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为何落脚闽地泉州

洛阳桥,地处闽地泉州,在桥梁建筑史上,与北京卢沟桥、河北赵州桥、广东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它还是我国现存最早、最长的跨海梁式大桥。

  不久前,笔者前往福建一看究竟。

  直把闽地当洛阳

  初听洛阳桥的名字,很多人一定以为这座桥必定是在洛阳,其实不然。问题是,泉州的桥为什么叫“洛阳桥”?它同河南的洛阳有关系吗?

  泉州和洛阳,远隔千里,两座城还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东晋末年“永嘉之乱”,社会动荡,大批中原的士族汉人南渡入闽避难。一些洛阳籍人辗转来到这里,在泉州沿江的万安渡口一带安居。他们身在闽地,怀念中原,想念故土洛阳,就把这条江叫作洛阳江,因此,建在江上的桥也就叫洛阳桥了。

  千年前的泉州人为什么要建造这样一座跨江接海的大桥呢?首先,它是当时泉州海外交通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早在南朝时,泉州就有与国外商贸往来的记载了。到了元朝,泉州与海外交流进入到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泉州港不仅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更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当时与泉州通商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00多个。

  另外,民间交通也很需要这样一座桥。宋代,这里是粤闽北上的陆路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货物都要经过此地。没建这座桥时,如果走陆路,必须绕道走洛阳江上游的小路,不但路途遥远,还要翻山越岭;如果走水路,就得在渡口乘轮渡。洛阳江江宽2500米,风急浪高,波涛汹涌,一遇风浪,经常发生翻船事故。涛涛江面成了当时闽粤入京的交通障碍,人们迫切地盼望能建造一座跨江大桥。

  蔡公有志巧造桥

  这个重任落在了当时的泉州知府蔡襄肩上。说起这蔡襄,还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呢。自古民间盛传,蔡襄是文曲星下凡,投胎到仙游县一户蔡姓人家。他自幼聪明好学,加上母亲教导有方,自小便立志为民行善解难。蔡襄18岁考中状元入京,不久就申请返乡,当上了泉州知府。上任后,他筹集资金,招募能工巧匠,开始了浩大的造桥工程。

  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在如此险要的地方建造一座跨江大桥,绝非易事。首先一个问题是,水深流急浪大,怎样建造桥基呢?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造桥基遇到很大的困难,蔡襄为此寝食难安,日思夜想。一天,在睡梦中,他突然梦见观音大士指点他向海龙王求助。醒来后蔡襄给海神写了一封求助公文,问手下衙吏:“谁人下得海?”一个衙吏随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来此人姓夏名得海,以为老爷叫他,就随口应答。于是,蔡襄便派他前往海神处投递公文。夏得海心知这趟差必是有去无回,就告别了妻子,买一壶酒喝得酩酊大醉,躺在海滩上,想让潮水卷走了事。谁知一觉醒来,黄色的公文袋变成了红色公文袋,他连忙回来交给蔡襄。蔡襄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酉”字。他苦苦猜想,终于领悟了个中奥妙,在当月廿一日酉时动工。果然此时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涨潮,桥基顺利砌成。

  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不足为信。真实的情况是:

  当时的桥工非常聪明,他们先沿着桥梁的中线抛置大量的大石块,并向两侧展开相当宽度,形成一条横跨江底的石堤,再在上面建造桥墩。桥墩的造型很特别,像一条条小船,整齐地停泊在江中,“船头”对着海水一面。这样有利于分水,能减少潮水对桥体的冲击力。这种施工方法被称为“筏形基础”,是洛阳桥对我国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

  为了巩固桥基,建桥的工匠还在桥下大量养殖牡蛎,利用这种海洋生物外壳附着力强和繁殖迅速的特性,把桥基和桥墩胶结成了牢固的整体,大大加强了桥梁的稳固性。这又是人类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一项发明,被称为“牡蛎固基法”,开创了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

  洛阳桥的桥面均由长条石板组成,每条石板重达数吨,当年是怎样铺设的呢?原来,桥工是利用潮汐的涨落来控制运石船只的高低位置,顺利地完成石板的铺设的。桥墩的形式也很有特色,它全部是由大石条交错垒砌而成;最上面的两层石条,则向左右挑出,使桥面加宽,以减少桥面石梁板的跨度。

  上述桥梁建造法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为当时和后世的大规模造桥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赞它是“福建桥梁的状元”。

  蛟龙卧波历千载

  来到泉州城东18千米的洛阳江入海口,只见一座白色花岗岩的大石桥横跨在洛阳江与泉州湾交汇处,远远望去,恰如蛟龙卧波,气势如虹,十分壮观。

  1000多年以前,建造洛阳桥可是个十分艰巨的工程。它于1053年开建,耗费了超过1.4万两白银,才于6年8个月后,也就是1059年完工。最初建成的洛阳桥,长1200米,宽5米,桥墩46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拦,28尊石狮;长长的桥面上,修有7个亭子、9座白塔,桥头两端有武士造像,南北两侧还种了700棵松树。明代诗人黄风翔曾写诗描绘洛阳桥的壮丽景色:“虹垂天际石,云抱水中峰,急雨潮声壮,微晖树色浓。”

  为了纪念蔡襄造桥的功绩,宋代人在桥南建了一座蔡襄祠。祠堂大厅中间是蔡襄塑像,中亭有蔡襄撰文并手书的《万安桥记》碑刻。此碑文章简练,书法遒丽,刻工生动精致,世称“三绝”。

  洛阳桥建成后,历经千百年风雨剥蚀、战火、洪水,逐渐变得破败不堪了;而且由于当初建桥资金有限,桥的高度不够,每逢洪水,桥面经常被淹没。所以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大规模的重修。一次,相传为泉州富商李五出资修建,另一次是蔡廷楷率领十九路军修建的。现在人们看到的洛阳桥,是1993年国家拨巨款重新修葺的。

  洛阳桥不仅是世界建桥史上的奇迹,桥本身也成为一大奇观。桥上的亭子、祠庙、古塔、武士石像都极为精美。至今保留的有645个扶栏、104只石狮、7座石塔、1座石亭,亭子里有历代碑刻的碑林。其中“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都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是泉州籍人士。他曾写过一首名为《洛阳桥》的诗:“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弘一的芒鞋,俞大猷的马靴,惠安女绣花鞋的软步,都踏过普渡的洛阳桥。潮起潮落,年去年来,匆匆过桥,一代又一代。”

  【责任编辑】赵 菲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