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渡古街 一眼望千年

青石板上千年的车辙印记沿着街道曲折前行,串起了西津渡风生水起的历史,沉淀了街区兴盛千年的风韵。

  西津渡位于江苏镇江西部老城区,北濒长江,南临云台山,中心轴线1800米。它形成于三国时期,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之后,这个位于“十字黄金水道”交汇之处的渡口更是一派千帆入津、商贾云集、民居错落的繁荣景象。

  因渡而生千年街

  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西津渡”。这里一直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枢纽,发挥着人流、物流集散港口的作用。街区的一切,无论宗教、文化还是民俗、风物,都因渡而生,靠江而兴,默默诉说着一眼看千年的渡口风云。

  三国时期,这里曾驻有孙权的东吴水师,唐代以后这里更是专门有兵丁守卫巡逻。宋熙宁元年(1608年)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上,舟次瓜洲时,即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朝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从扬州到镇江来,也是在西津渡登岸。由此可见,至少从三国时期开始,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长江渡口。镇江自唐代以来便是漕运重镇,交通咽喉。西津渡则是当时镇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兵家必争之地。

  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后,西津渡变得更加热闹非凡。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船夫的号子百里可闻,南来北往的货物在这里汇集,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西津渡古街也随着繁华的江面向东、向南不断扩大,经历唐、宋、元、明、清5个朝代,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一个风景绝妙、设施齐全的生活乐土。由此,因渡而生的城市街区厚载着自唐以来1300多年的历史遗存。

  慈航共渡生义举

  在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的三券门背后,有一座名叫“昭关”的白色喇嘛塔,相传从喇嘛塔下经过,即可得到神灵的庇护,出门行舟一帆风顺。昭关塔不远处还有佛教寺院观音洞和道教寺观铁柱宫。作为当时江南通往苏北的交通要道,每天来这里祈求平安、拜谢慈航之恩的行旅商贾络绎不绝,缭绕的香火弥久不散。

  除了祈求平安的心灵慰藉外,积极有效的救助措施才是保证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万全之策。于是,救生会、义渡局等民间救生组织应运而生,成为西津渡慈善文化的源头。

  救生会始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3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事实上,救生会的创设应追溯到宋代。救生会,顾名思义就是济渡救生的意思,是带有慈善性质的水上安全救助机构。

  西津渡北对瓜洲渡,江阔而险。每遇疾风来临,江上黑浪如山,樯倾楫摧、船覆人亡的惨剧频繁发生。唐天宝十年(722年),一次就有数十艘渡船沉没;明万历十年(1582年)的一阵狂风竟摧毁了千余艘漕船和民船。由于西津渡特殊的交通位置和军事地位,加强安全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到了宋代,统治者更是将镇江视为漕运咽喉。于是,当时的镇江郡守蔡洸在西津渡创设了救生会。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由京口蒋元鼐、朱元逊等15人集体协商,力劝镇江和扬州的士绅“邑中输钱,以救涉江覆舟者……积白金若干,于京口观音阁为会”,由此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民间救生组织——京口救生会、瓜洲救生会和焦山救生会总局,专门从事义务打捞沉船和救生会事宜。

  救生会楼上设有瞭望哨,如发现江上船翻有人溺水,会立即派救生船前去救助。那时的救生船被漆成红色,俗称红船。桅杆上醒目地挂上一个虎头牌,意思是奉圣旨救人,船上铜锣一敲,任何人不得阻挡,江上所有船只都得让道,所有关口必须打开,让红船在最短时间内赶往出事地点,实施救生事宜。

  清同治年间,在镇江经商的余姚县人魏寿昌牵头成立镇江义渡局,集资建造大型渡江帆船,取名“义渡红船”,开行于瓜洲、镇江之间,载渡南来北往的旅客,顺路兼做“救生”事宜。由于不收渡费,渡江的肩挑负贩、引车卖浆者以及广大劳苦百姓,受惠不浅。

  1923年,镇江与扬州的士绅再次联手,成立普济轮渡局,并购买一艘“普济号”轮船从事渡江业务,大大减少来往两地的渡船事故。

  镇江救生会从宋代开始创设,此后代代相承,鼎盛时还发展到南京、武汉等地,功不可没。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可谓举世无双。

