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古十字街 澶渊旧郡越千年

在去年公布的第五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名单中,河南濮阳县的古十字街成功入选,这是名单中唯一位于长江以北的古街区。

  濮阳县城已有1000余年历史。这里原是黄河古渡,五代前期,后梁、后唐展开了黄河争夺战,后唐庄宗李存勖下令在此筑起城池,作为进攻开封的桥头堡。到了北宋,这座为攻打开封而筑的城,变为开封重要的北方屏障。漫漫千年,濮阳先后被称为德胜城、澶州、开州等,作为州郡所在地,是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千年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事件,是发生在1004年的澶渊之战、澶渊之盟。

  如今,濮阳老城遗迹大多无存,但其核心区域——十字街,仍保留着古街区的各项要素,青砖灰瓦的店铺,飞檐翘角,古韵悠然。

  四牌楼蕴含地域“密码”

  假若在濮阳县城打听十字街,几乎没有人知道。虽然县里以“古十字街”之名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但这并不是约定俗成的地名,当地老百姓习惯称十字街为“四牌楼”。

  四牌楼是一座古建筑,坐落在十字街中心,由4根方柱架起,绿色琉璃瓦顶盖,其上四角翼然,其下四面敞开,整体像个亭子,而如果从四面分别看,都是一个牌楼,所以,称为“四牌楼”。在中国古代城市里,这样地处要道的建筑不算少见,北京的东四、西四牌楼,即是此类。

  以这座牌楼为中心,濮阳老城的东西南北4条大街,分别留存有200~400米不等的长度,基本是“前店后坊”的格局,临街都是店铺,多为单层硬山顶,青砖灰瓦,飞檐翘角。店铺门外,一拃多宽的木门板靠墙整齐码放,这是中国古代商铺特有的板搭门,晚上一块块安装成一面墙,白天一块块摘下来,门面全部敞开,既有利于展示商品,又方便顾客进出。

  在这儿逛街,南来北往、东奔西走,都从四牌楼下穿过。按照古代的格局,濮阳老城是地域中心,十字街是老城中心,而四牌楼便是这中心的标志。

  这座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四面挂匾,东西两面为“颛顼遗都”“澶渊旧郡”,夸耀此地历史之悠久,南北两面为“河朔保障”“北门锁钥”,强调其地理位置之重要。4块匾额浓缩濮阳千年历史,可以说是解读其深厚内涵的“密码”。

  显然,四牌楼蕴含的记忆,使其成为地域建筑的“明星”,而东西南北4条古街,如同它散发的数道光芒,在地域文化的时空中闪亮。

  北门锁钥 澶渊旧郡

  濮阳县老城的始建者,是大名鼎鼎的后唐庄宗李存勖。这位勇猛善战的皇帝最先发现了此地的战略重要性。

  濮阳一带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传,颛顼曾以此为都,因此这里古代便有颛顼之墟、帝丘之称。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其位于濮水之阳而得名。隋代在此地设立澶渊县,唐代升格为澶州。不过,最初的濮阳和澶州,指的都不是现在的濮阳老城,这里当时是一处黄河渡口,名唤“得胜渡”。五代时,后唐与后梁争夺黄河,才使此地的战略地位凸显。

  919年,李存勖下令在两岸渡口筑起两座城池,称为南北德胜城,中间架起浮桥连结,作为攻击后梁的桥头堡。

  因军事而兴的德胜城建成4年后,即经历了一次“强拆”。

  德胜城位于后梁首都开封之北,地理位置异常重要,这座城池的兴建,令后梁君臣寝食难安。923年,后梁名将王彦章火烧浮桥,奇袭南德胜城,下令拆掉城内房屋,以房梁做筏,载兵浮黄河而下,攻打李存勖在下游筑造的杨刘城。李存勖在北城望见,也下令拆屋做筏,顺流而下。

  后梁、后唐军队沿河各行一岸,每至河道弯曲流缓之处,两军便在河中相战,飞矢如雨,400里行程,双方相战百次,互有胜负,及至进抵杨刘,各伤亡近半。

  经过激烈的黄河争夺战,当年10月,李存勖率军奔袭开封城,顺利灭掉后梁。因李存勖建都洛阳,德胜城的地理重要性便降低了。10多年后,后晋灭掉后唐,重新建都开封,对德胜城也重新重视起来,将澶州州治迁至此处。从此,德胜城就成了澶州城。

