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

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要到内蒙古草原旅游。蓝天、白云、成群的牛羊,会呈现给人们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画卷中还有一景,就是草地上鳞次栉比的圆形房屋,仿佛是落地的飞碟,特别引人注目。初到草原上来的旅游者,往往怀着好奇心走上前去看个究竟。这圆形的房屋是蒙古牧民的居室,古称“穹庐”,现在叫做“蒙古包”。

  

  蒙古包的历史

  

  蒙古包这种称呼是在清代出现的。清代学者西清在《黑龙江外记》中记载说,呼伦贝尔的蒙古人“以穹庐为室”,穹庐又称蒙古包。此书著于清嘉庆十五年,即1810年,蒙古包的称呼大概以此为最早。蒙古包是汉族人的称谓,在汉语中将突出地表的圆形物称作“包”,如山包、土包等等。穹庐作圆形,为蒙古人的居室,于是被称作蒙古包。

  以圆形穹庐为居室,在北方游牧民族中出现很早。汉文帝派使臣入匈奴通好,汉使见到“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穹庐出自汉使之口,说明这是汉族人的称谓,不是匈奴人的自称。匈奴人的穹庐是什么样子的呢?颜师古解释说:“穹庐,旃帐也。其形穹窿,故曰穹庐。”旃与毡同音同义,旃帐即毡帐,是用毛毡为衣的帐房,与现在蒙古包覆盖毛毡相同。在古代汉语中,将物状隆起、高大称作“穹”,将居住之室称作“庐”。毡帐在平旷草地上隆起,因此,被称作穹庐。

  北方的敕勒人(又称高车人)也是居住在穹庐之中。北朝《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现)牛羊。”敕勒川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平原,古代是大草原,敕勒人是游牧民族,曾在此放牧。古有天圆地方之说,因此,敕勒人以穹庐比喻天圆,说明敕勒人居住在穹庐中。

  元代蒙古人以穹庐为居室的记载很多,南宋人撰的《黑鞑事略》记载,蒙古人“其居穹庐,即毡帐”;《多桑蒙古史》称,蒙古人“所居帐幕结枝为垣,形圆,高与人齐”,也是指蒙古包。蒙古贵族所居的蒙古包高大、豪华,以金银作为装饰,故有“金帐”之称。

  今日蒙古人虽然建有砖瓦房和楼房,不过草地上的牧民大多仍居住在蒙古包中。蒙古包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成为蒙古牧民生活的象征。蒙古牧民以宽大、整洁的蒙古包接待游客,可以住宿、饮宴,许多游人往往与蒙古包合影留念,以证明自己曾到过内蒙古草原,留下美好的记忆。

  

  蒙古包形状的演变

  

  蒙古包(穹庐)的形状,前后是不同的,说明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穹庐进行了改进。匈奴人的穹庐是什么样子的,没有留下可以参考的资料。不过北朝时期的穹庐,在岩画中有所反映,可以作为参考。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曼德拉山上,有幅岩画绘出了大大小小的17座穹庐,均作圆锥形,很像张开了的雨伞,穹庐内外站着许多人,说明:区是住人的居室。在穹庐的最上方,露出树干交叉在一起,反映出穹庐是用若干根长树干相互交叉搭建起来的,与20世纪50年代以前鄂伦春族人住的“撮罗子”相似。在宁夏贺兰山上也发现了类似的岩画。这说明了早期的穹庐应是圆锥形的。圆锥形穹庐的产生是有原因的,人类曾长期居住在森林之中,他们以大树为依托,将许多树干撮在大树上,就是可以遮风避雨的穹庐。人类走出大森林以后,仍采用了这种传统的方法搭建穹庐。

  圆锥形的穹庐室内空间太小,难以容纳更多人居住。于是将穹庐进行改进,其上部仍作圆锥形,以便于流水;而下部改作圆桶形,室内空间扩大了许多。那么,圆锥形的穹庐是在何时演变为圆桶形的穹庐呢?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山上发现一幅岩画,画面的穹庐已具有圆桶形状。这幅岩画属于回鹘人的遗迹,是7、8世纪的作品。由此可知,在7、8世纪即唐朝前期,穹庐就已经演变为圆桶形状了。圆桶带圆锥顶的穹庐,既扩大了室内空间,又便于雨水的流淌,具有许多优点。因此,圆桶带圆锥顶的穹庐,一直延用到今日,成为蒙古包的主要形状。

  

  蒙古包为什么作圆桶形

  

  蒙古包最初为圆锥形,后来演变为圆桶形,此后蒙古包一直作圆桶形,再没有什么变化。那么,蒙古包为什么作圆桶形而不作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即像中原内地汉式房屋一样呢?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其中包含有许多科学道理。

