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地动仪

提起地震,人们便会想起张衡发明和制作的世界上第一架记录地震的仪器——“地动仪”。然而,自东汉末年以后,就再也没有谁能知道地动仪究竟是什么样子。而今公众看到的地动仪既非原物又非出土文物,而是后人根据史料记载所设计和制作的模型,最近的一个复原模型上个月在山西“出炉”,这也是国家“张衡地动仪科学复原”课题组最新的一次尝试。人们之所以对复原地动仪如此感兴趣,是因为它一度被誉为现代地震学的奠基石,但它究竟能不能“工作”又是如何“工作”的,在后人看来还是一个谜。

  

  历史记载中的“地动仪”

  

  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 “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还有巧妙的机关。仪体外部周围有八条龙,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蟾蜍蹲在地上,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接铜球。

  当某个地方发生了地震,地震波由震中传来时,樽体随之运动,触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当”的一声,落到铜蟾蜍的嘴里,于是人们就知道了地震发生的方向。

  汉顺帝三年十一月壬寅(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的一条龙的机关突然发动,吐出了铜球,“当”的一声,掉进了下面蟾蜍的嘴里。当时在京城的人们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于是有人责怪地动仪不灵验,甚至说张衡有意造谣生事!没过几天,陇西有人飞马来报,证实那里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众人“于是皆服其妙”,对张衡的高超技术表示了信服。你看,陇西距洛阳有1000多里呢,地动仪标示无误,说明它的测震灵敏度是比较高的。

  据学者们考证,张衡在当时利用了力学上的惯性原理,“都柱”的设立是关键,能够感知地震波的到来,实际上起到惯性摆的作用。张衡对地震波的传播和方向性也有所了解,这些科学成就是十分了不起的,在欧洲直到1856年,才由意大利人路吉。帕米里制成与此类似的仪器,比起张衡的发明足足晚了1700多年。可惜的是,随着汉朝的灭亡,张衡地动仪神秘消失,成为中华民族科技发明的又一个千古之谜。

  

  复原“地动仪”的关键

  

  有关张衡“地动仪”,在史书中留下过记载。见于《后汉书》的一段记载只有196字,其中描述地动仪内部结构的内容更只有“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这12个意义隐晦、众说纷纭的字。以后,北齐的信都芳和隋朝的临孝恭也都制造过地动仪,还留下了相关著作,可惜他们的著作也都亡佚了。显然,仅根据《后汉书》中的简单记载,要复原张衡的地动仪十分困难。今天的复制品,其实是在史书那些“约束条件”之下所作的新创造。尽管如此,《后汉书》的记载,还是向我们提供了一些珍贵信息。

  但是,一些西方学者却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张衡地动仪不属于科学发明,之所以失传,是因为它没有达到科学的要求。为一探究竟,我国很多科学家不断研究,制作出来地动仪复原模型。

  关于地动仪的结构,关键是对“都柱”的理解。先后有两个版本;一种模型即“都柱”是一个类似倒置酒瓶状的直立杆,控制龙口的机关在“都柱”周围,这一种模型最近已被基本否定。另一种模型即“都柱”是悬垂摆,摆下方有一个小球,球位于“米”字形滑道交汇处(即《后汉书·张衡传》中所说的“关”),地震波传来时,“都柱”拨动小球,小球击发控制龙口的机关,使龙口张开。这种模型经模拟测试,结果与历史记载基本吻合,于是“悬垂摆原理”取代了传统的“直立杆原理”。这一科研成果得到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博物馆、中国地震局等单位的地震学和考古学专家的肯定。

  那么,张衡“地动仪”为什么可以感觉到远方的地震呢?我们还必须从地震的发生原因谈起。

  

  地震发生的原因

  

  其实,地震就是地动,是地球表面的振动。据地震科学家精确测定;全球每年发生地震500多万次,不过,这些地震极大多数都是极其微小的,只有精密仪器才能够觉察。其中强震在20次左右,多在人烟稀少的地区和海洋地区,产生地震的时间并不具有规律性。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并不是“铁板一块”的完整一片,它是由一块一块“板块”构成,板块当中有的块大,有的块小,地壳中大的板块有六个,如果一旦受到力的作用,使地壳中的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世界上85%~90%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四川5.12“汶川”地震,就是来自于印度板块推挤青藏高原的相对运动。

  引起地壳振动的原因很多,有人为的原因,比如核爆炸、开炮、机械振动等;也可以是自然界的原因,比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等,地震可能与天文因素有关,主要指太阳、月亮对地球产生的引潮力,它可以引起地球表面流体的潮汐(如海潮、大气潮等),其实这种“引潮力”对于地壳岩石也有推拉的作用,虽然不能像海水一样涌来涌去,但是长年累月的积累,这种“引潮力”对于地壳的作用也不可小看。

  一次地震的发生,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才能感觉到。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地震波的能量在“震源”处最大,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减弱,传到一定的距离,就可以弱到人们感觉不出来。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P波)和横波(S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将引起地面上下颠簸,速度在每秒7千米左右,而这部分纵波携带的能量只占地震波全部能量的一小部分。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速度在每秒4千米左右。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地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

  

  众说不一“地动仪”

  

  张衡地动仪由于失传已久,后人只能根据史料记载进行分析,因之看法有所不同。有人认为,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机理,张衡“地动仪”是不太可能做到“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因为根据初波的震动方向,是可以知道震源方位。但初波非常微弱,而这部分初波携带的能量只占地震波全部能量的一小部分,如果张衡地动仪能敏感到对“第一哨”初波就做出响应,那么足以有许多别的和地震无关的振动对它产生影响,从而让人误把许多不是地震的振动也当成是地震,但如果要让张衡地动仪保持一定的“迟钝”性,它又有可能无法“感觉”到地震的初波,直到之后的各种波陆续传来时才被“惊醒”,可是这些迟来的波的振动方向已经完全不能代表震源的方向了。

  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地震稍强一些,当地震波传来,将引起地面上下左右颠簸摇晃,这时地动仪的八个球会一同落下。就是说,地动仪可以感觉记录到地震的发生,但是无法准确报告地震的大小和方位。

  还有人认为,记录一次地震必须有三个要素:发震时刻,震中位置和震级(地震强度)。即使张衡地动仪能够记录震中的方向。使用几台地动仪“联网”,也可测出震中位置。但地动仪却无法记录发震时刻,更无法记录震级。因此,从现代地震学的角度来看,张衡地动仪并不能全面记录地震,不属于观测地震的仪器,称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是不准确的。

  笔者认为,张衡地动仪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技发明,远在1800多年前,张衡的地动仪利用当时的物理知识,对于地震的发,生与方位有所掌握,从这一点来看,意义已经足够大了,这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一项古代科学成就。我们决不能用我们现代科技强求古人,更不能全盘否定,不承认这项伟大发明。

  

  (文章代码:1807)

  

  [责任编辑]庞 云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