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兮祸兮:转基因食品

虽然转基因动物食品(包括药品)炒得沸沸扬扬,但迄今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任何一种转基因动物食品批准上市,也没有转基因微生物批准进入市场。 不过,已经成功或初见雏形的转基因动物产品也有一些。

  

  富含ω-3脂肪酸的转基因动物食品

  

  ω-3脂肪酸一直被视为可以防止心脏病,因为它能减少心血管的炎症而阻止血管硬化。它也可以降低血压和以化学形式调整心脏的生物电流。ω-3脂肪酸对于大脑发育也十分有益,它可以减少老年性痴呆发生的危险。正因为如此,美国心脏协会一直推荐人们一周吃两到三次鱼,特别是像鲑鱼和大马哈鱼等富含脂肪的鱼,因为它们的脂肪中富含ω-3脂肪酸。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生物技术,开发了一种增加ω-3脂肪酸的转基因动物。他们从土壤中的一种优雅线虫提取了脂肪-1基因,然后把它装载到一种无害的病毒中,后者可以把这种基因转移给实验动物,如小鼠。最后再给这种转基因小鼠和普通小鼠饲养富含ω-3脂肪酸较低的食物。结果,在转基因小鼠身上发现了较高的ω-3脂肪酸,而且它们的后代在传到三代后也富含ω-3脂肪酸,但普通小鼠身上的ω-3脂肪酸却不高。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用这样的方法也可以饲养富含ω-3脂肪酸的鸡、牛、羊、猪等。但是,这只是一种希望,未来能否成功,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证明。

  富含ω-3脂肪酸的鸡、牛、羊、猪等产品以及其他转基因动物产品无疑是今后转基因动物食品占领市场的主打产品。当然,它们得经过管理机构的严格审查和消费者的挑剔,而且即使它们并不危害人体和环境,也可能要经过较长时间才会被人们和市场接受。

  

  转基因鱼已成功

  

  2000年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基因工程研究组的朱作言院士等人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鱼,随后建立了转基因鱼理论模型,构建了由鲤鱼和草鱼基因组件组成的转基因鱼,而且这种转基因是“全鱼”基因,称为“转全鱼基因黄河鲤”。

  所谓“转全鱼基因黄河鲤”,是指把一个与鲤鱼内源生长激素基因十分相似的草鱼生长激素全基因(外源基因)转移到鲤鱼身上,这对鲤鱼来说是安全的。与传统养殖鲤鱼相比,“转全鱼基因黄河鲤”携带有非常微量的草鱼生长激素。草鱼生长激素和鲤鱼生长激素一样,是鱼体内本来就存在的一种极不稳定的多肽,经过加热等物理处理后被分解为氨基酸,失去其激素的生理功能,和非转基因鲤鱼一样具有食用的安全性。在营养成分上,转基因鲤鱼鱼体干物质和高蛋白质含量提高、脂肪含量减低,因而是一种优质食用鱼。在经济效益上初步估算,养转基因黄河鲤比养对照黄河鲤增收提高125.66%。

  对动物饲喂转基因鱼进行安全性检查发现,高强度饲喂转全鱼基因鱼,对小鼠的生长、脏器发育、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繁殖能力及其后代的生长发育均无影响,证实转全鱼基因鱼食品与非转基因鱼在安全上有本质的相同。

  当然,这种转基因鱼还要获得批准才有可能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食物。

  

  转基因鸡下抗癌蛋

  

  英国研究人员不久前宣布已经培育出了一些转基因鸡,它们下的蛋具有抗癌和抗病毒的特性,因而,人们可能借助于这些鸡所生的蛋来抗御癌症和其他疾病。苏格兰爱丁堡的罗斯林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了让几种母鸡所生的鸡蛋中包含可以用作抗癌药物的蛋白质,向母鸡的DNA中加入了人类的一些基因。最近的结果表明,一种母鸡可以生出含有miR24蛋白质的鸡蛋。miR24是一种可以抗击黑色素瘤(皮肤癌的一种)的抗体。另一种母鸡则可以生出含有干扰素b-1a的鸡蛋。b-1a能够抑制病毒在人体细胞中复制。

  目前研究人员成功地培育出500只这样的神奇母鸡,如果获得批准,将来人们吃这样的鸡蛋就可以获得抗癌和抗病的能力。

  

