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常德保卫战

近日,电影《喋血孤城》在全国公映,这部影片牵出了67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常德保卫战。时光流逝,岁月有痕,让我们去追忆那悲壮感人的历史一幕。

  

  训令死守常德

  

  常德只是一个普通的城市,不为人熟知。但人们不应忘记,1943年,这里曾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争,中国军队在常德与日军进行了一次大会战,数以万计的生命为了这座城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奋力搏杀,战斗不息,长眠于斯。这就是被史家称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常德会战”。这场战争中,日军共投入10多万兵力,由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指挥,与中国军队第六战区所属第74军以及第九战区所属第10军等部队约20余万人,在以常德为中心约20个县境内进行了一场殊死血战。负责守卫常德城的第74军57师,在易攻难守、无险可凭的形势下,以8000之师对付装备精良的4万之寇,孤军奋战16昼夜,最后几乎全军阵亡,但同时也让日军元气大伤,在常德城郊丢下了数千具尸体。师长余程万率部死守常德的战功,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

  1943年秋,太平洋战争发生重大转折,日军由攻转守。在中国战区,蒋介石抽出7个军转向云南、印度,准备协助盟军反攻缅甸并打通中印公路。日军为了策应太平洋作战,牵制中国军队向滇缅方面增兵,于8月28日制订了《1943年度秋季以后的中国派遣军作战指导大纲》,要求刚刚发动过鄂西战役不久的第11军对湖南常德发起攻击,“摧毁敌人的战力,覆灭第六战区根据地”。

  常德地处湘北,素有“粮仓”之称,扼洞庭湖西岸和沅江咽喉,锁湘西及通往鄂、川、黔3省门户,是拱卫大西南和陪都重庆的战略要地。日军认为“常德是西部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是重庆军补给命脉的一环,也是战略要冲。如占领此地,东南可窥伺长沙、衡阳,西可窥伺四川东部,威胁重庆”。至10月底,日军已完成战前准备,呈弯弓待发之势。

  日军频繁调动为中国军队所侦知。在分析了日军要夺取常德的作战意图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制定了“以诱敌歼灭之目的,将敌人主力引到澧水及沅水两岸后,正面抵抗,再以外翼攻击,然后把敌人消灭在洞庭湖畔”的战略方针。

  常德会战前夕,蒋介石电告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令“第74军、第44军、第100军,应尽力在常德西北地区与敌决战,保卫常德,而与之共存亡”。随后,蒋介石又下达了“不成功,则成仁”的训令,再一次命令74军57师死守常德。

  

  激烈的外圈战

  

  第74军于当年4月进驻常德地区,该军第57师驻守常德城,第58师驻守石门,第51师驻守桃源。其中,代号为“虎贲”的57师总兵力计8529人,师长余程万。

  10月,余程万召开会议,谋划防御作战指导方案,制定了“以确保战略要点固守防御”为目的的作战计划。第一期为外围狙击战,以歼灭与消耗战为主;第二期为城垣守备战,严密封锁城垣,扑灭日军破城企图;第三期为城内街巷战,拼死抵抗或短兵肉搏,以待援军,内外夹击,夺取胜利。11月,常德局势日趋紧张,为了民众生命安全,57师与地方政府合作,动员并强制碱内外居民全部疏散,城内不留一人。

  常德会战,自1943年11月2日到12月24日,历时52天,包括在鄂南、湘北地区抗击日军进攻、保卫常德的战役。日军集中优势兵力,多兵种协同作战,节节突破长江南岸的宛市、弥陀寺、藕池口、石首、华容一线我守军阵地。随后,狼奔豕突,又取常德前哨之石门,并由新安、石门之间渡过澧水,逾半月,已进逼常德,一场充满血与火的城市保卫战即将打响。

  常德保卫战的外围战是从11月18日日军进犯涂家湖起,至23日河泭失守止,历经6天,常德城郊据点全部落入敌手。攻下河湫的日军第116师团先头部队第120联队2000余人,在炮兵第2联队几十门大小炮的掩护下,开始攻击西郊,逐步向大西门推进。守军第171团第2营与日军展开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一场残酷的肉搏后,500名官兵全部牺牲。剩下少数重伤员,则把枪口对准自己,悲壮殉国。次日,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日军陆续增兵数万人,对常德城郊形成了钳形包围态势,常德保卫战从外围的攻防转入到城内外的激战。

  57师因战斗大量减员,全师包括伙夫在内均到一线作战。坚守大西门的分别是171团杜鼎团长和军炮兵团金定洲团长,整个守军不足300人。日军无视国际公约,公然施以毒气。这些勇士,无论日军炮火如何凶猛,毒气如何威逼,他们坚守的大西门始终屹立。27日,敌机继续狂轰滥炸,攻势如潮,但均被守军一一击退。30日上午,日军又一次向大西门发动猛攻,57师师长余程万身先士卒,亲率特务连督战。到12月2日止,日军始终无法攻下大西门。

  在北门,日军施放毒气后,v25路向城内猛攻,战斗十分惨烈,一个营的守军与敌肉搏七八次,经过3天鏖战,守军伤亡超过90%。

  随后,中日军队又在城南展开恶战。常德南面是沅江,是阻止日寇的唯一的天然屏障。11月25日,日军500多人动用汽艇、民船20多艘,用炮火和4架飞机掩护,强渡沅江,守军猛烈开火还击,日军船只被打沉一半,余下的退了回去。至26日,日军共进行了4次渡江攻击,27日拂晓,城南外围阵地多处失守,城外守军撤退至南门城楼,利用城楼及城墙坚固工事,继续狙击日军。日军以重兵四面出击,57师各部力阻强敌,成各自为战的局面。

