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的心理学

前不久,广西玉林举办“狗肉节”遭到爱狗人士和动物保护人士的抵制与抗议,该事件在媒体上掀起一场“舌尖上的战争”。吃狗肉者和抵制狗肉者都在争夺道德的制高点。这一事件反映了一个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心理冲突:动物的肉,吃还是不吃?

  吃肉是一个矛盾:一方面,大部分人要吃肉;另一方面,肉来自动物,而我们关心动物过得好不好。在餐桌上,有菜有肉才是美味的搭配,然而在屠宰场或其他场合,我们看到动物被杀却会感到同情、悲伤或愤怒。在心理上,吃肉这一行为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

  人为什么吃肉?

  对人类来说吃肉的一个主要动机是它吃起来比较香,至少吃肉的人认为吃肉比吃菜更美味。觉得吃肉更香并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人本身的爱好或性格,而是由人类的进化所决定的——人需要高脂肪、高蛋白和高热量的食物,尽管这些需求在物质充裕的今天被无限缩小。

  人格特质也会影响人们吃肉时的心理状态。我们上面谈到吃肉对一般人来说存在一种心理矛盾,而有两种人格特质会影响人们的这种心理矛盾。其中一种人格特质是“独裁主义”,独裁主义特质越高的人越认为控制和挑衅下属是可以接受的;另外一种人格特质叫作“社会优势取向”,社会优势取向特质越高的人越认可并支持社会中存在等级与不公平。研究发现,在人格测试量表中,杂食者(既吃肉又吃素)在以上两种人格特质得分上都要高于素食者。另外,在杂食者中,越认可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平等和不同阶级的人(社会优势取向特质高),就越喜欢吃红色肉类(如牛肉和羊肉)。

  人表达自我的动机也会顺带影响吃肉的动机。最近学术界有一个观点是,肉是男性的隐喻。吃肉让男性感觉自己像一个“真正的男人”。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自远古以来,肉就是跟男性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打猎一般是依靠男性。在一些调查中发现,女性比男性更觉得蔬菜是健康的,而男性比女性更爱吃肉。蔬菜更像是女性的隐喻,而肉则代表了男性。因而,男性喜欢吃肉一部分原因是那样做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有控制感和有男性魅力。

  动物“灵性”与吃肉的意愿

  决定人们吃肉意愿的关键因素在于动物是否具有思想性或者似人性。如果人们认为一种动物具备类似人那样思考的能力,像人一样会有各种喜怒哀乐的情绪——所谓有灵性,那么人会把动物也纳入道德的评价体系中,会把它当作人一样看待,不允许对其采取违反道德的行为。

  伤害有灵性的动物会诱发道德情绪。心理学家鲁比在2012年对美国、加拿大、中国香港和印度4个地区的人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人们越认为一种动物具有灵性,就越不愿意吃它,即使想象吃这些动物的肉,也会感到厌恶。厌恶不仅是一种生理情绪,也是一种道德情绪。当有人违反道德的时候,人们会有恶心和厌恶的感觉。人们对有灵性的动物会有道德情绪,反映了人对动物的道德思考。

  灵性和道德是相生的,没有孰先孰后之分。如果一种动物已经被认为是食物,那么人们会觉得它不太具有灵性。在2011年的一个实验中,研究者把实验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一组人说,这种树袋鼠生活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个地方;而对另一组人说,这种树袋鼠生活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当地人日常食用的动物。然后让所有人对树袋鼠感受痛苦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第二组人与第一组人相比,认为树袋鼠感受痛苦的能力较弱。在2012年的另一个实验中,研究者让一组志愿者想象牛和羊生活在一个充满诗意的原野上;另一组志愿者想象这些牛和羊成长于农场的圈栏里并且最后被杀掉作为食物。然后,所有人都对这些牛羊的智商进行评估。结果发现,第二组人对牛和羊的智商评价远低于第一组。由此可见,当一种动物被框定为食物时,人们会认为这种动物对痛苦的敏感度不高或者缺乏人那样的思考能力。

  动物是否具有灵性最终取决于其与人的亲近程度。研究者发现,人们心目中一种动物感受痛苦的能力与其是否跟人类似有很大关系。如果人认为某种动物跟人相似(如大象和大猩猩),那么人觉得与其他动物相比它对疼痛更加敏感。人看到这样的动物被杀害时,也更加容易产生情绪反应,并且觉得应该严惩这些伤害它们的人。反之,如果人觉得某种动物跟人一点都不相近(如鱼和鸡),那么人们就不会与之产生共情。因而,即使这类动物受到伤害,人也无动于衷。有心理学实验表明,将一种动物拟人化可以提升人们对这种动物的关怀,也就会降低把它当作肉的渴望。

  吃肉者,如何“心安理得”?

  如果人吃过肉或者想要吃肉,那么他们会改变自己对动物的看法。墨尔本大学的心理学家洛克南在2010年做了一个实验。他随机分配一部分人吃牛肉、一部分人吃坚果。接着,让他们评价牛能够感受到痛苦的程度。结果,吃牛肉的那组中有更多人认为牛不可能像人那样感受到痛苦。在2012年的另外一个实验中,不再是让实验志愿者现场吃肉,而是让他们分别想象在将来吃肉或者水果。结果发现,想象吃肉的人中有更多人认为牛和羊是没有思想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发现是,吃肉的人越认为动物没有思想,那么他们消极情绪的唤醒也越少。也就是说,实际上人们吃肉的时候或多或少、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产生消极的情绪,为了减轻这种道德上的内疚感,人们把动物归为没有思想和痛苦的生物。

  人的这种做法与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的预测一致:当人的行为(吃动物的肉)与信念(应该保护动物不受伤害)不一致而引起不适时,人通过改变自己的信念(动物并不痛苦,它们没有思想)来缓解这种内心的不舒服。另外有些人不是改变信念,而是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避免认知失调。比如,有一部分素食主义者的素食动机就是为了逃避吃肉的心理矛盾。动物保护行动的根源之一也在于此。

  “无解”矛盾从理解开始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之所以吃某种动物的肉,有人自身个性特点的原因,有进化的原因,也有环境和文化的原因。人作为杂食性动物需要吃肉来补充必要能量和营养,甚至吃肉也承担着一定的心理功能。但是,人作为拥有高级智能的动物,有时会对其他动物的境遇产生共情。正是这样的矛盾让人产生道德上的烦恼。

  心理学家发现,与西方社会相比,在东亚这种集体主义社会中,人吃肉与否受到身边人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很大。如果一个地方的文化环境早已框定某种动物为肉产品的来源,那么杀害和吃这类动物的肉将变得平常,并不会引起这些人的道德焦虑。但是持有不同饮食文化观的人却会对动物感到同情,对吃这些动物的人感到愤慨。

  人类吃肉带来的心理矛盾与生俱来,不同人群之间的不同观点也就莫衷一是。这些矛盾现在难以解决,未来可能也无法解决。不过我们首先可以做到的是互相理解,知道吃动物的肉会存在这样的心理矛盾,进而导致人们在对待吃肉问题上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责任编辑】张小萌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