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下的不老传说

在华北一带有一首广为流传的民谣:“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故乡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寥寥数语道破了山西洪洞移民的故乡情愫,也揭示了一段洪洞移民的辛酸历程。
  战乱下的黎民
  元末,囿于长期郁积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社会局势日趋动荡,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1264~1350年爆发的农民起义竟达百余次。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战火渐成燎原之势。面对民众的奋勇反抗,元朝统治者采取了强硬的镇压手段。在起义军和元军的混战下,一时间各地战争频仍,江淮一带烽烟四起,中原腹地兵燹成灾。缘于元军和起义军间的杀戮,人口损失惨重。据说,朱元璋手下有一员将领名叫胡大海,当年在河南讨饭时曾被当地恶霸羞辱,胡大海希冀朱元璋允准他报仇,朱元璋应允他杀人的范围在“一箭之地”内。令人唏嘘的是,箭居然射中了一只雁的尾巴,胡大海据此杀光了大雁掠过之地的所有人。另据史料记载,当时黄河、淮河地区可谓是“饿殍遍野,人烟断绝”,境况尤为惨烈。1368年,朱元璋率领的起义军推翻了元朝统治,但民众却始终未能远离战乱。
  明初短暂的统一很快被“靖难之役”打破,历时4年的内乱再次使中原、江淮地区的人口锐减。据此,民间流传着“燕王扫碑”“三洗怀庆府”等诸多故事。中原一带流传的“燕王扫碑”说的是,明初,鲁、豫、冀一带闹“红虫”,将人“吞噬”而光,朝廷出面由山西向各地迁民的故事。所谓红虫,指的是燕王所率领的军队,因头戴红巾而闻名,亦含有瘟疫之意。“碑”指的是南京城里的功德碑,即明皇族的祖宗碑。朱棣起兵靖难,造成中原、江北一带“千里无炊烟”。朱棣迁都北京后,为了弥补人口损失,便令山西移民迁徙至山东、河北、河南一带开荒种田。“三洗怀庆府”中所说的怀庆府,即明代所辖的河南修武、武陟以西以及黄河以北诸地。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军与元军在此地展开了“拉锯战”,双方都让百姓在门面挂上拥护他们的牌子,百姓疲于应付。这时有一个年轻人想了一个办法,在牌子的正面写上拥护农民军,在反面写上拥护元军,这样不论哪方攻打过来,只要一翻牌子就可以了。一次,农民军攻来,有一块牌子从门上掉下来,恰巧落在常遇春的马前,被常遇春识破机关,他将此事报告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正因战事毫无进展而生闷气,一听此事更是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常遇春将怀庆府地区的百姓斩尽杀绝。
  朱元璋定鼎南京后,深谙中原地区的重要性;朱棣迁都北京,更亟需依靠中原腹地的强势支持,如中原一带民生困乏,势必给京师的稳固造成影响。朱棣意识到欲发展生产、增强国力、拱卫京畿,就必须给中原地区休养生息的时机,方可使中原地区尽快从战争的阴霾中恢复过来。故此,首要解决的便是人口不足的问题,“戍民实边”成为最快且最有效的办法。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明朝统治者很快将目光聚焦在人口富庶的山西。
  洪洞大移民
  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鲜活的移民史。除了为躲避灾害而迁徙的自然移民,历代政府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的考虑,往往还会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官派移民,明代山西洪洞县移民当属此类。
  洪洞移民始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终至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历时长达50年;移民分布地域涉及晋、冀、鲁、豫、皖、苏等18个省份,堪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以致后世将“洪洞”代称为“移民”。学界称山西移民为洪洞县移民,但移民并非囿于洪洞县一处,洪洞县是山西移民的集散地,移民大部分来自山西的太原、平阳、临汾、晋城、长治等地。
