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新花 技术集成

炼钢操作中去除钢中杂质,主要是依靠将钢水中杂质驱向炉渣。即利用钢中杂质与某些造渣物质如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铁等相互结合成不溶于钢水的渣,上浮在钢水的表面,然后扒去渣液,即可得纯净钢水。所以有句行话,“炼钢即炼渣”,也就是说要得到好钢必须造成合适的钢渣。贝塞麦炼钢炉的炉衬用的是硅质耐火材料,即所谓“酸性”炉衬,所形成的钢渣也是含氧化硅很高的酸性炉渣。这种炉渣不能与硫、磷等杂质结合,所以去除杂质的能力很低,必须使用低硫、低磷的优质生铁为原料。这就极大地限制了这种炼钢炉的应用范围。因为低硫、低磷的铁矿资源极有限,一般情况下,不容易满足贝塞麦炼钢法对所用生铁的质量要求,炼得的钢往往性能欠佳。1877年,英国入托马斯和吉尔克里斯特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使用白云石(氧化钙和氧化镁为主的矿物)作转炉炉衬,为使炉衬可塑性好并结合密实,其中掺人10%左右的沥青作黏合料。用这种炉衬的炼钢炉被称为碱性转炉或托马斯炉,可以造成含氧化钙较高的碱性渣,对去除钢水中的磷很有效,而且由于钢渣中富含五氧化二磷(P2O5)还可用作农家磷肥,真是一举两得。这种方法在法国、比利时等拥有高磷铁矿的地区很受欢迎,延续使用到20世纪50年代,直到氧气炼钢兴起方被淘汰。

  就在贝塞麦转炉炼钢法问世后不到十年,炼钢技术方面出现一颗耀眼的新星。1864年,英国籍德国人西门子(K.W.Siemens)发明了“平炉炼钢法”。这种方法是在原有的炒钢反射炉的基础上,加用了蓄热室,使燃气和空气先预热到高温,然后入反射炉燃烧,燃料的燃烧热和预热空气与燃气中含有的物理热相叠加,就使炉温提高到1600℃以上,炉料可熔化成液态钢水,再经造渣、精炼等操作,可炼成质量很高的液态钢。

  

  平炉炼钢盛极一时

  

  同年,法国工程师马丁又在这种炉中搭配废钢,这就更扩大了原料来源,这种炼钢方法也称“西门子一马丁炉炼钢法”,因为这种炉子形状如同一间小平房,在中国一般称为“平炉炼钢”。平炉炼钢对原料要求不高,矿石、生铁、废钢均可搭配入炉;炉衬可用碱性耐火材料,也可用酸性耐火材料,但用酸性炉衬要求原料含硫、磷低,所以很少使用。碱性平炉可从容造渣、甚至可多次放渣脱去杂质、钢液化学成分也较容易控制;炉容积可以造得很大,小炉子可数吨、数十吨,大炉子可达千吨;而且,由于炉中燃气是从钢液表面掠过,并不像转炉中那样直接穿过钢液,所以有害气体(氮、氢等)含量较少,精炼过程中,还可进一步脱去气体,减少于钢材脆裂的倾向;虽然每炉冶炼时间长达数小时或更多,但就产量、质量,成本各项指标上衡量得失,还是远胜于转炉炼钢。此法一出,便以强大的竞争力向全世界推广,将转炉炼钢法挤出市场,除了有特殊原料条件(如法国、比利时等)或有特殊用途(如铸造厂中小型转炉)。新建大型炼钢厂多是采用平炉炼钢。1888年法国埃鲁发明了电炉炼钢法,但由于电能消耗大,成本高,只宜用在高质量钢和高合金钢等生产,也无法与平炉炼钢竞争。直到20世纪中叶,近百年间,全世界80%的钢都是产自平炉,可谓盛极一时。

  

  技术嫁接 技术集成

  