  到北宋时期,这个澶州城上演了一出影响天下百余年的大戏——澶渊之盟。

  千年古碑见证澶渊之盟

  自四牌楼向西400米,穿过西大街,有一处红墙灰瓦的院落,门口牌匾上大书“回銮碑”三字。院子里有一通古碑、一眼古井,都是千年前宋真宗的“真迹”。

  那眼古井相传是为宋真宗饮水而凿。古碑即回銮碑,也叫契丹出境碑,碑文是宋真宗所赋《契丹出境》诗,相传为真宗亲笔所书。

  如今,这块石碑只剩下上半块,下半块是复制品,只相当于底座。据当地文史工作人员介绍,该碑早在数百年前曾被掩埋,后人发现时,就只剩下了半块。当年,碑上文字还清晰可辨,字大如掌,苍劲挺拔,秀丽流畅,人人称赏。这块饱受摧残的石碑,弥足珍贵,它是澶渊之盟唯一的实物见证。

  1004年,宋辽两国皇帝驾临澶州,成为该地历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

  这一年,辽圣宗与其母萧太后率20万大军,以悍将萧达凛为先锋,大举攻打宋朝。辽军绕过河北数城,深入宋境,直逼开封门户澶州城。

  告急文书传到开封,大宋朝野震动,大臣王钦若、陈尧叟等人竟然提出迁都以避辽军锋芒,幸亏主战派官员寇准挺身而出,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

  这一年的11月,真宗从开封起驾,来到澶州南城,寇准再次力谏:“陛下只可进尺,不可退寸。河北诸军,日望銮驾,若不渡河,人心益危,敌气未慑。此非取威决胜之策!”

  于是,宋真宗渡河到达澶州北城,登上北门城楼。宋军将士望见城楼上黄龙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军威为之大振。

  此前,辽军大将萧达凛自恃悍勇,率数十轻骑到澶州城下巡视,被宋军以伏弩射杀,辽军士气大挫,萧太后得知萧达凛死讯,悲伤不已,“辍朝五日”。此时,宋军仍坚守辽军背后城池,令辽军腹背受敌,处境极为不利。萧太后是个很务实的人,于是派人前来议和。

  宋辽之间的战争已持续了25年,双方僵持不下,都有厌战之心。经过一番周折,最终签订和约: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10万两、绢20万匹;两朝罢兵,各守旧界,互不侵犯;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此约史称“澶渊之盟”。盟约签订后,宋真宗不胜喜悦,写下《契丹出境》诗:“我为忧民切,戎车暂省方。征旗明夏日,利器莹秋霜。锐旅怀忠节,辟凶窜北荒。坚冰消巨浪,轻吹集嘉祥。继好安边境,和同乐小康。上天垂助顺,回旆跃龙骧。”并命人刻之于石,以志其事。此即今之残碑。

  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结束战争状态,并在此后保持了百余年的和平,促进了两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澶渊之盟无疑是一个极为重大的事件,有学者甚至认为,这个事件“影响了中国思想界及中国整个历史”。其影响到底如何,人们至今仍争议不绝。或许正因此,濮阳的这块契丹出境碑才更受人关注。

  古建遗存凝聚历史讯息

  李存勖创建的德胜城,本有南北两座,夹黄河而筑。到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南城被黄河淹没,仅余北城,此后代代相沿,金代更名为开州,民国初年改为开县,因四川、贵州皆有开县,一年后启用了此地战国时期的旧名,称濮阳县。

  濮阳老城遗留的古建筑主要有四牌楼、八都坊以及天主教堂、耶稣教堂等。

  始建于1522年的四牌楼,是当时知州龙大友所建。1521年3月,龙大友出任开州知州,数月后动工兴建“明道书院”,第二年4月竣工。州庠生侯大节捐家田为“明道书院”学田,令龙大友深为感动,又念及侯大节祖父侯春、父亲侯英皆为开州名宦,故在十字街心建四牌楼,以彰扬侯家义举。因地处要道,四牌楼成为该城地标性建筑。

  八都坊始建于明代,又名“澶渊名阀坊”。明代开州人才辈出,先后有8人出任朝廷重臣,他们都曾担任过都御使之职。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直隶大名府知府陶珽、开州知州周之漠等人,为彰扬前贤建立该坊。