  转基因牛乳能治病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曾溢滔教授主持的转基因牛、羊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几年前曾溢滔等人在上海成功研制出5头有靶基因整合的转基因羊,其中一头羊产下小羊进入泌乳期后,其乳汁中含有有活性的人凝血因子IX,表明这种凝血因子可以治疗乙型血友病。这些转基因动物食品(药品)都是通过实验方法,把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的受精卵,使外源基因与动物本身的基因组整合在一起,因而外源基因能随细胞的分裂而增殖,并能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

  曾溢滔等人使用的转基因动物技术是显微注射受精卵的移植技术。首先用体外授精的技术让羊的卵子在试管中受精,并细心培养受精卵。其次是胚胎移植前的分子鉴定,要把明确观察到外源性基因,即靶基因整合的胚胎用以移植。这就是移植有外源性基因的胚胎到母体中孕育。再其次是改进胚胎移植技术,使母羊的受孕率提高,从而减少受精卵的损害,也减低了研究成本。1996年10月5头有外源性基因的转基因山羊在上海诞生,其中3公2母,有一头羊于1997年9月产下小羊羔进入泌乳期,它的乳汁中按预期的研究设想检测出了有活性的人的凝血因子Ⅸ,其重要价值就是能用这种因子来治疗血友病。1997年冬天曾溢滔等人又把32个含有人凝血因子IX基因的胚胎移植到32头羊的子宫中,移植60天后经B超检查发现有19头怀孕,1998年有13头小羊羔出生。经检查,这些小羊羔的外源性基因的整合率为100%。也就是说它们都能产出含有凝血因子Ⅸ的乳汁。

  运用同样的技术,曾溢滔等人又于1999年创造出了我国第一头转基因牛滔滔,它的体内转移进了人的白蛋白基因。滔滔出生后便从它的体内检测到了人血清白蛋白,这证明转基因牛的培养也是成功的,以后可以从滔滔的乳汁中提取人的白蛋白。

  现在我国目前已有动物转基因所产生的乳铁蛋白、白蛋白、凝血因子等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而首个转基因动物生产的药物有望经过安全试验和审批后,在未来几年上市。

  

  [责任编辑] 张田勘浮生半日闲”。

  受地震影响,很多外贸公司的国际订单被延误了,无法按时传送,影响的往往是动辄数百万上千万的大生意。一些电子商务公司受影响更大,阿里巴巴就表示,由于有很多国外买家通过网络查找商品信息和下订单,海缆断裂造成国际网络互通中断对这部分业务将有直接影响。

  国内负责.com业务的域名代理商,如万网、商务中国等公司,在光缆震断后宣布暂停.com域名注册、续费以及数据更新等相关服务。这将形成的损失是,一方面是国际域名注册服务不能正常进行,国际网站无法访问,将给部分互联网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在修复阶段过期的.com域名,也有可能因为不能续费而导致域名丢失。

  除了运营商的维修费用和通讯方面的损失在随后调查中可能统计出来外,其他方面的间接损失非常难估计。

  

  断缆事件的反思

  

  与太平洋地区经常发生断缆事件相比,大西洋地区鲜见此类事故,这和大西洋地区的多备份措施不无关系。而我们8根光缆都经过台湾这个地震多发区就是非常危险的,必须对重要的海底光缆建立多路由保护,可以考虑在台湾以外的地方建立新登陆点。一方面可以保证一部分光缆出事的时候,另一部分可以备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尽量避开地质和政治因素影响较大的地区。

  此次地震造成的境外网站无法登录和MSN罢工等问题,主要由于这些网站所架设的服务器基本上位于以美国为代表的非亚洲国家。这样我们所发出的数据都要首先通过光缆到这些国家的服务器中绕一大圈才能最终找到目的地。这次事件无疑也为长期依赖美国等信息源地区的亚洲信息业敲响了一个警钟。虽然计算机普及以及互联网用户日益增多使得亚洲的信息应用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还没有达到大大降低亚洲对美国服务器依赖程度的地步,连接亚洲和美洲的几根海缆,既肩负重任,又随时面临天灾人祸的危险。

