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

三农专家李昌平以袁隆平的一位普通粉丝的身份致信袁隆平说:“您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已经80岁高龄了,还在攀登培育杂交水稻的新高峰,相信您一定能培育出更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但我却希望您在有生之年放弃杂交水稻的研究,转向培育常规水稻品种。”

  三农专家关心的其实是种子的多样性,这不仅关系到拿什么来养活中国人,而且涉及能否让全球人吃饱饭的问题,当然也关于正义和公平。

  现在种子发展形成了杂交化、转基因化趋势,常规(传统)育种的种子可能式微,因而将造成农业的危机。种子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问题之一。而生物多样性并非只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共生和平衡,同时也涉及到同一个物种之间亚种的多样性。

  例如,水稻既要有转基因水稻,也要有杂交水稻,更要保留传统(育种)水稻。这样做的好处不仅仅在于以后若遇天灾人祸时种植者有备份和补救的种子,也在于为未来的育种和栽培提供了多样的途径,并创造了条件。例如,如果没有少量的野生稻的存留,就不可能让袁隆平培育出今天多种高产的杂交稻。

  培育传统种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与转基因之类的种子相比,传统种子更是人类安身立命的法宝。转基因等现代科技手段的育种当然是一种大有希望的科技手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是对传统农业的革命。因为,与传统育种相比,转基因等技术并不稳定,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因此,保留我们的祖先千万年选择出来的传统种子,乃是保留人类的传家之宝。

  培育水稻和其他粮食作物的传统(常规)品种更在于能维护生产和经营中的公正和公平。由于转基因技术的介入,更多的科技和商业利益集团早就在假借转基因技术对各种粮食种子申请专利,并把这些种子纳入自己的垄断范围,例如美国的孟山都公司。因此,商业利益和专利正在限制和控制农民的生存权。如果还存在传统育种,农民就可以不受基因公司的控制,既可以自由选择种子,也可以在受到灾害时补救,并且不会耗费太多的种地成本,从而让农民的生计变得更为容易一些。

  更为重要的问题是,人类的吃饭问题最根本的症结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制度。制度的要素中不仅要保证分配的公平,而且前提之一还在于要让农民有自由选择种子的权利。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