  八都坊由坊座、坊身、坊顶组成。远远望去,端庄大方,气度不凡。该坊在“文革”中被毁,周边环境也已面目全非。现存石坊为前些年重建。

  如果说,四牌楼、八都坊是濮阳人文蔚然的见证;那么,老城的两座教堂则沉淀了清末民初西方教会势力渗入濮阳的历史记忆。

  19世纪晚期,西方传教士开始在濮阳频繁活动。1890年,法国传教士贝尧在东大街购地建起天主教堂。1900年,教堂被义和团烧掉,由此造成的损失被法国列入庚子赔款。如今,东大街路南的天主教堂即是用庚子赔款重建。

  老城东关外,还有一座耶稣教堂。1912年,美国耶稣教传教士博清洁携妻玛利亚及医护人员11人来到濮阳,在东关购地修建教堂。这座教堂平面呈十字形,前为钟楼,高3层,尖顶,顶上四角立有方柱,造型别致。

  1948年的2~5月,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濮阳整军,总司令朱德亲临濮阳,为解放军南下作战进行动员,陈毅在这座耶稣教堂召集团以上干部开会,由朱德代表中央发出解放全中国的动员令。因为这样一段往事,教堂如今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历经近百年风霜,耶稣教堂依旧周正坚固,让人称奇。据说,当初博清洁以每块8分钱的高价购砖,附近的砖窑主都觉得要发大财了;但博清洁坚持一块砖一块砖地验收,缺角的、破损的全部被退了回去,最终,想发财的窑主们也没挣到多少钱。

  四牌楼成“荣枯线”

  30年前,濮阳县城周围十里八乡的人进城后最想做的,就是到四牌楼下,吃两个壮馍,喝碗丸子汤,“进趟城,这是起码的”。

  在当时那个食物短缺的年代,每个人的旧时记忆里,总少不了几样“好吃的”。偶尔吃到的美食常常令人终生难忘。

  濮阳人是幸运的,时至今日,那些怀揣旧梦的人仍能找到十字街,找到四牌楼,找到记忆中的壮馍老店,买到的壮馍也仍是原来的做法、原来的味道,甚至卖壮馍的,还是原来那个人。环顾周围,一色的老瓦房,一色的板搭门,街容市貌,让人恍然如穿越。

  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30年来,从城市到乡村,从服饰到观念,从市容到家居,从做饭到吃饭,中国的方方面面莫不巨变。

  濮阳的变化更为巨大,因中原油田的发现和开采,濮阳市无中生有,在老城之北10千米的地方拔地而起。濮阳县城也拓宽了道路,盖起了高楼,旧貌换新颜;但以四牌楼为标志的老城的“核”,奇迹般地保留下来。

  实际上,古韵依然的十字街,变化同样深入骨髓。在农业文明中,十字街是全城、全县、全州的商业中心,而随着农耕时代的渐行渐远,十字街渐渐失去了核心地位,不可避免地走向边缘化。

  改革开放之初,世代经商的十字街人开始试着做生意。十字街热闹繁华起来,形成活跃的批零市场,再度成为全县的商业中心。好日子持续了10多年,十字街上的门面房生意火爆,古街能保存下来,大约与此有很大关系。

  站在四牌楼下,悠然四望,见不到一点现代建筑的踪迹。这是因为周边的建筑都被限高了。当地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就是站在四牌楼看不到现代建筑。古十字街的原始市井风貌由此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尽管如此,在这些年的经济大潮中,城市快速扩张,城市格局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十字街渐成县城一隅渐被冷落,失去了曾经的繁华。

  张培岭的店位于十字街东北角,位置尚佳,又是近百年的老店,过去名头非常响亮,濮阳人进城,想吃的第一样东西就是这壮馍。如今还常有人慕名从郑州、安阳、濮阳市区来吃“四牌楼下壮馍”。即便如此,店里的生意也远不如从前。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有6条入选标准,最后一条是“经济文化活力”,要求“对原有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有一脉相承的延续性,至今仍维持着其原有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文化活力”。

  濮阳古十字街虽已入选,但要维持古街区的“经济文化活力”,仍是当地人不得不面对的大问题。这也不仅仅是濮阳一地的问题。

  【责任编辑】赵 菲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