  细心的网民会发现,在海底光缆中断后,很多无法访问的网站基本上是.com域名的,而很多以.cn为结尾的域名在访问上基本上没有问题。这是因为,任何形式的标准域名要想被解析,按照技术流程,都必须经过全球“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的工作才能完成。“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层就是根服务器(root server),负责管理世界各国的域名信息,下面分别有二级域名数据库,即相关国家域名管理机构的数据库,如中国的CNNIC,以及三级域名数据库和ISP的缓存服务器。一个域名必须首先经过根数据库的解析后,才能转到二级、三级数据库进行解析。

  互联网共有13台根域名服务器,从A至M编号,分别部署在美国、英国、瑞典和日本。目前13台根服务器由私营组织互联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ICANN管理,尽管ICANN的董事会成员来自全球多个国家,但美国商务部却在创立ICANN时保留了否决权。ICANN其实一直就是由美国在管,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历史上一直就是如此。一直以来它就负责根服务器的管理及域名、数字地址和IP协议编号的分配。如果单方面强调根服务器的问题,将有可能造成互联网的分裂,这是一个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因此,中国互联网安全根本的解决之道不在于“根服务器”,而在于使用中国的国家顶级域名.cn——所有在.com和.net等顶级域名下注册的网站都处在国外的监控之下,不管这些网站是设置在中国、韩国还是大洋洲。但所有以.cn为项级域名注册的网站,就处在中国的监控和保护之内,美国方面无法实施监管。对于.cn顶级域名的保护,也得到了政策的保证,美国政府四点声明中的第二点,明确承认各国政府对自己国家顶级域名拥有主权。

  此外,断缆事件让人们深切感受到网络的脆弱,很多人也开始担心类似的事件会不会威胁到我们国家的网络安全,更有人想到了2008年要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届时,我们能保证及时向世界传递比赛信息,让全世界人民满意吗?

  事实上,中国与国际的通信连接是有多条路径的,除海底光缆外,还有陆地光缆、卫星通信、短波通信等多种方式,都有备份,中国通信安全是有保障的。此次海底光缆受到地震影响造成中断,受影响的主要是国际港澳台互联网访问及国际港澳台话音和专线业务,但并不会对国家信息安全造成影响。有专家指出,国家领导人与国外的军政联系、重要经济活动运行保障等通讯,并未受此次光缆中断事件影响。此外,内地股市、外汇交易等财经活动并未受到任何影响。因此,即使遇到这样的天灾人祸,奥运会期间的信息发布和传播也不会受到影响

  2006年12月18日,来自中美韩的六大运营商在北京签署协议,共同出资5亿美元修建首条海底高速直达光缆——跨太平洋直达光缆系统。这条中美之间的第二条海缆将可同时处理相当于6200万个通话的数据量,是现有中美海底光缆容量的60多倍。这条新的海底光缆将直接连通中国大陆和美国,长度超过1.8万公里。光缆在美国的接入点位于俄勒冈州那多那海滩,中国大陆接入点分别位于山东青岛和上海崇明岛,另外将铺设通向韩国和我国台湾的分支线路。这条“路”修通以后,也将大大提高中国的网络安全和稳定。

  当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对它的依赖性确实也与日俱增。一旦发生变故,人们所受到的伤害也将是前所未有的,这次地震是偶发的,但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格局却是必然的,这需要人们认真进行总结与反思。这次地震破坏海底电缆导致的突发事故虽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它不但不会影响互联网的发展,还会引起我们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加快网络发展的步伐,网络通信技术会在新的基础上继续朝前走。整个互联网会越发展越好,越来越方便。

  

  相关链接

  

  以往影响较大的海底光缆中断事件:

  2001年2月9日,跨太平洋的中美海底光缆在上海崇明岛段受损中断,导致国内用户无法访问国外网站。此次故障台湾影响最大,因为美国是台湾通到欧美国家连线中继站。另外,还影响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地区对美的长话业务。经过日本工程技术人员的抢修,2月22日最后恢复。

  2001年3月9日,刚刚修复的中美海底光缆在另一处发生断裂,台湾地区的互联网络一时间出现严重拥堵,近400万互联网用户受到影响。经过10多天抢修,终于在3月22日维修完成。

  

  此次事件量新进展:

  2007年1月29日下午,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对外宣布,经过一个月的紧急抢修,受地震影响中断的国际通信业务已全部恢复正常。美国雅虎、MSN等网站已经可以正常登录,聊天工具MSN也可以流畅地使用了。

  [责任编辑]赵新宇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