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食里的化学奥秘

豆腐—点浆
  豆腐向来颇受人们喜爱,麻婆豆腐、豆腐干、小葱拌豆腐……都是我们经常吃的美食。豆腐好吃,做豆腐难,不过也很有趣。
  豆腐的制作方法是:将大豆浸泡一定时间,加水磨成生豆浆,然后煮沸成熟豆浆;然后是点豆腐,南豆腐用石膏,北豆腐用卤水,卤水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石膏是硫酸钙。点完豆腐后豆浆就凝固,直接用勺子舀着吃,就是我们爱吃的豆腐脑;如果用纱布包裹压掉一些水分就成了我们所吃的豆腐。
  在制作豆腐的过程中,豆乳的凝固是影响豆腐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各种豆腐之间形成质构差别的主要原因。点豆腐时用的凝固剂不同,做出的豆腐质量和口感也就不同。凝固剂用石膏做出的豆腐,因其凝固进度缓慢,做出的豆腐保水性好、光滑细嫩;用卤水点豆浆做豆腐,可使豆浆中蛋白质迅速凝固,豆腐蛋白凝胶中所携带的水分较少,豆腐的持水性较差,所以做出的豆腐较干,豆腐干一般就是用卤水点豆浆做成的。
  那么,点豆腐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盐卤或石膏进入豆浆后,其中所带的正离子与负离子会和豆浆中的水分子结合,打破蛋白质和水的交融状态,使蛋白质颗粒凝聚,形成沉淀。分散的蛋白质团粒会很快聚集到一起,就变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再挤出水分,豆腐脑就变成了豆腐。豆腐、豆腐脑就是凝聚的豆类蛋白质。
  酒酿—发酵
  酒酿的历史由来已久,不过,古时候人们叫它“醪糟”。《说文解字》里记载“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其中“酒醪”可能就是与醪糟相似的食品。
  酒酿的做法是用蒸熟的糯米拌上酒药,然后发酵而成。在我国不同地方,它也有不同的称呼,醪糟、酒娘、米酒、酒糟等。酒药又称“酒母”或者“曲”,所含的成分主要是用于发酵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其作用是使糯米发酵。
  酒酿在发酵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多糖的一种),以支链淀粉为主。将酒药撒上后,酒药中含有多种发酵微生物,首先根霉和酵母开始繁殖,并分泌淀粉酶,将糯米里的淀粉水解成为葡萄糖,醪糟的甜味即由此得来。然后,醪糟表面会长出一层白醭,这其实是根霉的菌丝。随后,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在真菌细胞内发生糖酵解代谢,将葡萄糖分解成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就使得酒酿有了类似酒的香味。酒酿就基本做好了。
  酒酿的发酵时间要控制得恰到好处:过长淀粉会被分解完,酒味过大,没有嚼头;时间不够,则米尚未酥烂,口感黏,像糯米饭。另外,在发酵过程中最好不要打开盖子,这个过程不喜欢太多氧气,而且空气中的其他细菌也可能进入引起杂菌污染。
  泡菜—腌渍
  在四川,善于做泡菜的人被称为拥有一双“泡菜手”。在东北,冬季来临前人们也要做好泡菜,东北泡菜被当地人称为雪地里的“迎春菜”。以前,反季蔬菜还不流行,没有一手好的泡菜功夫,冬天可是很难熬的。在韩国,泡菜俨然成了国家名片,他们还给泡菜起了一个名字叫辛吉穆奇(Kimchi)。
  泡菜的做法,是用一些新鲜的蔬菜,白菜、辣椒各种蔬菜都行,风干表面,放入泡菜坛里,别装得太满,加入水和盐,如果喜欢,还可以加点花椒等香辛料,然后盖上坛子,在坛子的边沿倒上水,放到阴凉干燥的地方即可。不过,放到坛子里的泡菜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从外面看起来,泡菜在坛子里似乎没有动静。不过,大量的微生物其实已经开始活跃了,这里主要发挥作用的是乳酸菌,泡菜坛里正在酝酿着一场发酵活动,而泡菜坛也被认为是最古老的生化反应器。乳酸菌将蔬菜里的糖分分解发酵产生乳酸,这就是为什么泡菜吃起来都是酸酸的。而泡菜脆嫩的口感也是乳酸菌的缘故,原来,乳酸菌体内缺少分解蛋白质的蛋白酶,所以,它不能消化植物组织细胞内的原生质,而只利用蔬菜渗出汁液中的糖分及氨基酸等可溶性物质作为它们繁殖、活动的营养来源,这样一来,泡菜组织就能保持挺脆状态,并具有特殊的风味。
  另外,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由于乳酸的积累,泡菜汁中的pH值可降至4以下,在这样的酸性环境下,分解蛋白质的腐败细菌和产生不良风味的丁酸菌的活动及繁殖会受到抑制,从而起到防止杂菌和产生不良风味的作用。很多人喜欢在泡菜盐水中加点花椒等香料,它不仅可以调味,还可杀菌、防腐和抗氧化。尽管如此,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还是要注意卫生状况,以免引起污染泡菜变质。
  腊肉—火熏风干
  “腊七腊八,腌鱼腌鸭”,每年腊月一到,我们国家很多地区的人们就开始准备腌制腊肉。传统腊肉的做法是用鲜肉加入食盐、曲酒、香辛料等辅料腌制,再烘烤或日光暴晒、烟熏等加工制成的一种肉制品。腊肉风味独特,腊香浓郁,保质期较长。晾腊肉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原本水润绵软的腊肉会发生这么大变化?
  制作腊肉的时候,腌制、烟熏和烘烤都能使腊肉具备诱人的风味及外观。
  首先,烘烤(或日晒)和加很多盐能降低腊肉的水分活度,绝大多数细菌、酵母菌在这样的水分活度下无法生长,晾在外面也不会坏。而且烘烤加热还会使肉类中的氨基酸和还原糖之间发生美拉德反应和脂肪的降解,产生大量芳香挥发物质。这就是腊肉吃起来很香的原因。
  烟熏也是一个重要环节。烟熏时,木材会分离出香味物质酚类、酸类、醇类、醛类等。酸类物质可降低肉的pH值,增加食盐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加速亚硝酸盐反应,增强腌制的效果。另外,木材挥发的气味物质与肉类接触也能增加腊肉的香味,一方面烟雾携带一部分热量使肉本身的风味物质分解产生香味;另一方面,烟雾中的挥发性成分通过扩散、渗透、吸附也会进入肉中,使肉产生烟熏的香味。烟熏气体中的酚类物质还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能防止脂肪氧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使腊肉更便于储存。
  (科学顾问/范志红 责任编辑/李平)
传统美食里的化学奥秘
传统美食里的化学奥秘
传统美食里的化学奥秘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