  飞阁流丹敛胜景

  民国时期,在长江流域坍江北、涨江南的自然力量之下,镇江北部的江心已经淤积起一片新的陆地。千年西津古渡离长江越来越远。岁月的流逝使得西津渡逐渐淡化和削弱了作为渡口的功能。昔日繁华虽然远去,但反映旧时各种文化诉求的古老街区基本被完整保存下来。

  沿着古街一路西行,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两层小楼把我们带回到那笙歌曼舞的年代。

  那座名为“金陵渡”的小山楼旅店相传曾是晚唐诗人张祜夜宿金陵渡的地方。面对江上的点点渔火,回想起官场的黑暗、人民的痛苦,诗人愁绪渐浓,挥毫写下了不朽的《题金陵津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山星火是瓜洲。”此诗在《唐诗三百首》中是和张继《枫桥夜泊》齐名的描写客家愁思的名篇,小山楼由此盛名天下。

  古街上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遗迹。砖木结构、飞檐雕花的窗栏一律漆成朱红色,给人以飞阁流丹之感。今天的人们仍能清晰看到沿街“民国元年春长安里”“吉瑞里西街·1914”“德安里”等题额。

  据世居古街的老人回忆,从观音洞下行一直到现在的长江路,这短短几百米长的街道上有各式店铺150多家。从行业种类上看,既有饮食方面的,也有生活和文化方面的;当然,这里还有许多为船家服务的店铺,诸如木匠店、缆绳店等。解放前,古街还专门设立了警察分局,这些林林总总的店铺,加上救生会和救火会,简直就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

  如今,老街依旧人声鼎沸,生意兴隆。小吃锅盖面、镇江剪纸、新式旅店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接风洗尘。斑驳的柜台,杉木做成的板门,默默向人们诉说着千年古渡和千年老街的沧桑。中西建筑博物馆

  建筑是活的艺术。尽管因为天长日久,风化雨蚀,那些老屋已经带有明显的岁月痕迹。走入老街就仿佛走进一条由古建筑镶成的时光隧道。小码头街上,从同登觉路、层峦耸翠、到飞阁流丹,3道券门和两边的墙檐,把一条宽约三四米、仅77米长的街道,围合成一段玄妙的空间格局。在有蓝天白云的日子里,站在昭关石塔旁边,仰观俯察,依稀能感受到古人描绘的“白塔晴云”的真谛。由塔向西,救生会、观音洞、铁柱宫、小山楼,依次排列在巷道两侧,向游人展示着西津渡的历史风云。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依据《天津条约》,长江沿线被迫对外开辟5个通商口岸,镇江即为其中之一。1865年,云台山下沿江一带被划为英租界。清同治三年(1864年),这里修建了英国领事馆。清光绪15年(1889年)正月初六,由于英国人无端殴打中国小贩,数千被激怒的镇江民众愤而焚烧领事馆。现在的主楼是清政府赔款于1890年重建的。1927年,北伐军兵临镇江,镇江人民收回了英租界,结束了帝国主义在镇江享有的特权。

  从建筑形制看,英国领事馆旧址是座19世纪后半叶的拱券廊式建筑,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建筑系欧洲古典建筑的变形,也称东印度式建筑,是一组由5幢房子组成的建筑群。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主体两层,局部3层,墙壁用青砖夹红砖叠砌而成,勾白色灯草缝,钢质黑色瓦楞屋面。办公楼东立面的二三两层有券廊,每层5个拱券,顶端中央的横额上刻有“1890”字样。领事馆的其他4幢建筑分别是当时的工部局巡捕房、正副领事和职工宿舍以及各种服务设施。整个建筑显得端庄而典雅。

  英国领事馆旧址现属镇江博物馆。馆内珍藏着不同时代的文物3万余件套。珍贵的文物和建筑艺术以及近代史上那一幕幕或屈辱或悲壮的往事,在时空交织中铺展在人们眼前。

  佛教典籍《华严经》有一个劝人为善的故事:说善财童子因为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化,决定走遍全国寻访圣贤,以求得进一步的升华。善财童子一路南下,跋山涉水饥餐露宿,先后求教于53位高知者。最后在观世音菩萨的点化下大彻大悟,成为观音的左协侍。如今,在全国各大寺庙,都可以看到站在观音菩萨身边参拜高知者的善财童子的塑像。

