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体育运动(上)

古代体育活动,既是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为现代体育的发生和发展奠定了历史的基础。中国古代体育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少体育项目的起源,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后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并且在秦汉和唐宋时期还形成了中国古代体育发展史上的两个高潮。中国古代体育在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体育传统和体育文化,对东亚古代体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世界古代体育百花园中一枝绚丽多彩的奇葩。

  

  球类运动

  

  中国古代的球类运动历史悠久,类型多样,在考古学上反映较多的主要有蹴鞠、打马球和捶丸。

  蹴鞠,即古代足球。蹴鞠又称之为“蹹鞠”,指用足踢球。“蹴”、“蹹”,用足踢也;“鞠”,球也。现代足球起源并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但就整个人类历史上的足球活动来说,其起源非常古老,国际足球联合会认为,“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据《战国策·齐策》中“(齐都)临淄甚实而富,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等记载可知,公元前4世纪末的齐宣王时期,蹴鞠已经流行于齐国都城的临淄一带。

  到了秦汉时期,蹴鞠进一步流行和传播开来,既流行于民间,又兴盛于宫廷,并且还作为训练士兵的一种手段,流行于军队之中。对此,文献中多有涉及。当时的蹴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对抗性比赛为主的蹴鞠,多流行于军队;另一种是以娱乐、表演为主的非对抗性的蹴鞠,主要流行于民间和宫廷,考古发现的汉代画像石中多次见到其图像。汉代画像石的蹴鞠图中,蹴鞠者的形象有男有女,反映出当时蹴鞠活动同样为女子所喜爱。女子蹴鞠活动的出现,首开世界女子足球之先河。

  唐宋时期,蹴鞠活动进一步发展,无论是鞠的构造、场地的设置还是规则的演变与竞技的特点,无论是普及的广泛性还是人们对其关注的程度,都有了相当大的进步,宋代还出现了专门“蹴鞠打球”的社团。鞠的结构,由秦汉时期的用皮革缝制鞠壳、内填充毛发的实心球,演变为外壳用皮革缝制、内胆以动物的膀胱充气的“气毬”。充气毬弹性好而轻便,它的出现使蹴鞠活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打毬”、“超鞠”、“蹴毬”等新的名称和新的活动方法。当时蹴鞠的形式多样,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带毬门的蹴鞠比赛:另一种是无毬门的蹴鞠活动,又称之为“白打”。“白打”式的蹴鞠以踢出的动作花样或难度比出胜负,不拘场地限制,通常在庭院或大街上就可以进行,所以相对更为流行,在考古发现的图像和实物资料中常见其场景。元代以后,蹴鞠活动进一步娱乐化,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以妇女和儿童为主的一项游艺活动。19世纪以后,随着欧洲现代足球的传入而被取而代之。

  打马球,即击鞠,又被称之为“打毬”、“波罗球”(Polo),是汉代开始出现、后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骑在马上以杖击球的体育活动。唐宋时期打马球甚为盛行,既被作为训练军队的一种方法,又广泛流行于社会各阶层。唐长安城的宫城、王侯及达官显贵的宅邸乃至官衙等都设有专门用于打马球的球场,并且非常考究。唐宋时期打马球的规则、球具、方法及其流行情况,史书中略有涉及,当时的诗歌中有所描述,而考古发现的资料更为丰富。1956年,陕西省西安市大明宫遗址含光殿殿基下,出土了一件长安城大明宫含光殿石志。这件志石正方形,边长53.5厘米,志石正面中央刻有:“含光殿及毬场等,大唐大和辛亥岁乙末建”。该石志的出土,表明唐文宗大和五年(公元831年)十一月,在大明宫修建了“含光殿及毬场等”。1971~1972年间,地处陕西乾县的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在进行发掘时,在墓道西壁发现了一幅反映唐代打马球活动的壁画。壁画长约4米,高约2米,除部分残缺外,画面尚保存着结札尾巴的骏马20多匹,体态丰满,均备坐鞍。马上打球者着各色窄袖袍,脚穿黑色长靴,头戴幞巾,左手执马缰,右手执偃月形球杖。这幅《马球图》形象反映了唐中宗统治时期马球运动发展的盛况。到了明朝,马球运动渐呈衰落之势。