  日军攻城损失惨重,战果不佳,便展开攻心战,向守军空投招降传单。余程万师长则表示出誓与这座城共存亡的决心。他在招降传单上批语:“余受黄埔军校教育,只知不成功即成仁,余确信全师弟兄也是如此。”

  日军在围城战中接连在东、南、西、北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进攻,但进展不顺,多有伤亡。由于守军兵力有限,加之伤亡不断,只能依赖于外壕的阻碍作用,重视城门,局限于其附近的防守,而离城较远地方的防卫则难以顾及。攻城受阻的日军一直在寻觅机会,他们决定选取北门的东北角一线作为突破口。

  

  残酷的巷战

  

  11月28日拂晓,日军用大炮百余门和26架飞机,对北门城墙进行猛烈轰炸,同时施放毒气达3个小时之久,城基上下官兵全部阵亡,守军被迫放弃北门,进入到更加残酷的巷战。57师剩余官兵把各条街道的房屋打通,每条街口处筑好巷战掩体,与日军逐屋争夺,使日军进城后举步维艰。29日黎明,日军照搬进攻北门的做法,先用炮火猛攻,然后步兵跟进,到30日晚,东门所有房屋全部烧光,守军宁死不退,寸土必争,同归于尽,使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鉴于北门和东门连日被敌人突入,守军损失惨重,师长余程万于29日连发两则求救电文,随即严令各部坚守战斗岗位,与日军血拼到底!

  巷战于28日开始时,守城部队还有2400多人,到了30日,则不超过1800人,12月2日,只剩下三、四百人,战至当晚,全师8000余人仅剩200多人,伤亡达95%以上。是时,日军已攻陷常德城中的兴街口,守军阵地仅剩方圆数百米的区域,已处于弹尽粮绝的最后时刻。敌众我寡,已尽到守土之责,实难再继续坚守。

  从11月26日起,中国增援部队开始向常德城郊进逼,与日军展开激战,可惜短时间内无法突破防线。万般无奈之下,为了保全剩余兵力,守军决定突围。师长余程万紧急召开会议,决定趁夜向沅水南岸撤退。城内则由169团柴意新团长率残部不足百人,继续牵制日军,掩护伤兵,坚持巷战,等待援军到来。12月3日凌晨,余程万师长率余部渡江,与南岸友军会合,加入反攻作战行列。留守的柴意新团长率部扼守最后一个据点,与日军作决死之战,与敌反复肉搏10余次,一直战斗到最后。至凌晨,柴团长及全体官兵忠勇捐躯,常德城终告失守。日军占领常德后,中美空军对城内进行猛烈轰炸和袭击,日军几无隐身之处,其大部不得不于当日下午撤至城郊村落,只留少量部队在城内警戒。

  常德保卫战期间,虽有4万多日军包围常德城进行激烈的攻城战,但同时亦有中国军队第6、第9战区的后续部队在常德外围对日军形成大舍围,接连收复失地,并于12月7日开始反攻常德,扫除四郊敌军。9日,中国军队渡过沅江,从东、西两面夹击常德,尽管付出不小的代价,仍继续推进,并攻入城内。10日开始,日军全线退却,中国军队尾追不舍,乘机歼敌。11日,常德连告失而复得。14日,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向派遣军总司令部发电请求撤退,19日,日军仓皇北逃。至24日,中国军队克复此役日军占领的全部失地,常德会战画上一个句号。

  

  虎贲万岁

  

  整个常德会战共毙伤日军约4万余人,包括日军联队长中炯护一、布上照一和尔基隆等。中国军队伤亡官兵约577余人,第150师师长许国璋、暂编第5师师长彭士量、预备第10师师长孙明谨3位将军于此役中殉国。

  常德会战结束后,第74军军长王耀武将军为纪念捍卫国土而壮烈牺牲的将士们,决定在常德建造“烈士公墓”。公墓正门是一座高大的3门纪念牌坊,上为王耀武所题“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坊”横匾。牌坊的4根方柱之间的上方架有3块横匾:正中是蒋介石所题“天地正气”,左侧为陈诚所题“碧血丹心”,右侧是白崇禧题写的“旗常炳耀”。进大门数十步是一座高9米的纪念塔,基座四方分别刻有国民政府考试院长戴传贤、监察院长于右任、立法院长孙科和司法院长居正4人的题词,碑身正面为王耀武所题“陆军第74军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塔”。公墓落成当天,常德各界人士及74军代表举行了隆重集会。

  1944年的一天,两名军人来到作家张恨水家中,称他们是常德会战的幸存者,受57师余程万师长之命,请张恨水为常德之战“立传”,记录下牺牲者的壮烈事迹。张恨水以写言情小说见长,代表作有《金粉世家》、《啼笑姻缘》等,影响甚大。听了他们讲述这场刻骨铭心的战争,张恨水被常德会战中中国守军的英雄气节所感染,尽管他从未写过这样题材的作品,但深深打动作家的是坚守常德的8000名中国军人的碧血丹心,于是欣然从命。

  张恨水奋笔疾书,饱含和浸淫着真挚情感的文字在他的笔端流淌,不久,我们就看到了他唯一一部纪实性的军事小说——《虎贲万岁》。它真实地记录了常德保卫战中57师同仇敌忾、背水一战,与日军浴血巷战的不朽战绩。张恨水花了大量心血写作该书,全书写得可歌可泣,气壮山河。诚如他所说:“我愿意这书借着57师烈士的英灵,流传下去……”(文章代码:102222)

  

  责任编辑:王凯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