  洪洞县是山西人口第一大县,隶属于临汾府,地处山西南部、临汾盆地北端,东隔霍山与古县交界,西倚吕梁与蒲县相连,北与霍州、汾西县为邻,是华北地区的交通要冲,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洪洞县的优越之处使其成为移民的首选集散地。明政府委派专员处理移民事宜,他们将办公地点设在洪洞城北的广济寺。寺中有一棵茂盛的大槐树,是广济寺的镇寺之宝,衙署官吏在这里为移民编号、发放川资凭照。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素来倡导“安土重迁、落叶归根”,在交通甚为不便的条件下,迁居异乡意味着此生很难再返故土。故此,背井离乡、迁居异处并非民众本愿,拒绝移民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明政府不得不采取某些强制手段。如在迁移之时,人们的一只手会被同一根绳子绑着,这样可以防止他们星夜狂奔;在途中有人想要方便时,就会呼喊“给我解开手”,后来,“解手”便成为如厕的代名词。在移民过程中,人们的手用长绳反绑,他们同时前行,共同休憩,在漫长的迁居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友谊,所以洪洞人便用“连手”指代挚友;洪洞移民的后裔也习惯将手背到后面走路,“背手”之俗遂流传至今。除此之外,明政府还在迁移民众的小脚趾上砍上一刀作为标记,使得山西移民小脚趾的指甲有两瓣。对于“小脚趾”的传说,历来有不同版本。河南安阳地区将其解释为被迁移的农民将自己初生子女的双脚小趾的指甲咬裂,以示纪念。无论是哪种版本,“小脚趾”的传说总是以洪洞移民为主角。后来,人们将小脚趾指甲有两瓣的人认为是山西移民的后代。无论是本愿迁移还是被迫移民,人们总是对故乡依依不舍。他们从大槐树下启程,一步三回头,有人甚至折下槐树的枝条带走,希望这里的槐树能在异乡生根,以寄托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抵达迁入地点安顿后,人们感慨此番迁徙路途的艰辛,于是第一代移民将他们的辛酸迁徙故事告知子孙,希望能代代相传。在河南一带流传的“打锅”故事便与此相关。据传,洪洞人牛川育有3子,但是迁移时规定3子不能迁移到同一个地方,这就注定家人从此要天各一方。为了日后能够团聚,牛川就将家里的一口铁锅打破成3份,每个儿子分得一份,作为以后认亲的凭据。后来,牛川的这3个儿子又都分别生了6个儿子,随着牛姓子孙的繁衍,“打锅”的故事也被代代相传,牛姓人将这个故事视为家族荣耀。当牛姓人相互见面时,便会互相问一句“打锅不打锅”?如果回答“打锅”,即被视为本家,反之则被视为旁支牛姓。直到现在,在河南巩义县还建有“对锅台”,每年都有“对亲会”的活动,这成了洪洞牛姓移民寻找亲眷、传递故土情愫的精神寄托,也流露出所有洪洞移民的思乡情结。
  寻根祭祖解相思
  大槐树下的悲欢离合终成传说,但移民后裔对家乡的情感却世代延续。自明初移民算起,至今已逾600余年,移民后裔将洪洞县看成是“根”之所在。故而在600余年中,寻根祭祖的活动时有举行。
  在移民后裔的祭祀活动中,槐树和鹳是重要的精神寄托。这其中有深厚的文化渊薮:“槐”即是取“怀”之音,表达了移民对家乡的怀念;“鹳”则取自中华鱼鹳文化,人们认为鹳是一种灵魂之鸟,代表着祖先的灵魂,鱼鹳文化遂与祭祀文化结下不解之缘。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汉代大槐树早已被洪水冲垮,第二代大槐树也在1974年被风吹倒。现如今,广济寺的大槐树为第三代大槐树,枝繁叶茂。移民后裔每每来到树下,久久徘徊不愿离去。
  广济寺内的建筑大多得益于民国年间洪洞贾村人景大启的捐建。景大启原是清末山东曹州的一员散官,在山东期间,他交游甚广,对原籍洪洞的乡亲尤为友善,后结识洪洞人刘子林,两人在捐建古大槐树遗迹一事上达成共识。辛亥革命时发生的一件事,更坚定了景大启捐建古大槐树遗迹的决心。袁世凯派遣卢永祥攻打山西革命军,卢军一路南下,恣意劫掠,但到了大槐树下时纷纷下马祭拜。个中缘由是卢军中多为山东、河北、河南的山西移民后裔,他们来到这里顿生归乡之感。正是由于移民对大槐树、对家乡的眷顾之情,才使洪洞免遭此灾。景大启告老还乡后,于民国三年(1914年)捐建了茶室、碑亭,亭中镌刻着“古大槐树处”5个隶书大字,背面刻有《重修大槐树古迹碑记》,记述了洪洞移民的简要历史。20世纪80年代,大槐树公园在此处落成。1991年,洪洞县政府开始举办“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据说,在举办祭祖节时,成千上万只小鸟飞至祭祖园,或盘旋于祭祖园上空,或栖息于树丛之中,第二天即全部散去。时人传言,飞鸟承载着祖先漂泊的灵魂,在祭祖当天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一解思乡之情。
  【责任编辑】王 凯
大槐树下的不老传说
大槐树下的不老传说
大槐树下的不老传说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