  根据材料力学的道理,圆桶形的物体,可以增强其刚性(即坚固性)。当外力作用于圆桶形物体时,其压力很快分散到物体表面的各个部分,使物体表面的压力不会集中在某一点上,使其压强也随之而降低。生活中这种例证很多,鸟蛋、鸡蛋均为圆形或椭圆形,尽管其蛋壳很薄,却能承受很大的压力。古代龙山文化中有蛋壳陶,即用薄胎做成陶碗、陶罐,却很结实耐用。蒙古包的骨架是用细木条做成的,只有采用圆桶形才能承受暴风雪的压力而不致垮塌损坏。

  

  蒙古包的结构

  

  蒙古包的结构,主要是两部分:一是围墙,二是房盖。这与中原地区的汉族房屋是相同的,只是做法大不相同。

  汉式房屋,四周和室内都有立柱,柱上横梁,梁上设檩,檩上铺橡,椽上铺瓦。梁、柱、檩用来支撑屋顶的全部重量,房柱之间砌砖用以保暖,房盖便于流水。这种房屋被称作梁柱式建筑。与梁柱式房屋相比,蒙古包要简陋得多,省去了梁柱,四周用柳木棍编织成网格状的墙壁,蒙语称“哈那”。在哈那的上部,安装伞形的木架为屋顶,蒙语称“陶敖”。在哈那与陶敖之间,以木条连接,蒙语称“干那”。蒙古包的顶部,留有圆形的通风孔,即天窗。蒙古包的外部,冬天围上厚毛毡以防寒,夏天铺上桦树皮或芦苇,以透风。蒙古包南向开门,在室内正中设地灶,烟灰从上部的通风孔逸出。出于美化的需要,蒙古包内壁挂上织有花纹图案的壁毯,古称“壁衣”。

  蒙古包的整体性强,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墙壁一般分为6块,屋顶也分为若干块。蒙古牧民逐水草而居,经常移动搬家,因此,蒙古包要以装、拆方便为宜。蒙古包在1小时之内即可以组装完毕,拆卸那就更容易了。

  蒙古包的骨架,即哈那、陶敖,都是以细木(多半是柳木)为原料。因为草原地区森林树木很少见,河湖岸边的柳树成为主要原料。柳木质轻、柔软,易于编织成哈那,做成陶散,因地制宜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原则。

  元代的皇帝、贵族也在草地上住蒙古包,其结构也大体如此。不过规模大,内外装饰华丽,金碧辉煌。

  

  车载蒙古包

  

  今日所见蒙古包,虽然可以拆卸组装,然而都是安装在地面上,就此而言,与今日建筑工地、军营所搭建的“活动房子”相似。除此之外,古代北方草原地区还有一种“车载蒙古包”,就是将蒙古包安装在勒勒车上,可以随时移动,不妨称之为“有轮子的蒙古包”。

  车载蒙古包出现很早,可以追溯到阿尔泰山南北的斯基泰人。在俄国阿尔泰自治省楚雷斯曼巴雷克地方,曾发掘一座古代的大墓,墓中出土了4轮有盖的大马车,由4匹马牵引。同时还出土了织有骑马人和鹿的彩色地毯,可知应是游牧民族上层贵族的穹庐。斯基泰人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相当于战国时期,说明车载蒙古包出现相当早。

  元代蒙古人也有车载蒙古包,《鲁不鲁克东游记》记载说,车载蒙古包非常大,可达30英尺宽。1英尺为0.305米,30英尺为9.15米,蒙古包宽9.15米确实很大。蒙古包安置在勒勒车上以后,两边要伸出车外5英尺(即1.525米)。勒勒车也很大,两轮间距为20英尺(即6.1米)。车载蒙古包要用22头牛才能牵引,22头牛分成2行。如此巨大的蒙古包,应是蒙古上层贵族的居室。加宾尼的《蒙古史》记载说,小的车载蒙古包只要3~4头牛、甚至1头牛就可以牵引,这应是普通牧民的居室。

  车载蒙古包要比拆卸蒙古包重新组装更为省工、省力,它大概是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而准备的蒙古包,是一种特殊的蒙古包。元代时期车载蒙古包尚存,而今日它却从蒙古牧民的生活中消失了,在内蒙古草原上几乎见不到车载蒙古包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了人们的居住方式。黄土高原打窑洞,南方潮湿地区修建干栏式房屋,江南水乡有“船上人家”,东北古代居住半地穴房舍,都是明显的例证。北方草原地区多风雪、多风沙,为了避风、避雪、避沙,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别无选择,只能利用蒙古包栖身。

  

  责任编辑 王 凯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