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人类传染病史上的头号天敌

乙肝病毒的发现历史

  我国古代虽然没有“肝炎病毒”之说,但是从古代文献的记载来看,病毒性肝炎很可能是一个古老的病种,因为早在汉代,当时的名医张仲景就在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对黄疸病进行了分类记载,其中有些可能就是乙型肝炎引起的。

  西方医学最早认识到这种疾病则可能是在1883年。据说当时是一次偶发事件,天花流行,为了预防天花,德国一家造船厂对工人接种了由人淋巴结制备的牛痘疫苗,注射后人群中有不少人出现了黄疸,这很可能是通过血源途径感染的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直到1965年,国外学者布隆伯格在2名多次接受输血治疗的病人血清中发现了一种异常的抗体,它能与血清中的抗原起反应而形成沉淀,这是一种性质不明的抗原。因为它来源于澳大利亚土著人,因此布隆伯格把它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

  该抗原的发现引起了世界各国医学界的极大兴趣,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直到1969年才明确这种抗原与乙型肝炎有关。次年,丹娜等科学家首次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态,确定了这种神秘致病病毒的真实身份。

  专攻人类的DNA型病毒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乙肝病毒(简称HBV)是一种仅对人类和猩猩有易感染性的DNA病毒。由于完整的乙肝病毒呈颗粒状,因此也被称为丹娜颗粒。那么,这种在1970年由科学家丹娜发现的直径42纳米的病毒,又具有哪些特点呢?

  乙肝病毒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外面是一层覆盖整体的外衣壳,相当于一般病毒都有的薄膜结构。这层外壳由双层脂质和蛋白质组成,上面附着有乙肝表面抗原以及蛋白质。

  外壳内部的核心部分主要为双链DNA,其上带有DNA聚合酶,整体大概由3200个核苷酸组成。值得一提的是,乙肝病毒的两条DNA链长短不一,这也正是其不易被攻克的重要原因所在。

  在显微镜下不难发现,乙肝病毒有三种形态,分别是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大颗粒就是最为著名的丹娜颗粒,而小颗粒则是乙肝病毒感染后血液中最多见的一种,它本身并不含有DNA以及相关的聚合酶。管型颗粒实质上是由几个小球形颗粒聚合在一起而成,但同样具有抗原性。

  秘鲁土著人或因乙肝濒临灭绝

  虽然乙肝病毒具有如此广泛的传播性,但是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人们依然未能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个位于秘鲁北部亚马孙雨林的土著部落就正因大规模感染乙肝病毒而濒临灭绝。乙肝作为一种外来病毒传入当地已经有十余年,但当地政府一直未对其传播态势加以控制,导致感染该病及因其死亡的人数迅速增加。

  这个名叫坎多什的部落约有2400人,其中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约为169名,更是已经造成了80人死亡。由于政府缺乏重视,乙肝在该部落的传播完全未受控制,感染及发病情况已十分严峻。而坎多什所在省份的其他几个土著部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对于近十年来乙肝的突然大规模爆发,当地一位名叫卡娜的护士怀疑是外来者带入导致的。“20世纪90年代,当西方石油公司获得了这片丛林的石油开采权后,乙肝就开始在当地大暴发。”卡娜回忆说道。当然,出现这种情况还是与当地医疗条件水平有关,存在不安全注射的现象,消毒、抽血时被感染以及一些陋习如吸毒、文身等,这些会导致乙肝病毒在较大范围内传播。

  人类的乙肝防治战争

  既然已经发现了乙肝病毒的真身,那么如何消毒与防治就成为了人类研究的重点。幸运的是,乙肝病毒对多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均很敏感,如进行2分钟的热力消毒即可使乙型肝炎病毒灭活而失去感染性。而诸如过氧乙酸、环氯乙烷、碘制剂及戊二醛等对乙型肝炎病毒的灭活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不过也应注意到,酒精、普通高温等方法不能杀死乙肝病毒,这是因为乙肝病毒在外环境中具有很强的抵抗力,通常在37℃下能稳定60分钟,一般的化学消毒剂或加热到60℃4小时都不能将其消灭,在-20℃的条件下甚至贮存20年后仍具有传染性。

  好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如今对乙肝的治疗已经有了明确而有效的方法,例如使用α-干扰素、干扰素诱导剂等直接进行抗病毒疗法,或是应用中国传统的中医达到清热利湿、芳香化浊、调气活血的目的,都可以很有效地缓解甚至治愈乙型肝炎。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