  据说,善财童子参拜的第一位高知者就是镇江焦山定慧寺方丈海云法师。现在,焦山上还建有海云堂,以纪念这位大智大德的高僧。

  五十三坡的地名便是从这一故事而来。人们每上一级台阶,仿佛就是参拜了一位圣贤,走完了53级台阶,也就意味着像散财童子一样完成了对53位高人的求教。五十三坡计有53级台阶,取名五十三坡,反映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在老街,过街石塔不可不看。据专家考证,这座建于元代的石塔为武宗海山皇帝命建造元大都白塔寺的工匠刘高主持建造的。石塔塔基的东西两面刻有“昭关”二字,故称“昭关石塔”,也有人称之为观音洞喇嘛塔或瓶塔。

  石塔高约5米,分为塔座、塔身、塔颈、十三天、塔顶5部分,全部用青石分段雕成。塔座以条石拼接成方形,用四礅块石垒砌的石柱顶托在街道上空。柱间形成的门洞,东西向自然顺着巷道方向以方便行人通行。塔身为大小不一的多级圆台垒砌的瓶状。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来看,方形的塔基给人以稳重坚实的力度感,圆形的塔身显得和谐圆融,包容万象。在佛教中,塔即是佛,佛即是塔。中国人讲究形似、音似,瓶状的塔安放在稳重坚实的石座上,就有了平平安安的意思。因此,昭关石塔又叫平安塔。行人商旅从塔下走过,就等于礼佛一次,佛将佑其平安。将礼佛的程序简化至此,实在是符合中国人的个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重修工程中的重大发现:在石塔的塔心室里,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两个“曼陀罗”。这两个铜片上的曼陀罗共有9个观音和9个黄财神菩萨,那9个黄财神菩萨手中还抓了9只吐宝鼠。在佛教中,老鼠是看守金库的,抓住了金库的门卫也就是抓到了钱财,抓到了发财的机会。在昭关石塔里发现的这两个元代曼陀罗,在国内实属罕见。有关专家据此认为,应将昭关石塔和曼陀罗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元代藏传佛教盛行,除镇江西津渡古街这座过街石塔外,北京南口、居庸关、卢沟桥等地也建造有过街石塔。可惜现在居庸关石塔仅存塔基部分,南口和卢沟桥过街石塔早已不见踪影。昭关石塔由此成为我国唯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过街石塔。

  一眼看千年

  青石板路面上那深深的车辙足以证明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当初的繁华。走在被车轮磨砺出深深印辙的青石板路上,耳畔传来的是千年的历史回声。这一切激发出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思古之幽情。

  有意思的是,这条千年古街被今人浓缩在一个神秘的玻璃罩内。探头下望,玻璃罩内竟然是一个考古坑,挖成了几级台阶形制。

  最底下一级是在山坡的石头上凿出的一截平面,标示牌上写着“原始栈道”。1000多年前的人们在西津渡渡江时,就是在这样的道路上行走吗?

  第二级是唐代的路面。想来诗人张祜是走过的。

  第三级为宋元时期的道路,由混合土构成。

  第四级的明代道路则是用砖头砌筑的。从尺寸上看,应该是专门定制的道路用砖。

  第五级是清代的道路,由不规则的石头铺设而成。

  5级台阶只有大约1米高,实际上,它们不仅囊括了从7世纪的唐代到19世纪的清代的悠久岁月,更延续到今天,长达1300多年。

  历史上的道路大约是古建筑物中最不被重视的遗迹。不知道除了西津渡古街,还有哪一条道路或者街道能够在1000多年的长河中,亘古不变地在原来的路基上不断叠加,把自己变成一部厚厚的历史。从原始石坡栈道,到混合土、专用道砖,再到用石头铺砌,修造的材料不同,道路则成了记录社会进步、岁月流逝的印记。

  【责任编辑】赵 菲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