者之一,也把他视为近代中国和西方国家科学交流的重要先驱。
李希霍芬:“丝绸之路”命名者的中国缘
李希霍芬:“丝绸之路”命名者的中国缘
李希霍芬:“丝绸之路”命名者的中国缘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