  说来有趣,蓄热室是炼钢业向玻璃制造业学习的成果,也可称之为“技术嫁接,技术集成”。“蓄热室”是一个内部砌有格子砖的小室,高温气流通过时,便将其格子砖加热,颇似中国北方农家火炕。再通人冷风时,冷风接受格子砖加热,变成热风,即可增加燃烧后的温度,这种原理早在高炉热风炉上有所应用。1856年,西门子取得蓄热室专利。他是利用玻璃熔化炉的废气通过蓄热室,提高了燃气入炉前的温度。不需再用燃烧加热热风炉,即可取得很高炉温。这一发明使玻璃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并便于生产大块平板玻璃。此技术随即被引用于炼钢平炉,就形成新的炼钢技术。1862年西门子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77年荣任英国钢铁学会主席。

  从这个事例中可见新技术与老技术的继承发展的关系,各行各业之间技术集成相互渗透的关系。反射炉炒钢古已有之,在中国自东汉时即普遍使用,有近2000年的历史。在欧洲也沿用数百年之久。一旦加入了“蓄热室”这一新设施,顿使面目一新,在炼钢界独领风骚近百年。可谓“老树新花”。20世纪50年代崛起的氧气炼钢也是在被冷落了百年之久的“吹炉”(转炉)技术中,引进使用氧气吹炼,从而焕发青春,成为炼钢技术主流。

  

  氧气顶吹 风靡全球

  

  早在1855年贝塞麦就设想使用氧气吹炼铁水,使之脱碳成钢。他也曾设想从炉子上部插入管子,导人空气或氧气以便吹炼,酷似现代“顶吹”。然而19世纪中叶,制氧技术还很幼稚,不能制出大量氧气,所以贝塞麦只能从原理上推论设想而已。事隔80年,20世纪30年代,工业制氧技术已趋成熟,有些科学家又开始从事氧气炼钢的开发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德国工业大学的杜尔教授,他发表了实验室研究论文,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研究进程,杜尔先生逃避到瑞士。1945年,他在瑞士用一个小转炉试验用氧气炼钢成功。战后重建被“二战”破坏的基础设施急需大量钢材,钢价飞涨。寻求新的快速炼钢方法成为热门课题,杜尔被奥地利钢铁公司请去进行氧气炼钢开发研究。1952年,杜尔不负众望,在奥地利的林茨一多纳维茨钢厂建成30吨顶吹氧气转炉,后来就用这两个地名的字头命名称之为“L-D炼钢法”。此法原理并不复杂,使用一根双层套管,两管之间有循环冷却水,中空内管可通高压氧气流。吹炼时,管子垂直向下深入炉中,高压气流冲向罐状容器(炼钢炉)中铁水,使铁水中的杂质,硅、锰、磷、碳等迅速氧化,此时,氧化所产生的热量使钢液温度急剧上升,待钢水的成分和温度达到合适要求时,可加入脱氧剂及合金料调节钢水达到所需标准即可出钢。每炉吹炼的时间仅15~20分钟,即使连加料、出钢、补炉等辅助操作一般不超过一小时,而且不需外加燃料。早期炉容数十吨,后来发展为数百吨。年产数百万吨的钢厂也只需3~4个炼钢炉,炼钢厂的基建资金和建设时间大为节省,如此多快好省的技术当然应该不胫而走,风靡全球。

  然而,好事多磨,新炼钢方法推广中阻力重重。首先本身尚不完善,其一是吹炼气流流速高达数倍或十数倍音速,与钢水反应激烈,向炉外喷溅及氧化损耗的钢水较大。其二是吹炼产生的红色粉尘(氧化铁)弥漫空间,污染周围环境极为严重。三是所产钢中脱气等操作及合金化均待改进。所以,有些国家的专家们对L-D法评价不高,前苏联对此不感兴趣,也影响当时中国拒绝了这项技术引进。日本和西欧各国则很快引进改善了上述缺点,尤其是与此新炼钢技术相辅相成的各种相关技术集成,如:“钢包冶金”(盛钢桶中做各种精炼处理),连续铸造,各种自动化操作系统等等相继发展完成。到20世纪60年代,氧气顶吹炼钢以其投资少、建设快、效益高等优势,成为炼钢技术主流,能使钢产量成倍增长。以日本为例,在二战后的废墟上,采用氧气炼钢技术,以不足20年时间,钢产量跃升到8千万吨。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力引进推广这项炼钢技术,现在钢产量早逾亿吨,跃居世界首位。回首往事,不免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决策失误而扼腕叹息。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