  捶丸,顾名思义,捶者打也,丸者球也,指的是一种球场设球穴、持杖击球入“窝”的球类运动。唐代马球盛行,但由于骑马打球风险较大,尤其是对女子而言,骑马击球更为不便,于是女子打球逐渐地改为徒步击打的方式来进行,即所谓的“步打毬”。捶丸,就是在“步打毬”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其形成年代大约在唐末五代时期。传世的宋代陶枕中,有一件“童子捶丸图”陶枕,枕面图中一孩童手执球杖,正聚精会神地玩击球游戏。宋代以后,捶丸趋于兴盛,现存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明应王殿壁画中有一幅“捶丸图”:起伏的山峦之间有一块平地为球场,左侧一人持杖作击球姿势,右侧一人侧蹲凝视前方的球穴,稍远处有两个持棒的侍从,这是宋元时期捶丸活动的真实写照。到了清代,捶丸渐趋衰落,成为妇女、儿童间的一种游艺活动。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元代专门论述捶丸的著作《丸经》的记载和有关的考古资料分析,捶丸与后来的高尔夫球极为相似。据此,有许多学者推断捶丸大约在元代西传到了欧洲,现代高尔夫球运动与中国古代的捶丸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武术

  

  武术,集实战、表演和健身于一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古代中国民间广为流行的传统体育活动。中国古代的武术,其内容十分复杂,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许多风格迥异的流派。总体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拳术和器械演练。

  拳术,是指徒手进行攻防格斗的技术和技术套路。拳术的起源甚为久远,到汉代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活动,被称之为“卞”或“手博”,并且出现了专门的著作《手博》。考古发现的汉代画像石中,有许多描绘了拳术演练的场景。如河南省南阳市出土的一块画像石,画面上有3人,或弓步张臂,或腾空跃起,正在进行拳术演练,人物姿势刚劲,形象栩栩如生。类似的拳术演练图像,各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刻中常可见到,反映出汉代拳术的兴盛。魏晋以后,拳术又与佛教和道教活动相结合,更为广泛地流行于寺院教徒和民众之间。宋元以后,拳术的技术套路渐趋成熟,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及技术特色的各种流派。

  器械演练,是指手持器械进行攻防格斗的技术和技术套路。器械演练的起源同样十分古老,并且因使用器械的不同而多种多样。古代器械演练中,击剑是最传统、最流行的项目之一。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之初的“鸿门宴”上,演出了一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活剧。汉代还出现了有关剑术的专门论著。汉代考古发现中,也常可见到击剑的图像。如河南省郑州市出土的西汉画像石上的击剑图,画面左侧一人右手执钩镶、左手执长剑弓步前刺,右侧一人跽坐、右手扬剑躲闪,生动地描绘了汉代击剑的场景。江苏铜山县小利庄苗山1号墓东汉画像石上的比武图,画面左侧一人双手持长兵器刺向对方,右侧一人左手持钩镶将对方的长兵器钩住、右手举长刀向对方砍去,描绘的是东汉时期长器械的演练。1984年安徽省马鞍山市东吴朱然墓出土的“童子对棍图”漆盘,漆盘底部的画面上部绘出山峦,山前空地上两孩童持棍对舞,是东吴时期棍术的生动写照。魏晋以后,随着武术器械的进步和种类的增多,剑、刀、枪、棍等的各种套路技术在程式化和竞技化方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宋元以后,各种器械演练进一步兴盛。明清时期武术中的“十八般武艺”,主要指的是器械演练的套路之术。

  

  相扑

  

  相扑,作为摔跤活动的一种形式,以徒手搏斗为其主要特征,是一种能锻炼人的体质、气力和耐久力的体育活动。先秦时期称之为“角力”,秦汉时期称之为“角抵”,到了晋代始称为“相扑”。相扑的起源或可上溯到春秋时期,但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实物资料为战国末年,即1956年在陕西省长安客省庄K140号战国墓中出土的透雕有角力图像的铜牌饰,描绘出上身赤裸、下着长裤的两人在茂密的林木中扭在一起进行角力比赛,其身后的树上系有鞍辔齐备的骏马。

  秦汉时期,角抵迅速流行起来,并且在汉代经常作为皇室接待外国宾客的一项表演活动。湖北省江陵凤凰山70号秦墓出土木篦上的“角抵图”,画面上的帐幕之下有3个男子,均头梳发髻,上身赤裸,下身穿短裤,腰间束带,足登翘头靴。右边两人正跨步伸手在进行激烈的角抵比赛,左边一人双手平伸向前,似为裁判,又像是在指点他们训练。

  魏晋时期,角抵与其他百戏相分离,完全成为角力决胜的摔跤运动,称之为“相扑”。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以及藏经洞出土的彩色幡画和白描图中,都发现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相扑的图像。宋代,相扑又称之为“争交”,更为流行和普及,社会上出现了以此为职业的“相扑人”及其结社组织,成为上至宫廷权贵、下至一般市民喜爱的项目。山西省晋城县南社宋墓壁画中绘有相扑图像,陕西省渭南县出土了金代的相扑泥俑等。明代以后,相扑多用“摔跤”称之。清代随着满人入主中原,摔跤出现了新的高潮。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活动于唐代东传到日本,并且延用了“相扑”的称谓,比赛者的装束也基本保留了唐代的风格,至今仍流行不衰。(未完待续)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