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半干旱地区的生态选择

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完工后,大家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享受绿色林带的利益了。但事实无情,许多地区风沙依旧,气候改善十分有限。究其原因,树是栽了,但很难成活,勉强人工浇水活下来,在严酷的环境下,长成了小老树。大量资金投下去,却没有变成规划中的“绿色长城”。

  因为这些地区实在太干旱了。

  栽树成林变成对抗自然的人类一厢情愿。

  在大自然中,植物群落的分布,与自然地理气候地形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某些地区,往往有其特定的植物群落。南方的植物长在南方,北方的植物一般只适合北方生长。

  对于某一些植物来讲,它们有自己的需水量和耗水量。乔木高大,根系发达,树冠占据的空间很大,所以需水量和耗水量都大。

  在旱区生长的矮小草类体积小,叶面有蜡膜,耐旱能力强。相比而言,乔木的水分蒸腾系数要比草类大得多。

  在我们这颗星球上,森林一般分布在降水量500-250毫米的半干旱区,树木稀少,大部分为草原。各种树木在这里生长都会遇到自然环境的严酷挑战。

  降水雨少于250毫米的地区就是荒漠草原或者荒漠,在这里连生命力顽强的野草也难以生存下来。

  在我国广大北方地区,包括三北防护林覆盖的地域,降水量大部分在250毫米到500毫米之间,比如河北张家口地区、内蒙古许多地区、甘肃中部地区的降水量都在250毫米到400毫米之间。

  因此,它们走典型的草原气候而不是森林气候。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里,这里无论人多人少,开发还是弃耕,都是一种干旱草原状态,只有很小一片集水地带,像山谷、低洼地、村边等,才有零星和小片树木。这些树很少长成南方那样的大树。

  从农业政策来讲,这里的耕地本来就是草原。所以要退耕还草,而并非退耕还林。这才符合自然规律。如果硬要栽种需水较多的高大乔木,恐怕也是徒劳的浪费人力物力。

  简单说,在许多苦旱缺水的三北地区,并不能建立以乔木为主的防护林体系,而应该退耕还草,还原草原,有的地区还要保持自然荒漠。

  在北方半干旱草原地区,草灌是理想的覆盖植物。

  实践证明,退耕后2—3年草灌就能有效地保持土壤,作为一种耐旱灌木,柠条生长4-5年后也能防风固沙。而乔木则成活率很低,有时必须人浇水护养。许多树长成半高的“老头树”,使人对自然环境的严酷留下深刻印象。

  我国农村界的主流观点认为:退耕之后,应遵循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从全国看,降水500毫米以上地区退耕可以还林,300毫米-500毫米地区,退耕应以草为主。250毫米—300毫米地区,草灌结合。250毫米以下荒漠草原地区,则应封闭,减人,减羊,减牧,让它们自然休养生息。

  人工种草与自然还草

  自然还草要与人工种草互相结合。

  还草中自然禁牧还草成本低,效果不错,3年后就可以覆盖50%-60%的地区,达到基本不扬沙起尘的目的。

  农民由于退耕,收入减少,政府一般补贴,但农民自己还可以想办法创收。事实证明,退耕还要退牧,坚决把羊头数减下来,改为舍饲。作得好的地区,自然生态回升,收入反而上升了。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退耕了1000多万亩土地,但加强水利建设,人增多粮食从350公斤增加到600公斤,人均收入从745元增加到2000元以上。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