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摘

2010年十大考古发现

  

  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近日揭晓。广东汕头“南澳I号”明代沉船遗址成为首个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水下考古项目。其他考古新发现为:河南新郑望京楼夏商时期城址、山东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江苏苏州木渎古城遗址、陕西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新疆鄯善吐峪沟石窟群和佛寺遗址、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江苏南京大报恩寺遗址。

  

  最古老的瓷器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德清县博物馆对小紫山商周土墩墓群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德清小紫山14座土墩墓重见天日,其中一座商代早期土墩墓里埋着全世界最老的瓷器。成熟的瓷器烧制始于东汉,距今约2000年。而3500年前的土墩墓里珍藏着现代瓷器的祖先“原始瓷”。原始瓷器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瓷器的原始阶段制品。它们胎体坚硬,不吸水,物理性更接近于瓷器,只是原料处理欠精,烧洁程度稍差,故可称为原始瓷。

  

  祭孔的由来

  

  孔子死后,鲁哀公令其子孙“岁时奉祀”,以示尊崇与怀念之意。但当时的祀典十分简单。到刘邦建立汉朝后,推崇孔子学说,用最高的祭天大礼祭祀孔子。此后,孔子得到官方朝臣的奉祀。随着孔子地位的不断提高,祭孔仪式也越来越隆重。历代祭孔被当作国家的大典,于是祭祀的次数不断增多。最初祭孔每年只有秋季一次,后增为春秋二次。后来,人们又在阴历八月二十七日(相传为孔子诞辰)举行大祭。这一天的祭孔仪式隆重,连在学堂里学习的学生也要放假一天至三天,以示敬重。

  

  国家为何称“社稷”?

  

  在古代“社”是土神;“稷”是谷神。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国。土地和庄稼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古人说:“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没有土地和粮食,人们便不能生存,也就没有了国家,所以“社稷”就成为国家的象征。

  

  天安门前华表溯源

  

  华表的起源很久远。相传尧舜时讲究在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在上面写谏言,名曰“诽谤木”,或简称“谤木”,也叫“华表木”。到了汉代,“华表木”就发展演变为通衢大道的标志,因这种标志远看像花朵,所以称为“华表”,汉代邮亭的地方竖立华表,让送信的人不致迷失方向。明永乐年间建造“承天门”(即今天安门)时建立的两对华表,巧妙点缀了整个精美的故宫建筑群,增强了古老建筑艺术的整体感。天安门内的一对华表名曰“望君出”,是提醒皇帝应该出宫去体察民情。天安门外的一对华表叫“望君归”,是呼唤皇帝应该赶快回宫处理朝政大事。

  

  500年前的“水下长城”

  

  由于今年以来干旱少雨,以及下游天津、唐山用水量增多,河北潘家口水库境内的“水下长城”主体再次露出水面。蜿蜒在崇山峻岭间的万里长城到了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潘家口水库境内,有一段“钻”进水下,形成独一无二的“水下长城”奇观。建于500多年前的喜峰口、潘家口城堡是中国明代长城的两个重要关隘,是当时中原通往北疆和东北边陲的咽喉要道,这一带的长城长约50千米,共有墩台21座。1975年,中国政府在这里修建的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潘家口水库蓄水后,水位超过了长城高度,喜峰口、潘家口城堡淹没于水中,从此这段历经五百年沧桑的长城便隐身水下。近年来,因干旱和下游城市用水增多,水库水位急剧下降,“水下长城”主体曾多次露出水面,引来无数中外游客。

  

  秦始皇陵“百戏俑坑”

  将二次发掘

  

  秦始皇陵博物院近日正式启动秦始皇陵“百戏俑坑”的第二次考古发掘工作,以全面了解其内涵、形制等考古信息。据了解,被命名为K9901号陪葬坑的“百戏俑坑”位于秦陵东南部内外城之间。1999年3月,秦始皇陵考古队曾对陪葬坑进行过抢救性试掘,出土了目前在秦陵地区发现的体积、重量最大的一件青铜鼎,并出土陶俑11件。秦始皇陵博物院副院长曹玮说,在秦陵已知数百座陪葬坑中,除了众所周知的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外,还发现了铠甲坑、文吏俑坑、百戏俑坑等。作为一种特别的陪葬物,被命名为K9901号坑的百戏俑坑是很特别的一个陪葬坑,其中出土的陶俑,既不穿铠甲,也不披战袍,只是在下身有裳,上身赤裸,呈现出明显的百戏特色。百戏俑坑在10年前曾经进行过考古勘探与发掘,但受制于其时农村环境的限制没有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当时发掘面积不及整个俑坑面积的十分之一。

  

  最早的空中小姐是护士

  

  1930年5月以前,机上的乘客是由副驾驶员负责兼职照料的。一天,在旧金山一家医院里,护士埃伦•丘奇小姐与波音航空公司驻旧金山董事史蒂夫•斯廷帕森谈天。当她听说驾驶员忙得不可开交时,便说:“您不能雇用女乘务员吗?姑娘的天性,是可以胜任空中小姐工作的。” 于是,埃伦小姐和其他7位护士,成了世界上第一批“空中小姐”。以后,各国民航也纷纷效法,“空中小姐”成为各国民航业的一道亮丽风景。

  

  “和尚”名称的由来

  

  佛教认为,人的生老病死是痛苦的,其根源归咎于各种欲望。因此,为了摆脱痛苦,必须清心寡欲。因而,佛教的处世哲学是主张调和一切。“和”就是忍耐、服从,是僧侣所崇尚的。以“和”为“尚”,这就是称僧侣为“和尚”的缘由。

  

  中国最早提出

  “计划生育”的人

  

  早在150多年前,南京学者汪士铎(1802年-1889年)就提出过一系列控制人口、节制生育的奇思妙想。汪士铎尖锐地提出了中国的“人口问题”。他以当时南京的城市人口和安徽绩溪县的农村人口为例,指出全国人口已经呈几何级数增长,国家已经到了“人浮于地者数倍”、“天地之力穷矣”的境地。汪士铎还主张通过晚婚来降低人口出生率。他认为许多少男少女“每十五六皆嫁娶”、“十六皆抱子”,这样只能是早早地生产一大批“劣人”,应该“定三十而娶,二十五而嫁”。 主张节制人口的汪士铎却有五女四子,前妻生有五女一子,继室又生三子。

  【责任编辑】蒲晖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